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法句譬喻經》給“官迷們”的“升官訣竅”

(2023-08-03 09:34:08) 下一個

《法句譬喻經》給“官迷們”的“升官訣竅”

佛在舍衛國講法時,有二商人經過,其中一個商人對佛陀和佛法,生起了恭敬心;另一商人則對佛陀和弟子生起了輕慢惡念。二商人離開舍衛國後,到了一個新國家,對佛生輕慢惡念的商人,因喝醉了酒,在路邊休息時,被馬車撞死了;對佛生恭敬心的商人,因恭敬三寶,得到天龍八部的保護,平安無事。但他看到同伴撞死,擔心被誤會,於是就獨自流浪,到了另一個國家。碰巧這時,該國的老國王將死,臨終前留下預言給寵臣:“我有一匹神馬,你們牽馬到街上走,我的神馬如果給誰跪下,誰就是我國的新國王!”於是,隨從們牽馬到街上走,神馬一見到對佛生恭敬心的那位商人,立即跪下。於是,對佛生恭敬心的商人,被擁立為該國的新王。成為國王後,他率領臣子去請教佛陀。佛陀回答說:“你因善念恭敬心,感得王位之因;你同夥因為惡念輕慢心,感召車禍;因緣果報,都是善惡心念所感召,都是自作自受!”佛當即說偈曰:“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於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行。”佛陀說完偈語,國王及臣子們明白了“心”是善惡果報之根本,歡喜信受奉行。

——典故出自《法句譬喻經》卷第一:雙要品第九。

以下是極樂花 於 2021-8-12 16:24 論壇留言

昔行乞時得蒙佛恩。大得飯食便生善念。得為王者供養七日。以此善念感得王位。
=========================
《佛說辯意長者子所問經》

於是長者子辯意。聞佛說五十事要法之義。欣然歡喜逮得法忍。五百長者子皆得法眼淨。又諸會者各得其誌。於是辯意即從座起。為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善哉世尊。快說此法。乃令會者得聞其所。複使將來濟度厄難。唯願世尊過於貧聚及諸眾會。明日日中屈於舍食。爾時世尊默然而許。諸長者子為佛作禮歡喜而去。辯意到舍白父母言。今所請者人中難有。名曰如來無上法師。三界無比。便告其妻令設飯食即尋具饌。明日世尊與諸大眾。往到其家就坐儼然。時辯意長者子父母眷屬。前禮佛足各自供侍。辯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訖有一乞兒前曆座乞。佛未咒願無敢與者。遍無所得嗔恚而出便生惡念。此諸沙門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貧者從乞無心見與。長者迷惑用為飯此無慈湣意。吾為王者以鐵輞車轢斷其頭。言已便去。佛達嚫訖。有一乞兒來入乞丐。座中眾人各各與之。大得飯食歡喜而去。即生念言。此諸沙門皆有慈心。憐吾貧寒施食充飽得濟數日。善哉長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無量。吾為王者當供養佛及眾弟子。乃至七日之中。當報今日饑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訖說法。即還精舍之中。佛告阿難。從今以後嚫訖下食以此為常。

時二乞兒展轉乞丐。到他國中臥於道邊深草之中。時彼國王忽然崩亡無有係嗣。時國相師明知相法。讖書記曰。當有賤人應為王者。諸臣百官千乘萬騎案行國界。誰應為王。顧見道邊深草之中。上有雲蓋。相師指曰。中有神人。即見乞兒。相應為王。諸臣拜謁各稱曰臣。乞兒驚愕自雲。下賤非是王種。皆言應相非是強力。沐浴香湯。著王者之服。光相儼然稱善無量。導從前後回車入國。時惡念者在於深草中。臥寐不覺。車轢斷其頭。王到國中。陰陽和調四氣隆赫。人民安樂稱王之德。爾時國王自念昔者貧窮之人。以何因緣得為國王。昔行乞時得蒙佛恩。大得飯食便生善念。得為王者供養七日。佛之恩德今已果之。即召群臣遙向舍衛國。燒香作禮。即遣使者。往請佛言。蒙世尊遺恩得為人王。願屈尊神來化此國愚冥之人得見教訓。於是佛告諸弟子。當受彼請。佛與弟子無央數眾往到彼國。時王出迎。與諸群臣稽首佛足。燒香散華伎樂供養。佛入宮中即以就座。王起行水供設飯食。須臾以訖。爾時國王為佛作禮前白佛言。我本是小人。有何福行得享斯位。願佛解說。令此國人得蒙開眼。

佛告王曰。往日舍衛城中有長者子。名曰辯意。施設大檀請佛及僧。時佛坐定下食未嚫。有一乞兒來入欲乞。一無所得。嗔恚而出。惡念生曰。若吾為王以鐵輞車轢斷僧頭。一人後來乞丐大得飯食出。即念言。若我為王。供養此等眾聖之僧七日之中。時善念者今王是也。時惡念者臥深草中。王受正位回車入國。車騎侍從轢斷其頭。死入地獄為火車所轢。億劫乃出。王今請佛報誓過厚。世世受福無有極已。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人心是毒根  口為禍之門
心念而口言  身受其罪殃
不念善惡人  自作身受患
意欲害於彼  不覺車轢頭
心為甘露法  令人生天上
心念而口言  身受其福德
有念善惡人  自作安身本
意念一切善  如王得天位

勞自以利他,當封王侯爵。

為己役他者,終遭仆役苦,勞自以利他,當封王侯爵。
================
《入菩薩行論》節選
為自而害他,將受地獄苦,
損己以利他,一切圓滿成。
欲求自高者,卑愚墮惡趣,
回此舉薦他,受敬上善道。
為己役他者,終遭仆役苦,
勞自以利他,當封王侯爵。
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
一切世間苦,鹹由自利成。

德不配位,逼惱有情,菩薩則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
============
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有慈湣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湣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菩薩戒本》

若處其位,不行其德,不以正法,
酷虐百姓,則菩薩能退之,改任良善。
====================

我北辰菩薩名曰妙見。今欲說神咒擁護諸國土。所作甚奇特故名曰妙見。處於閻浮提。眾星中最勝。神仙中之仙。菩薩之大將。光目諸菩薩。曠濟諸群生。有大神咒名故奈波(晉言)擁護國土佐諸國王消災卻敵莫不由之。
具低帝屠穌吒 阿若蜜吒 烏都吒 具闍吒 波賴帝吒 耶彌若吒 烏都吒 拘羅帝吒 闍摩吒 莎嗬。
誦咒五遍七色縷結作三結痛處係。


此大神咒乃是過去四十恒河沙諸佛所說。我於過去從諸佛所。得聞說此大神咒力。從是已來經七百劫住閻浮提為大國師。領四天下眾星中王。得最自在四天下中。一切國事我悉當之。若諸人王不以正法。任用臣下心無慚愧。暴虛濁亂縱諸群臣。酷虐百姓我能退之。征召賢能代其王位。若能慚愧改惡修善。若能任善退諸惡人。其心弘廣普慈一切。容受拯濟猶如橋船。包含民物猶如父母。國有賢能當征召之。敬賢尊聖如視父母。王自躬身臨朝斷事。不枉民物猶如明鏡。若其國王能修是德。改往修來悔先作罪。慚愧自責鄙悼愆咎。自悔責已當修三德。一者恭敬三尊。二者憐湣貧窮國有孤老當撫恤之。三者於怨親中心常平等。斷理怨枉不枉民物。若能修行上來諸德。我時當率諸大天王。諸天帝釋伺命都尉天曹都尉。除死定生減罪增福益算延壽。白諸天曹差諸善神一千七百。邏衛國界守護國土。除其災患滅其奸惡。風雨順時穀米豐熟。疫氣消除無諸強敵。人民安樂稱王之德。是王若能兼行讀誦此陀羅尼。譬如轉輪聖王得如意寶珠。是珠神氣消伏災禍。我今以此大神咒力。上來諸德悉能辦之滅消災惡亦複如是。當知是此大神咒力如王明珠亦複如是。《七佛所說神咒經》

若損僧寶失卻大臣之位。若滅法寶損卻福祿。若除佛寶失卻王位。
欲得福祿,增長官宰德位者,應信敬歸依供養三寶。

=====================
又有世間凡夫之人。不敬三寶不信佛法者。亦被鬼神惑亂入其人心。當作鬥競惱害賢良。如此魔人被鬼入心。能出異端邪執是非。說策密謀破壞良善。國王大臣諸軍頭領。迷惑心亂勿令所覺。盛行顛倒逆亂之心。所以者何是故世人應知。切須覺察當發信心。造諸福祐。是故善男子若欲回心敬崇修福者。法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佛寶二者法寶三者僧寶。雲何依此三寶如何修持有福無福。若供養僧其福百倍。若供養法其福千倍。若供養佛其福萬倍。則是歸依佛法僧三寶無限之福。是故應知諸善男子。若損僧寶鬼神入心失卻人身大臣之位。永入地獄無有出期。若滅法寶鬼神入心損卻福祿。受盲聾喑啞愚癡之報。常墮畜生作駝驢豬狗。若除佛寶鬼神入心多淫多欲。多瞋少喜心常暗昧被人惑亂。失卻王位人身難得。死墮阿毗不得生。天永沈苦海。

  爾時世尊語諸眾生善男子等。殷勤告汝。吾今不忍見於地。獄惡業眾生。不信三寶消除福祿。廣造諸罪墮於四趣輪回五道。或得人身還造諸罪。入於地獄無有出時。是故當知善男子等。欲得福祿欲得長壽。福慶增盛果報圓滿者。應當作善莫損僧寶。不滅法寶不除佛寶。所得王位亦不動搖。所作大臣亦不損壞。所得人身延年益壽。國王大臣統領宰執。諸佛加被善神衛護。吉慶常樂常得清淨。是時世尊告諸菩薩摩訶薩等。當來於世混亂之時。欲得清吉欲得善福。集在身中延命長遠者。誓當信敬一切三寶。歸依如來供養於佛。供養於法供養於僧。生生世世常得人身。不失王位不失大臣之位。不失統領諸軍宰執職位。不失福祿延年長壽。死得生天受勝快樂。不墮地獄不生四趣。常得人身遇佛聞法。正見正信漸次修學如來。正智聖行滿足速證菩提成聖。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


供事於地藏菩薩,所獲之福有官宰特德。
=================

若能誌心歸敬及瞻禮讚歎,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複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地藏菩薩本願經》

▼▼
“複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誌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由誌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地藏菩薩本願經》
▼▼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湣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地藏菩薩本願經》


以下是carl104 論壇留言發表於 2021-12-18 11:59

佛言人於世間。用諫曉事。善心好意。敬事尊老。禮節兼備。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仕宦得好職。二者在官疾遷。賣買得利。三者百姓見之皆歡喜。四者得上天諸天見之皆歡喜。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王侯公卿作子。皆故世宿命行禮作福所致。如是分明。慎莫憍慢於人。

佛言人於世間。不孝尊老。無有禮節。輕易憍慢。自用自強。從是得五惡。何等五。一者失亡職位二者自欺身。三者不為人所敬。四者入太山地獄中。考治數千萬歲。五者從獄中來出生為人當作下賤醜惡。為人所輕易。今見有下賤人。皆從故世宿命憍慢不敬尊老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憍慢。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