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活得明白嗎?
【一】
在網上偶爾看到一位青年朋友的帖子,有這樣一段話:“直至現在我已經活了16年,但從始至終,我也不知道,活著到底意味著什麽?生活到底有什麽意義?或為一些小事煩惱,或閑淡度過那些陽光明媚的日子,或充實或慵碌。在這個時間裏繼續著自己”。看到這段話,我情不自禁地感歎起來。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信息傳播異常快捷,孩子們的見識相當寬廣,小小的年級竟然會思考這個又老又難又深的哲學問題!此前我幾乎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從我記事兒起,隻知道無憂無慮的活著,即便是生活十分困苦時,也不覺得有多麽的痛苦,那不過是一種生活經曆和體驗,仍然覺得生活有很多樂趣。我這一生,就是抱住希望將來會更好的信念,不停地往前走,沒有自覺地思考過“人為什麽要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麽”?這位年輕朋友的問題擾動了我平靜的心緒,令我有了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衝動,想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一) 人活著是人類在自然界存在的需要
自然界存在的萬物包括人類,在同樣的自然環境中,接受著它毫無區別的考驗和選擇。毛澤東有一句詩曰:“萬類霜天競自由”是也。人們常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是這個意思。每一個物種都在頑強地延續著它的存在。不幸的是,地球上不斷有一些物種被淘汰。而今天,人類卻如此強勢地存在著。眾所周知,在人類的早期,也和其它的物種一樣,循著天然的能力延續著自己的存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原始人不斷進化成為有高智慧的物種,而具有認識客觀世界,認識自身的能力。同時人類存在的內在意識不斷被強化,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和本領也在不斷地提高。然而,還有一些自然災害仍然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人類生存的道路仍然布滿荊棘和障礙。庚子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再次提醒人類,人類在自然界的存在依然麵臨著共同的挑戰!任何個體人的存在都是人類存在的需要。就像浩瀚的大海是由每一滴水匯集而成的道理一樣。
(二) 家族興旺的需要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任何一個家族都期盼人丁興旺,香火旺盛,延綿不斷。不少家族都建有本族的祠堂,供奉著他們的祖先。同時還代代續寫家譜,記載著家族的繁衍史。族人在社會上有什麽建樹,皆是家族的榮耀。幸福家庭的重要標誌之一是兒孫滿堂,四世、五世同堂。最有福的夫婦是一輩子能生育五男二女。孩童到了受教育的年齡,首先受到的是家庭倫理教育: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最常見的訓誡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的人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自己的子祠,還要想方設法領養過繼一個男孩,把他家的香火傳下去。同時,孩子們還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有一古訓曰:“人之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然而時下偶有傳聞,說哪裏又有小孩因厭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憐的孩子竟然能做出如此大逆不孝,愚蠢至極而可悲的事情!你可知道,你的父母將會遭受多麽沉痛的打擊嗎?!
(三) 人生在世,要盡社會責任
人除了家庭的角色,他(她)還是一個社會的人,並肩負著一定的責任。誠然,社會的人千差萬別,能力有大有小,文化、思想水平有高有低,對人生的追求各異,但他(她)們都會充任適當的角色,自覺或不自覺地盡一份自己的社會責任。社會人組成了人類的金字塔,這座聳入雲霄的巨塔,是一層層從地麵疊上去的。而每一個體在塔上的位置取決於它的能級(能級取決於人的天賦、成長背景、機遇、個人努力程度等因素),能級越高的人,在塔上的位置就越高。塔的頂層自然是社會精英。畢竟他(她)們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都在下麵不同的層次上,基礎最大,人數最多。這就是人生存的社會意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