偶爾記點筆記

總是好奇 偶爾記點筆記
正文

畢加索的 Harlequin (I)

(2020-02-11 16:33:33) 下一個

(隻是試試貼文貼圖, 把偶爾的筆記放在這兒。可能沒時間看“悄悄話”,也沒時間回評論。)

(奧斯卡獎出來了,想努力把這個貼弄完。還有兩個題目在想。)

幾個月前看了電影 Joker  (醜角)。本人是外行沒看懂。倒是好奇了  Joker, Clown, Jester, Comedian, Harlequin 這些同義詞。發現  Harlequin 這個詞有很深的曆史淵源。以前瀏覽過畢加索畫的 Harlequin 係列, 又去看了看。

先說幾句背景吧。Harlequin 是意大利即興喜劇 (Commedia Dell Art )裏的一個角色。

下麵是  1740年,1744年,1735年意大利的梅森瓷器。那個穿菱形圖案服裝的是 Harlequin。  覺得1700”s 的意大利梅森瓷器做得生動活潑。意大利即興喜劇的出現比這些瓷器早。十六世紀就在意大利流行了。

Harlequin  哈羅昆 是即興喜劇裏的一個仆人角色。當時即興喜劇沒有固定的劇本,隻有 Stock Characters (定型的角色),像 Harlequin 哈羅昆,  Pierrot 皮埃羅,  Capitano 船長,  Columbina克隆碧娜,pantaloon老者,等等。演員們腦子裏有很多情節,故事,台詞。每次演出時即興表演,與觀眾互動。比如,當時意大利航海業發達,遊記讀本多,所以所謂來自西班牙的船長(Capitano)就有不少遊記故事--- 航海,冒險,奇遇,海盜,異地風情,探索寶藏,等等。觀眾們指望聽到新的故事,他就臨時發揮。。。Harlequin 哈樂昆 是個機靈,會說話的仆人,而且身體靈巧,會點雜技。 另一個仆人 Pierrot  皮埃羅 則呆萌,可愛。 女仆 Colombina 科隆碧娜  潑辣厲害。即興喜劇裏所有角色都很幽默,搞笑。意大利即興喜劇後來傳入歐洲。 巡演劇團都有特色的表演方式,而且也在不斷地變化,創新之中。 本人不懂戲劇史,就說這幾句吧,隻是好奇。

下麵是油畫“大車上的即興喜劇演員們”。 油畫 作者 Jan Miel ,創作於  1640 年。 描寫演員們來到城市廣場。

 

下麵的油畫:  Scene of Commedia Dell-art  即興喜劇的場景。 畫家:Peeter Van Bredael   (1629-1719 )。

 

下麵的油畫: Itinerant  Actors  漂泊的演員們。 Francisco Jose de Goya Lucientes   弗朗西斯科 何塞 戈雅  (1746- 1828) 創作於 1793 年。 戈雅 Goya 是莫奈,畢加索,印象派,現代派畫家的先驅。據說畢加索對漂泊藝人的同情有戈雅的影響。

下麵是曆史版畫(當時報紙刊物上的版畫。。。):“威尼斯嘉年華上的即興喜劇”。 掛大號劍,還揣個單筒望遠鏡的好像是船長。船長一般是  ladies’ man。他可能在說故事,比如:自己如何勇敢地與海盜爭鬥。。。 後麵戴麵具的是  Harlequin,  身體靈巧。 他會順著船長的故事加上動作與台詞。據說要換場景時,有時幕後會喊“土匪來了”,然後他們立即不講了,飛快地跑下台。在即興喜劇裏,身體靈活的 Harlequin顯出卡通似的幽默感。   

 

直接到主題---畢加索的時代。據說畢加索小時候就熟悉巴塞羅那街頭狂歡節裏的一個節目 “ Harlequin  哈羅昆戰勝死亡“。經過1848年革命,歐洲的文學藝術變得更加現代了。到了1900’s  初,醜角 Harlequin 和 Pierrot 在一些法國的戲劇演出中脫穎而出,成了頂梁的角色。他們變得更加  romantic  &  sophisticated  (羅曼蒂克,文藝化,深刻化。。。)  一些劇團開始把雜技等技巧交給增加 的角色-  Clown  去做。 Harlequin  和  Pierrot則一起搭演文藝化的戲劇場景。即興喜劇裏的角色也已經進入了高雅的輕歌劇和歌劇裏。

下麵的油畫裏  Pierrot皮埃羅在意大利喜劇裏顯得呆萌可愛。 畫作者  Jean Antonine  Watteau (1684-1721)。

 

下麵的油畫:“意大利喜劇演員們”, 呆萌的 Pierrot 在喜劇場景裏成了主角。畫家 Jean Antonine  Watteau (1684-1721)。

 

下麵的油畫:“Pierrot  and  Harlequin”,皮埃羅和哈樂昆。 兩個醜角 搭起來表演, 加上音樂。畫家:  Andre Derain, 創作於1924年。

下麵是油畫: Harlequin  and  Pierrot   Double- Self- Portrait  “ 哈羅昆和皮埃爾 ,雙重自畫像”。  畫家  Serge  Sudeikin   創作於 1927 年。 雙重自我:一個自我是  Pierrot,  白衣服;另一個自我是 Harlequin,格子服裝。  (畫家是舞台背景藝術家,十月革命後去了巴黎。當時意大利喜劇劇團在歐洲多個城市演出。 Harlequin 和 Pierrot 的角色在世界藝術界受到廣泛的關注。)

 

來點幽默。下麵的畫裏,兩個熊少年穿著 Pierrot 的服裝,拿著長煙鬥,在調皮誇張地模仿 Pierrot。 畫作者  Paul   Hoecker,   創作於 1900 年。畫作者用隻黑白兩種顏色 突出  Pierrot  的白色服裝,所以把人物臉的色調畫暗了一點。一種繪畫風格?本人不懂繪畫隻是猜想。

 

 

來看畢加索的 Harlequin哈羅昆係列吧。

畢加索於1901 來到巴黎 。 他的畫風經曆過“藍色時期”Blue Period  1901-1904 --- 悲哀,苦難,困境;“玫瑰時期“ Rose Period  1904-1906--- 據說畫中用了更多粉色和橘黃色的色調,畢加索的心情比在藍色時期要好;“非洲藝術時期” African Art Period  1907-1909--- 畢加索受非洲藝術的影響, 向立體主義轉化;“立體主義時期”Cubism  1909-1919…  有的評論者們還加上了戰爭時期,後期, 等等。每個時期不是 Clear-cut, 而是交叉的。

畢加索生於 1881 年。1901 年他去巴黎時才二十歲, 是個貧窮,年輕的藝術青年。他的朋友圈包括詩人,作家,演員。他們的生活狀態與畢加索相似。雖然在漂泊之中,但是他們的藝術充滿著活力與魅力。畢加索二十幾歲時的  Harlequin 係列畫作生動地記錄了那個時代,那些人。。。

I  藍色時期, 1901-1904,畢加索這段時期的畫顯得悲慘,淒涼,走心。藍色調的畫,透著悲傷。感受很深。

下麵的畫: The  Frugal Repast.   (簡樸的一餐)  畢加索創作於 1904 年。 (覺得他們沒吃飽,有饑餓感。)

下麵的畫: Woman  Ironing, 熨燙衣服的女人。 畢加索創作於 1904 年。   覺得畫出了無可奈何,掙紮的境地。

Old  Gitarist  老吉他手。 畢加索, 創作於 1903 年。

 

下麵的畫:Poor People on the Seashore   海邊的窮人。 畢加索 創作於 1903 年。

 

下麵的畫:  La  Vie   生命。畢加索 創作於 1905  年。這是藍色時期最著名的畫作。

下麵的畫: The Mistletoe Seller   賣槲寄生的小販 。  畢加索 創作於 1902 年。

二十歲左右的畢加索在藍色時期的畫作 讓人體會到當時巴黎漂的年輕的文藝青年們對現實生活的體驗和視覺。據說他畫的時候並不知道能否賣得出去。天冷時還燒過畫取暖。

 

II   畢加索下一個時期是   Rose Period   玫瑰時期。 (其實藍色和玫瑰時期的風格在相同的年代同時存在。) 在這段時間裏畢加索結識了一個馬戲團的  Harlequin 演員家庭,成了他們 extended  family  大家庭的一員。畢加索畫了一係列關於他們生活的畫。我對此印象特別深。在玫瑰時期畢加索的畫中加了更多粉色和橘黃色, 不過藍色和玫瑰色調同時存在。玫瑰時期的作品仍舊畫出了漂泊遊走藝人們的困境, 以及生活的艱辛。

下麵這幅畫: The Family of Saltimbanques ,  漂泊的藝人之家。  畢加索創作於  1905 年。( 有一種翻譯:“賣藝人家”。就我個人來講,看著這幅畫,心裏一點都不想用“賣藝人家”這個詞。 想說 “遊走的藝人之家” 或者 “漂泊的演員之家” 。)畢加索和馬戲團harlequin演員之家的係列畫作是我的重點。

這是玫瑰時期最著名的一幅大畫。據說本來有更多的藍色調的背景,後來畢加索修改時加了更暖一些的色調。盡管也用了紅色,粉色,橘色,這幅畫能使人體會到演員們生活的艱難。畢加索1901 年來到巴黎時,跟生活在貧困之中的演員,詩人和畫家們在一起。所以有人評論這幅畫時說:這其實就是畢加索“巴黎漂“ 朋友們的影子。畫裏荒涼的背景,家庭的成員沒有互相的對視,使人感到“巴黎漂”文藝青年的 貧窮,獨立,以及孤獨 。我不懂畫,就引用這個評語吧。不過我對這個遊走藝人之家本身的生活非常在心。

下麵的畫    The Circus Family   馬戲團演員家庭。 畢加索創作於1905  年。畫出了他們的生活情景。大哥穿的是 harlequin 的服裝。

下麵的畫: Acrobat  and Harlequin   雜技演員和 哈羅昆 。(哥哥穿的是雜技演員服裝,弟弟穿的是   Harlequin 的服裝。)畢加索創作於 1901 年。

下麵的畫: The Two Saltimaques    兩個漂泊的演員。穿格子服裝的是 Harlequin。 畢加索創作於 1901 年。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在酒吧裏的眼神。 眼神和思緒好像在另外的空間。

下麵的畫: Harlequin with Glass  拿著酒杯的 哈羅昆。  畢加索創作於1905 年 。 據說這酒吧是漂泊在巴黎的波西米亞族裔,西班牙裔等等藝術青年常去的地方。

下麵的畫:Leaning  Harlequin  手肘撐著頭的 哈羅昆。  畢加索創作於  1901 年。藍色調。

 下麵的畫: Death of Harlequin      哈羅昆之死。 畢加索創作於 1905 年。

這幅畫非常悲。 據說畢加索 1901年就開始畫,幾年以後才有勇氣完成。不知那個家庭是否真出了事。(畢加索這段時間確實有一位朋友為情感出事了,據說特別戲劇性,朋友開派對然後當眾。。。為此畢加索抑鬱了很久,還為這個朋友畫了畫。沒貼那個,怕離題。) 覺得這幅畫裏麵的  Harlequin  大哥也許隻是藝術創作而已。畢加索沒有畫得更悲哀:身體不僵直,像在睡覺;手豎著,像在祈禱;大哥惦記的是兩個弟弟,而不是情人。讀者如果這樣想,就少一點悲哀。除了畫的題目,真可以想象大哥隻是病了,或是在睡覺。

下麵的畫: The Harlequin and the Acrobat  with a Dog   “雜技演員,哈羅昆和狗”。 畢加索創作於  1905 年。

這幅畫用的是悲傷的藍色調。本人感覺是大哥惦記著的兩個兄弟。畫裏的二哥穿的是 Harlequin 的服裝。

看 “ Joker ” 這部電影時,回憶起以前看過的畢加索二十幾歲時的關於 Harlequin 的係列畫;畢加索和“巴黎漂”藝術朋友們的故事。。。當時在想,真的很想從電影視覺上看到當時的巴黎:變得高雅的喜劇裏的  Harlequin 和  Pierrot; 還有掙紮中遊走的馬戲團 Harlequin 之家。。。

其實,早就有一位畢加索同時代的著名詩人  Rainer Maria Rilke 萊內 瑪利亞 裏爾克  (1875-1926)  對 Harlequin 漂泊演員家庭畫係列深有感觸。 據說在1915 年, 詩人 裏爾克 Rilke在擁有這幅畫的家庭住了一天,麵對畫,他問道:他們是誰?” 裏爾克著名的 詩集  Duino Elegies   《 杜伊諾哀歌》  中的 第五首詩就與畢加索畫裏的 Harlequin 馬戲團演員之家有關。

網上有一段 關於 Rilke 裏爾克 的感歎: “human activity- always traveling and with no fixed abode, they are even a shade more fleeting than the rest of us, whose fleetingness was lamented.”  … “threadbare  carpet”… “the ultimate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of Man in a incomprehensible world, practicing  their profession  from childhood to death as playthings of an unknown will… 

“人類的活動--- 人們總是在漂泊之中, 居無定所,瞬間即逝。 Harlequin 漂泊演員之家比我們更加短促,更悲慘。。。磨光了的舞台舊地毯。。。孤獨,孤立。。。在不可理解的世界裏,他們從孩兒時期起,就進入這種職業,直到離開此世,就像受到一種未知的命運所掌控。。。” (Rainer Maria Rilke萊內 瑪利亞 裏爾克  )

(不懂詩,隻把大意譯出來。裏爾克是很悲的詩人。本人自己不怎麽悲。是不多想的那種。關於畢加索的 Harlequin 畫係列, 為了完整,還寫了第二段。第二段不傷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