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靜

行萬裏路,讀萬券書,淡泊塵緣,情係河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鬆花江上豐滿發電廠憶舊之十三-煉焦遇險

(2025-11-18 19:56:10) 下一個

我到豐滿發電廠後全國大煉鋼鐵高潮已經過去,但吉林市委仍不停地指揮全市搞各種生產大躍進運動,1960年秋提出了全民“大煉焦炭”大會戰,要把吉林市的焦炭產量在年底前翻一番。這使我不禁想起兩年前的往事。

1958年號召全民大練鋼鐵時我還在清華讀四年級(我們的學製是五年,比其他大學多學一年)。清華園裏也築起了一些小高爐,各係師生停止正常教學和科研,紛紛投入“大躍進”的熱潮。大部分人搞“大練鋼鐵”,少部分人搞其他“放衛星”的活動。我和另一同學王漢強被安排寫書--《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據說現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學》是針對一般建築物的,我們要寫一本世界上沒有的專門針對水工建築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學。其實,我們兩個學生仔才剛學這門課程,對這個領域的知識僅有十分粗淺的了解,根本不具備撰寫此書的條件。但係總支書記李恩元說:你們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打破常規、敢想敢幹。於是我們便硬著頭皮日夜趕工編寫起來。經過東拚西湊再加上一些大躍進中出現的“新創造”例如竹筋混凝土之類的內容,兩個月後我們寫出了約六十萬字的書稿,完成“著書”任務,三個月後此書就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此書編寫和出版之快都堪稱是“大躍進”的速度。作者署名是“清華大學師生”,它成為當年清華大學所放出的多個衛星之一。實際上這本粗製濫造的東西沒有任何實際價值,以後也從未再版過。

    1958年冬天我們去黃河八裏胡同壩址(在河南省新安縣境內)實習,夜裏火車經過的河北、河南千裏鐵路沿線隻見兩側田地裏人聲鼎沸、無數個小高爐火光衝天。原來是人們在大煉鋼鐵連夜奮戰。這讓我看到了大躍進彌漫全國無處不在的狂熱場景。

到八裏胡同壩址後,我被安排在蔡安四老師帶領下,去往上遊步行踏勘庫區,勘察建壩後未來淹沒情況,我們沿黃河左岸向上遊走了一百多裏到達山西的垣曲縣,再沿右岸往下遊走回八裏胡同。這一路經過的都是農村,這時正趕上大躍進高潮席卷大地,我們看到大煉鋼鐵占用了大量勞動力,成熟的莊稼無人收割倒在地裏任其黴爛。柿子林下成片掉落的柿子來不及收撿都爛在地上。我們也趕上大辦集體食堂的盛況。農民們老老少少敞開肚皮在食堂吃飯,我們走到哪裏就在那裏的集體食堂免費用餐,這真像共產主義社會已經到來似的。可惜好景不長,以後不久集體食堂的幹飯變成了稀飯,再變成無飯可供。空前的大饑荒降臨了!

    回到1960年秋天的豐滿,吉林市委要求各行各業都要為大煉焦炭作出貢獻,身為發電企業的豐滿電分場廠也不能例外。於是全廠動員職工齊上陣,除運行分場值班人員外,都停下正常工作投入煉焦大會戰。

在江東廠區外一片山坡上,人們迅速修起了兩座簡易的煉焦爐,在爐內架上木柴、擱入優質塊煤,就點火燒起來。我作為煉焦隊伍中的一員,接連幾天奮戰在煉焦工地上。抬煤、運柴、搬運燒好的焦炭,渾身大汗淋漓,忙個一刻不停。

那天下著雨,工地領導要我拉下鼓風機的電源停止給風。我立即用濕手去拉電閘被淋濕的把手,突然感到全身一麻、手被電閘把手緊緊吸住不能鬆開,我心裏明白是觸電了。望著山下流淌的鬆花江,我默念著:再見吧,親人們,我意外地在豐滿畫上了生命的句號。正在此時我站在山坡濕地上的腳下一滑,猛然摔倒的拽力讓我的手脫離了電閘把手,我雖然摔得泥濘滿身但甩脫電擊得救了!此次嚴重的教訓使我牢牢記住,濕手濕鞋情況下絕不能觸碰電器設備!

順便說一下:就像土法煉鋼得到的多為劣質鋼一樣,盡管煉焦耗費了大量人力和煤炭、木柴,我們煉出的焦炭也多為次品或廢品,但在那隻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的年代,這些損失都被躍進慶功的歡呼聲淹沒了。

圖1,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封麵

圖2, 1958年鐵路沿線的小高爐群

圖3,大躍進的宣傳畫

圖4,土法煉焦

2025-11-19完稿。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