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曼穀大皇宮的一個寺廟內,供奉著一尊佛像,這座佛像的體態並不大,約有半米多高,以瑜伽打坐的姿勢被安放在寺廟中心大約十米高的高處,以至任何人進入寺廟時,都會仰視這尊佛像。和其它佛像不同之處在於,這尊佛像呈碧綠色,因為它是從一塊完整的碧石上雕刻而成,所以這尊佛像被稱為玉佛(Emerald Buddha) ,這座供奉玉佛的寺廟被稱為玉佛寺。相傳這尊玉佛可以保佑平安,泰國人民相信玉佛會為國家帶來繁榮和安寧,因此,這尊玉佛被視為泰國最尊貴的一尊佛像。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遊人和信徒前來曼穀的大皇宮的玉佛寺,瞻仰這尊神聖的玉佛。
這尊玉佛是由泰國吞武裏國王鄭信(Taksin)於1780年從老撾萬象帶到曼穀的。在此之前,這尊玉佛曾在印度,斯裏蘭卡,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各國寺廟和君王之間轉手,因為很多人相信這尊玉佛會神奇般地發揮保佑功力。
鄭信是創建暹羅王國的國王。鄭信的王宮建在泰國曼穀湄南河(Chao Phraya River)西岸邊的吞武裏,所以,鄭信也被稱為吞武裏國王。鄭信的王宮內包括一座很具代表性的寺廟,叫黎明寺(Wat Arun)。因為國王鄭信的緣故,黎明寺也被稱為鄭王廟。鄭王廟是泰國的標誌性建築。
也不知道是否因為玉佛的緣故,這尊玉佛不僅沒能起到保佑國王的作用,相反卻給鄭信帶來了殺身之禍。玉佛被帶到鄭王廟之後不久,泰國的政局發生動蕩,泰國王室發生宮廷政變,泰王鄭信的義子鄭華殺了鄭信後自立為王,創立了泰國曼穀王朝,成為泰國曼穀卻克裏王朝的開國國君,史稱為拉瑪一世(Rama I)。拉瑪一世國王隨即在鄭王廟的河對岸修建了皇宮,也就是現在曼穀的大皇宮,並把玉佛搬進大皇宮的玉佛寺內,以保佑其王國的安寧。
拉瑪一世和鄭信兩人是共同創建暹羅王國的民族英雄。拉瑪一世雖為鄭信的義子,但隻比鄭信小三歲。鄭信的父親是廣東人,拉瑪一世的母親也是廣東人。他們都出生在位於曼穀以北約80公裏的阿瑜陀耶王國(Ayutthaya)。阿瑜陀耶王國當時是東南亞地區最發達的國家,主要是因為阿瑜陀耶王國和中國清政府建立了友好的貿易往來。阿瑜陀耶王國從中國引進了大批的移民,主要是為了促進大米種植的發展。華裔的引進為阿瑜陀耶王國和今後泰國的繁榮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阿瑜陀耶王國的首都是當時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城市,所以,很多人把阿瑜陀耶的首都稱為大城。阿瑜陀耶王國實力強大,取代了北邊的素可泰王國(Sukhothai),打敗了高棉帝國,征服了大片土地。
十八世紀初,緬甸開始擴張,侵略鄰國的蘭納,老撾。之後開始進犯阿瑜陀耶王國。阿瑜陀耶的首都大城府被緬甸軍隊圍困一年多後被攻破。緬甸軍隊進入大城後進行了焚燒和屠城,阿瑜陀耶的國王戰鬥到最後,與城共焚。阿瑜陀耶於1767年被緬甸貢榜王朝(Konbaung)滅亡。所幸的是,鄭信帶領一部分軍隊早期撤離了阿瑜陀耶大城府,為恢複暹羅王國保留了火種。
拉瑪一世和鄭信同為阿瑜陀耶王國的幸存者,兩人同心協力,東山再起,領導暹羅人民驅逐外敵,恢複暹羅,共同創立了以鄭信為王的泰國。鄭信深受暹羅人民擁戴,他在位的15年間,勵精圖治,使國家日益富強,並致力發展與清王朝的友好關係。鄭信還征服鄰國,擴拓疆土。拉瑪一世推翻鄭信自立為王之後,似乎延續了泰國的繁榮發展,不知道是否和玉佛的保佑有關。
泰國在曼穀王朝建成的兩百多年間,沒有發生大的事變,拉瑪王朝一直持續到現在。隻不過近幾十年間,泰國政變頻繁發生,國家機製並不穩定,不知道這尊玉佛為泰國帶來的終究是禍還是福。
泰國玉佛
曼穀大皇宮 Grand Palace
玉佛寺及周邊雕飾
玉佛寺內
樂達納舍利塔,尖頂佛殿,碧隆天神殿
藏經閣及雕飾
大皇宮
臥佛寺 (Wat Pho) 緊挨著大皇宮,是曼穀最大最古老的寺廟。
戒堂
臥佛長達46米
大皇宮對岸的鄭王廟(Wat Arun)
曼穀街拍
渭南河邊的寺廟,去大皇宮可以坐輪渡
四麵佛
曼穀的Siam中心最熱鬧
美食廣場人氣火爆,不少還號稱米其林檔次,其實也沒什麽特別。不過的確好吃。
阿瑜陀耶王國的大城府(Ayutthaya)位於曼穀以北約80公裏,可乘火車前往,途經曼穀廊曼國際機場(DMK)。我們把行李寄存在大城火車站,參觀完大城後直接去機場。我們來時是到達曼穀的另一個機場,索萬那普機場(BKK),位於曼穀東邊,機場有地鐵直達市區。
阿瑜陀耶王國大城府瑪哈特寺(Wat Mahathat)古跡
阿瑜陀耶王國大城府帕喜善佩寺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