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品第四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當知是人得一法體,諸解脫分.”
善生言:“世尊,所言體者,雲何為體?”
“善男子,謂身、口、意。是身、口、意,從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聞,二者、思惟。複有三種: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聞.”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從三方便得解脫分,是三方便有定數不?”
“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有人雖於無量世中,以無量財施無量人,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於一時中,以一把麥施一乞兒,能得如是解脫分法;有人乃於無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獲得解脫分法。有人於無量世、無量佛所受持讀誦十二部經,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唯讀一四句偈,而能獲得解脫分法。何以故?一切眾生心不同故。
“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盤安樂,如是之人雖複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若能厭患生死過咎,深見涅盤功德安樂,如是之人,雖複少施、少戒、少聞,即能獲得解脫分法。
“善男子,得是法者,於三時中,佛出世時,緣覺出時;若無是二,阿迦尼吒天說解脫時,是人聞已,得解脫分。善男子,我於往昔初發心時,都不見佛及辟支佛,聞淨居天說解脫法,我時聞已,即便發心。
“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無三方便故。亦非無色之所能得。何以故?無身、口故。是法體者,是身、口、意。鬱單越人亦所不得。何以故?無三方便故。是解脫分,三人能得,所謂聲聞、緣覺、菩薩。眾生若遇善知識者,轉聲聞解脫,得緣覺解脫;轉緣覺解脫,得菩薩解脫。菩薩所得解脫分法,不可退轉,不可失壞.”
善生言:“世尊,說法之人,複以何義,能善分別,如是等人有解脫分法?如是等人無解脫分法?”
“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謂在家、出家。如是二人,至心聽法,聽已受持,聞三惡苦,心生怖畏,身毛皆豎,涕泣橫流,堅持齋戒,乃至小罪,不敢毀犯,當知是人得解脫分法。
“善男子,諸外道等,獲得非想非非想定,壽無量劫,若不能得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地獄人。若複有人,阿鼻地獄,經無量劫受大苦惱,能得如是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涅盤人。善男子,是故我於鬱頭藍弗生哀湣心,於提婆達不生憐心。
“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萬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脫分法,雖爾猶勝緣覺根利。
“善男子,是法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聲聞,中者緣覺,上者佛也。善男子,有人勤求優婆塞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獲得解脫分法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善男子,若諸菩薩得解脫分法,終不造業求生欲界、色、無色界,常願生於益眾生處。若自定知,有生天業,即回此業,求生人中。業者,所謂施、戒、修定。
“善男子,若聲聞人得解脫分法,不過三身,得具解脫;辟支佛人,亦複如是。菩薩摩訶薩得解脫分法,雖複經由無量身中常不退轉,不退轉心,出勝一切聲聞、緣覺。善男子,若得如是解脫分法,雖複少施,得無量果;少戒、少聞,亦複如是。是人假使處三惡道,終不同彼三惡受苦。若諸菩薩獲得如是解脫分法,名調柔地。何故名為調柔地耶?一切煩惱微弱故,是名逆流。
“善男子,有四種人:一者、順生死流,二者、逆生死流,三者、不順不逆,四者、到於彼岸。善男子,如是法者,於聲聞人名柔軟地,於諸菩薩亦名柔軟,複名喜地。以何義故名為喜地?聞不退故,名菩薩故。以何義故名為菩薩?能常覺悟眾生心故。如是菩薩雖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薩,不名人天,非五道攝,是名修行無障礙道。
“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種子:一者、不貪財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憐湣眾生。善男子,增長如是菩提種子。複有五事:一者、於己身中,不生輕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厭悔;三者、勤行精進,不休不息;四者、救濟眾生,無量苦惱;五者、常讚三寶,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時,常當修習如是五事,增長熾然菩提種子。複有六事,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六種事,因一事增,謂不放逸。菩薩放逸,不能增長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則能增長。
“善男子,菩薩求於菩提之時有四事: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心堅難壞,三者、能行難行,四者、憐湣眾生。複有四事:一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二者、常樂稱讚他人功德,三者、常樂修習六念處法,四者、勤說生死所有過咎。善男子,若有說言,離是八法,得菩提者,無有是處。
“善男子,若有菩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即得名為無上福田。如是菩薩,出勝一切世間之事及諸眾生。
“善男子,雖有人言無量世界,有無量佛,然此佛道甚為難得。何以故?世界無邊,眾生亦爾;眾生無邊,佛亦如是。假使佛道當易得者,一佛世尊則應化度一切眾生。若爾者,世界眾生則為有邊。善男子,佛出世時能度九萬九那由他人,聲聞弟子度一那由他,而諸眾生猶不可盡,故名無邊。是故我於聲聞經說無十方佛。所以者何?恐諸眾生輕佛道故。諸佛聖道,非世所攝,是故如來,說無虛妄。如來世尊無有妒心,以難得故,說無十方諸佛世尊。善男子,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不能究竟行菩薩道。若人難言:‘若有現在無量諸佛,何故經中但說過去、未來二世有無量佛,不說現在無量佛耶?’善男子,我一國說,過去、未來有恒沙佛,現在世中,唯一佛耳!
“善男子,真實義者,能得佛道。無量眾生,修行佛道多有退轉,時有一人乃能得度,如庵羅華及魚子等。
“善男子,菩薩有兩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得解脫分法,是不為難;在家得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