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的名字來源於一段古老美麗的傳說,流經華沙的維斯瓦河可以說是波蘭的母親河,她全長1047公裏;流域麵積192,000平方公裏,占波蘭國土麵積的三分之二。維斯瓦河在華沙城中蜿蜒流淌過。傳說河中生活著美人魚,有一位名叫華爾的男青年和一位叫沙娃的姑娘相愛,他們乘舟順流來到華沙開拓自己的家園,河中的美人魚見證了他們的愛情並且庇護他們在這裏繁衍生息,後來這裏逐漸發展成為一座城市,後人為紀念他們,把他們的名字合稱為“華沙”,作為城市的名字,美人魚成為華沙的城徽。
我們在華沙的旅遊就從尋找美人魚開始。從位於老城的酒店向著維斯瓦河走去,華沙寬闊的大道上行走著橘黃色的巨無霸有軌電車,車體有二三十米長,非常引人注目。維斯瓦河兩岸綠樹成蔭,河水緩緩流過。華沙人推著嬰兒車,手裏牽著小狗在河邊散步。
在維斯瓦河南岸座落著超巨型的華沙美人魚雕像,這個美人魚和世界各地其他的美人魚雕像有兩個比較大的區別:一是這個美人魚雙手都拿著武器,一手拿刀一手拿著盾牌。雕像的創作者是波蘭著名女雕刻家魯德維卡·克拉科夫斯卡—尼茨霍娃,創作時期是1936年,正值希特勒策劃侵占波蘭之前的緊張時期,整個波蘭都被戰爭的陰雲籠罩,所以雕刻家創作的這個美人魚雕像的臉龐俊美威嚴,手持武器,如戰士一般地保衛著自己的祖國。二是這個美人魚雖然尾部是魚尾,但是正麵卻有兩條雙腿,因為這個美人魚的肖像原型是雕刻家的好友女詩人克雷斯蒂娜·克拉赫爾斯卡,當美人魚雕像模特的時候24歲,這位美麗女詩人參加了反擊希特勒侵略者的全民大起義,在30歲那年英勇犧牲。
華沙老城始建於公元,1596年開始成為波蘭首都。二戰期間,華沙老城被炮火夷為平地,戰後重建時波蘭人用廢墟裏殘存的磚瓦按照原來的樣子重建了自己的家園,現在的華沙古城可以算是戰前的一個完美複刻版。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一般是拒絕接受重建的建築,但為了紀念和表彰華沙人民這種保護文化的精神,教科文組織特開了這個先例。老城依偎在維斯瓦河畔,城中心廣場用青石鋪就,,充滿了曆史的滄桑感,踩在石板路上,環視四周的古老建築,教堂尖頂刺向青雲,紅磚綠瓦交相輝映,仿佛時光倒流……。環繞老城廣場周圍依次排列著波蘭總統府,亞當米茨科維奇雕像,聖安妮教堂,華沙大學,保存有肖邦心髒的聖十字教堂和哥白尼紀念雕像等。
華沙市中心的地標性建築是華沙科學文化宮,建成於1955年,高度230米,是波蘭目前最高的建築。科學文化宮的是全稱“以約瑟夫·斯大林之名的科學文化宮”。這是二戰後波蘭很重要的建築,也是最具分裂性和爭議性的建築,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十周年而建,類似北京的十大建築。但是它和傳統的波蘭建築風格完全不同,甚至格格不入,如同深深紮入波蘭人心中的一根鋼針。波蘭人給這座建築起了諷刺意味的別稱:斯大林的注射器或者俄羅斯婚禮蛋糕。
華沙在二戰的戰火中涅槃重生。
維斯瓦河畔的大美人魚和老城廣場中的小美人魚
華沙老城廣場
肖邦的心髒安放在聖十字教堂的牆壁內
華沙的地標建築,高230米的斯大林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