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公眾號 “水解諸相” 原創文章《每個領域都分層次 》

(2023-11-11 13:18:42) 下一個

每個領域都分層次

水解諸相 2023-05-23 08:55

當前又到了一年當中大學生畢業離開校園走向社會的時候。每到這時,在家族聚餐或者親友聚會中,一些長輩總會很自覺地站出來,以自己在社會上多年打拚的經驗,苦口婆心地教導在場的應屆畢業的大學生晚輩。

 

每到這時,在場的大學生晚輩因為正處於人生不知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階段,所以對於人生指導這類信息特別敏感,青春期的叛逆和不懂世事已經褪去,此時對長輩往往言聽計從,眼光中透露著一股對前輩的敬重之情。

 

如果我剛好在這種聚餐或者聚會當中,發生這種事情,我往往會走遠一點。很多長輩所謂的教導,在我看來就是好為人師,所說的東西不堪入耳。

有的長輩教人怎麽渾水摸魚、招搖撞騙; 有的長輩教人叢林法則,做人做事要不擇手段;有的長輩教人打工穩定,老實工作,對老板任勞任怨;有的長輩教人要學一技之長作為副業增加收入;有的長輩教人要及時自立創業,做老板賺大錢······

 

總之我聽過各種版本,內容豐富多彩,有的甚至讓我聞所未聞。

 

我想起自己當年也有過這樣的階段,那時候不諳世事,聽到長輩的教導都非常認真對待。

 

後來人生路走了一大段才發現聽很多長輩的教導,不如不聽,很多教導隻不過是那個長輩狹隘的人生經曆中一點片麵的經驗,不足以為訓。

年輕人出來工作,一般來說安身立命、養家糊口是當前的主要目標,說白了就是賺錢。一個人要賺錢那麽應該跟成功賺了錢的人學習和模仿。

 

拋開前輩對晚輩的關心之情這種主觀意識,客觀而論,在這種家族聚餐或者親友聚會中,苦口婆心地指導著晚輩的這些長輩是成功人士嗎?

 

有的長輩生活在鄉鎮,建了一幢小樓,買了一輛的小車,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不錯,然後就很樂於對晚輩加以指點了。

 

掐指一算,他的年收入也不過就幾十萬就可以過上這種程度的生活。這樣的年收入放到小城市裏算不錯,放到中城市裏還過得去,放到大城市裏啥都不是。

 

但是這樣的長輩因為在自己生活的圈子裏麵比得過很多人,於是就產生了一種成就感,這無疑是井底之蛙。他們敢於站出來指點年輕人,而且擺出一副成功者的姿態,那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可怕的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很天真純情,聽了這些長輩的話,不加以思考就接受了,結果硬生生將長輩的人生天花板變成了自己的人生天花板。

後來我才明白,在每個領域裏都有不同的層次。

 

以賺錢為例,在合理合法賺錢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真的太大了。

 

有的人一年辛辛苦苦下來賺不到幾萬塊錢,有的人一年下來賺十幾萬,有的人一年下來賺幾十萬,有的人一年下來賺上百萬,有的人一年下來賺上千萬,有的人一年下來賺上億······

 

在賺錢這個領域就分了很多層次。一個人如果想在賺錢這個領域有所成就就應該向這個領域的高層次人物請教,而不是向身邊的所謂長輩請教,除非身邊的某個長輩本身就是大富之人。

 

就像在學校學習那樣,一百分的試卷,能夠長期穩居九十分以上的人一定有其獨特的思維和做法,這些人的腦力一定跟長期拿六十分以下的人看問題、想問題完全不一樣。正是這種思維腦力的不一樣,才拉開了他們之間的距離。

 

同樣的道理,在賺錢這個領域裏麵高層次的人物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式跟低層次的人物完全不同。

 

隻有向這些高層次的人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地運用,我們才有可能也跟著成功。

每當有這些畢業大學生晚輩來跟我請教的時候,我都會婉轉拒絕,人貴有自知之明,我財富不多,不足以指導他人,我也沒有好為人師的心理。

 

但我會提醒這些晚輩,每個領域都分層次,要想賺大錢就應該向已經賺了大錢的人物學習。

 

“取法其上,方得其中”,你向一個億萬財富的人學習,你可能才成為一個千萬財富的人;如果你向一個千萬財富的人學習,那麽最後極有可能你才成為一個百萬財富的人。

 

我建議如果你身邊有億萬財富、千萬財富的親人,趕緊向他們請教。如果你身邊沒有這樣的人,估計你也很難攀緣得上這樣的人物,那麽你應該選擇閱讀那些達到這種財富程度的人寫的書或者看他們被采訪的視頻。

 

不要聽那些在財富上有一點小成就的井底之蛙的長輩教導的雕蟲小技、人情世故、手段技巧,往往讓你得益於一時而失益於長遠。

在賺錢這個領域如此,在其他領域又何嚐不是如此。

 

以修學佛法為例,我發現很多人進入佛門無非是當初遇到某個熱心人,或者是出家師父,或者是在家居士,向他傳教,引導他了解佛法,他就入了佛門,就按照這個師父或者居士的指導來修。

 

首先,我肯定能夠引導你進入佛門的這個師父或者居士對於你的人生有重大意義,但是在佛法這個領域同樣分很多層次,熱心的引路人不一定是成功的修行者。

 

結果往往是這個引路人自己修什麽法門,受到他引導的影響的人就跟著修什麽法門。

 

例如一開始遇到的師父是修大悲咒的,那麽就跟著這個師父修大悲咒;一開始遇到的師父是修《楞嚴經》的,那麽就跟著這個師父修《楞嚴經》;一開始遇到的師父是修準提法門的,那麽就跟著這個師父修準提法門······

 

其實從入門就已經走向了井底之蛙,根本就是受一個人的影響而深入一個法門,而對整個佛法沒有全麵的了解,憑什麽敢定下自己適合終生修行這個法門呢?仿佛就是跟一個人見麵,沒有談一段時間戀愛,沒有全麵了解對方就急於結婚了。

 

這樣入佛門是很危險的。

 

然而絕大部分的人就是這樣入了佛門,開始盲修瞎煉。結果自己所跟的師父的天花板就成了自己的天花板,而自己所跟的師父天花板還很低,自己就基本可以確定沒有什麽成就的可能了。

 

佛門這個領域也是分很多層次的,絕大部分的師父也好,居士也好,終其一生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真正的成就者有小修行人、中修行人、大修行人。不要在自己遇到的範圍內就認定誰很厲害,聽誰的講經說法一定對。

 

要多去走動,廣學多聞,見識多了才會看出層次,才慢慢確立自己的本尊和終生的修法。

中醫也如此。

 

有的醫師隻會在中醫大學裏麵講課,真正臨床什麽效果都沒有,不過他混得好,寫了很多論文發表,贏得很多稱號;有的醫師隻會在中醫大學或者醫院裏麵做領導,職稱叫出來都很響亮,但是他真的隻會做領導,不會治病;有的醫師雖然沒有什麽稱號,不在大雅之堂,但是出手不凡,療效甚好······

 

有的醫師開一個藥方,幾十味藥,最後沒有什麽療效;有的醫師開一個藥方幾十味藥,讓患者吃上半個月、一個月,最後看到一點療效,也不知道是藥的作用,還是時間的作用;有的醫師開一個藥方,十幾味藥,讓患者吃上一周,挺有療效;有的醫師,開幾味藥,讓患者吃一兩天藥就很有療效······

 

中醫這個領域的層次也是非常分明的,無奈很多人自學中醫也好,考進中醫大學讀中醫也好,完全沒有意識到層次的存在;看了哪個中醫前輩的書,在學校被安排了哪個中醫老師任教,看了這個老師的頭銜,結果就被忽悠了,完全沒有意識到要去尋找中醫界的高層次的人指點。

我人生的大多數彎路都是因為聽了一個領域的低層次的人指導,而當年年輕的我正好又是那種非常聽話,缺少反叛意識的人,結果就吃了大虧。

 

例如,我在中醫就不知道走了多少彎路,學過多少派別,最後才找到真正要學習的原來是《傷寒雜病論》。

 

當年太多前輩推薦這個派別、那個派別,看這個名醫的書,看那個名醫的書,其實這些前輩自己尚且沒有什麽療效,我何必聽他們的呢?然而那時候不懂,就傻傻地信了,就被忽悠了。

 

每一段彎路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才能走出來,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禁落淚。

 

任何一個領域都是分層次的,要想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就,記住永遠要向這個領域的高層次的成功人士學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