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吉祥果原創文章《學佛了,就必定萬事如意嗎?》

(2024-07-01 19:03:06) 下一個
學佛了,就必定萬事如意嗎?
之前幾天的博文,因為一些佛子反複在一些問題上問,說自己如何修行了,怎麽還是倒黴?怎麽還是出事?似乎他隻要一修行,就不該倒黴,不該出事,不該有任何不吉祥的事;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又一位佛子,前幾天說,他拜佛大禮拜每天1000,可是還是不如意,打算不拜佛了;我說,天天吃飯也不見萬事如意,是不是飯也不要吃了?
 
關於學佛以後,仍然出現一些不吉祥的事情,一般來說,可以按照如下經典依據來理解;一種是五戒十善具足,如法學佛的,導致重報輕受,會倒黴;一種是不如法,自己連五戒十善都沒有做到,所以,本身就不可能順利;
 
關於重報輕受的,下麵佛經依據很多,戒賢大師的案例,也是典型的重報輕受,所以,諸位佛子,如果如法修行,仍然種種遭遇,應當忍受;如果修行不如法,應當改進。
 
吉祥果 2016.04.10
 
對如法修行者來說,“重罪輕受”的經典依據: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或有重業可得作輕,或有輕業可得作重,非一切人,唯有愚智。。。。。。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獄極重之業現世輕受;愚癡之人,現世輕業地獄重受。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定業多,決定業少。以是義故,有修習道;修習道故,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不定之業非生報受。善男子,有二種人:一者、不定作定報,現報作生報,輕報作重報,應人中受在地獄受;二者、定作不定,應生受者回為現受,重報作輕,應地獄受人中輕受。如是二人,一愚二智,智者為輕,愚者令重。善男子,譬如二人於王有罪,眷屬多者其罪則輕,眷屬少者應輕更重;愚智之人亦複如是,
智者善業多故重則輕受,愚者善業少故輕則重受。 
《得無垢女經》 
除惡菩薩曰:“我心安住觀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若彼眾生有惡業行應受報者,彼見法故現世輕受。” 

《不空罥索神咒心經》 
若彼複能經一日夜。受持齋戒誦此咒心。所作罪業現世輕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所住之處人非人等不能損害,唯除宿世定惡業因現在應熟,
或轉重惡現世輕受 
《佛藏經》 
教離殺生舍其殺業。於佛法中而得出家無有障礙。得出家已近善知識得沙門果。是人現世輕受罪報。不障聖道得免三塗。 

《莊嚴王陀羅尼咒經》 
若複此人由先惡業。財命色力內外所資悉皆短乏。所求不遂親愛別離。國土荒殘王賊衰難。由此經力現身輕受
或暫頭痛或得惡衣惡食。或遭罵詈及餘毀辱。往諸業障即自消除。 
《大寶積經》 
  時,無垢施女謂離惡趣菩薩:“善男子,汝言我作是念:‘詣舍衛城,願令城中若有眾生應墮惡趣者,盡使現世輕受,速脫苦惱。’如來說業不可思議,此不可思議業可速斷耶?若可斷者,則違如來所說;若不知雲何而能輕受速斷?若能斷者,於無主法中汝則是主,若能斷者亦當能不斷。” 
  離惡趣菩薩答無垢施女言:“我以願力故能令輕受速斷。” 
  離惡趣菩薩,作是念言:“我當令舍衛城中,若有眾生應墮惡趣者,盡使現世輕受,速脫苦惱。” 

《菩薩善戒經》 
唯除能修身戒心慧令地獄報人中輕受。 

《佛說大乘智印經》
複次彌勒。若諸菩薩於往昔中。造不善業應墮惡道。於彼未來末世之中法欲滅時。聞是法門。好樂受持。以是因緣。或以病苦怖畏交煎。先世罪業即得除滅。諸根不具。受諸苦惱。生邪見家。顓愚聚會。生下賤家。為人所使。生貧窮家。衣食歉乏。生慳貪家。不能拯濟。若有所說。人不信受。王法所加。怨敵會遇。親知厭棄。心多憂惱。慈悲法會。而多障阻。縱欲說法。人不樂聞。所欲資生。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及看視人。不逢惠施。貧窮親附。豪富棄捐。或被惡人來相嬈亂。憎嫉殘害。所修善法。不能增長。或於夢中。見諸惡相以是輕微諸苦逼迫。先世罪業即得消滅。 

《不空罥索咒經》
彼人若能一日一夜斷食誦此心咒。彼人重罪現世輕受。或一日間得寒熱病。或複二日或複三日或複四日。或複七日得寒熱病。或複眼痛或得耳痛。或唇齒疼痛或舌齶疼痛。或複心痛或複腹痛。或膝痛或脅痛腰脊肋痛。或患支節疼痛或得痔病。或大小便利不通或下痢。或患手足或頭。痛或患瘡癬或患白癩大癩甘瘡皰瘡反華瘡惡毒瘡月食瘡。或得羊癲諸鬼病等。或值咒咀野道種種言說。或為他作而反著之。或為已作而更著之。或被枷禁係在牢獄或被他打或被他殺。或他期克罵詈毀辱或被誹謗。世尊我今略說。或值身口意業逼切。或夜得惡夢。以現受故彼等惡業悉得除滅。 

《僧伽吒經》不可以身受眾苦,所以在夢中代為消業  
    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雲何初發意菩提薩埵而見夢也?”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初發意菩提薩埵,於其夢中多見怖畏。何以故?
淨一切業,不可以身而受眾苦,以是罪故,夢見怖畏。” 
  藥上白佛言:“世尊,初發心菩提薩埵,夢中見何等怖?”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善男子,其人夢見熾然火聚,彼菩提薩埵應作是念:‘以此火聚,燒我一切煩惱。’藥上,是名第一夢見怖畏。又見水流垢濁不淨,彼初發心菩提薩埵應作是念:‘漂我一切結縛煩惱。’藥上,是名初發心菩提薩埵第二夢見大怖畏也。” 
  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見何怖畏?”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於其夢中自見剃發。藥上,菩提薩埵見已不應恐怖。何以故?應作是念:‘剃貪嗔癡墮六道生。’善男子,如是菩提薩埵不墮地獄,不墮畜生,不墮餓鬼,不墮龍中,不墮天中。藥上,初發心菩提薩埵,惟生清淨佛國土中。” 
  佛告藥上:“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有諸菩提薩埵,心願菩提,以發心故,得眾多人毀辱打罵。藥上,於彼但應為其說法:‘菩提薩埵不應起於嗔恚之心。
 -------《僧伽吒經》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鳩摩羅什譯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玄奘譯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
受持《金剛經》,做惡夢、生病、被辱罵毆打、甚至死亡,表示宿罪消滅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
功德施菩薩造;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詔譯 
經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輕賤如是等。
 
受持此經方致成佛。反被輕賤。其故者何。
 
經曰。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如來品說。若複有人受持此經。乃至演說。是人現世。或作惡夢。或遭重疾或被驅逼強使遠行罵辱鞭打。乃至殞命。所有惡業鹹得消除。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續高僧傳》戒賢大師弘揚大乘佛法,因此重報輕受:
   
白話簡意: 
     
玄奘法師到達印度那爛陀寺時,戒賢大師已經年過百歲,他即是那爛陀寺的主持,也是當時印度大乘佛教的最高權威,德高望重,備受尊崇;當他聽說玄奘來自東土大唐,竟然老淚縱橫、泣不成聲,隨後,戒賢大師命弟子佛陀跋陀羅
說出其悲痛感歎之因緣:
    三年前,戒賢長老身患怪病,痛苦萬分。雖然他修行了那麽長時間,但仍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自殺了卻殘生。當天晚上,他就夢到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告訴他:“你在久遠劫前,當過許多次國王,做了許多迫害百姓的惡行,本應墮落惡道長久受苦,但因你這一世弘揚大乘教法,利益了無數眾生,所以,地獄大苦報轉變成了目前的人間小病苦,你最好還是繼續忍受。再過三年,有位大唐僧人會來此拜你為師,求受佛法。你若將佛法傳授給他,身體就會康複。”後來,玄奘得受法要之後,他的病痛果然消除了。


以下是原文,一出《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一出《續高僧傳》,前者詳述,後者略述,不過大意趨同,或因《續高僧傳》在後,撰者參詳前者,略其意而述之:

法藏令廣敷床座命法師及諸僧坐。坐訖問法師從何處來。報曰。從支那國來欲依師學瑜伽論。聞已啼泣。喚弟子佛陀跋陀羅(唐言覺賢)。即法藏之侄也。年七十餘博通經論善於言談。法藏語曰。汝可為眾說我三年前病惱因緣。覺賢聞已啼泣捫淚而說昔緣雲。和上昔患風病。每發手足拘急如火燒刀刺之痛。乍發乍息。凡二十餘載。去三年前。苦痛尤甚。厭惡此身欲不食取盡。於夜中夢三天人。一黃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銀色。形貌端正儀服輕明。來問和上曰。汝欲棄此身耶。經雲。說身有苦不說厭離於身。汝於過去曾作國王。多惚眾生故招此報。今宜觀省宿愆至誠懺悔。於苦安忍勤宣經論。自當銷滅。直爾厭身。苦終不盡。和上聞已至誠禮拜。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語和上曰。汝識不。此是觀自在菩薩。又指銀色曰。此是慈氏菩薩。和上即禮拜慈氏問曰。戒賢常願生於尊處。不知得不。報曰。汝廣傳正法後當得生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菩薩。我等見汝空欲舍身不為利益。故來勸汝當依我語顯揚正法瑜伽論等遍及未聞。汝身即漸安隱勿憂不差。有支那國僧。樂通大法欲就汝學。汝可待教之。法藏聞已。禮拜報曰。敬依尊教。言已不見。自爾已來和上所苦瘳除。僧眾聞者莫不稱歎希有。法師得親承斯記悲喜不能自勝。更禮謝曰。若如所說。玄奘當盡力聽習。願尊慈悲攝受誨教。法藏又問。法師汝在路幾年。答三年。既與昔夢符同。種種誨喻令法師歡喜。以申師弟之情。言訖辭出。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三


賢以稅物成立寺廟。奘禮讚訖。並命令坐。問從何來。答從支那國來欲學瑜伽等論。聞已啼泣。召弟子覺賢說己舊事。賢曰。和上三年前。患困如刀刺。欲不食而死。夢金色人曰。汝勿厭身。往作國王多害物命。當自悔責。何得自盡。有支那僧來此學問。已在道中。三年應至。以法惠彼。彼複流通。汝罪自滅。吾是曼殊室利。故來相勸。和上今損。正法藏問。在路幾時。奘曰。出三年矣。既與夢同。悲喜交集。禮謝訖。
-------《續高僧傳》卷第四
 


 
對於不如法學佛者,越學越倒黴,原因如下: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不見經教受戒而已,示有戒名,憒塞不信違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
亦無經像恭恪之心,既不燒香然燈禮拜,恒懷狐疑。嗔恚罵詈,惡口嫉賢。又不六齋,殺生趣手
不敬佛經,持著弊篋衣服不淨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座席恭敬之心,與世間凡書無異
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呼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天神離遠,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非佛弟子,死當入泥犁中被拷掠治。
由其罪故,現自衰耗,後複受殃,死趣惡道,展轉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積惡,其行不善。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緣所之,精神報應,根本從來,謂言事佛致是衰耗。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