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所教法,亦講究法、侶、財、地
道教煉丹,修煉升仙,每每追求法、侶、財、地,那麽,佛教行者慕求大道,亦有法侶財地之必須乎?如下:
(一)、法
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時心歡喜故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觸我身。及照十方無邊世界。從是已後。複於無量佛所無量會中。重更得聞。親承受持是陀羅尼。
——《大悲心陀羅尼經》
(二)、侶
由四種相,當知菩薩善友具足。謂諸菩薩所遇善友、性不愚鈍,聰明黠慧,不墮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放逸;亦不授與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惡行;亦不授與諸惡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勸舍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複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所謂終不勸舍大乘,勸修二乘;勸舍修慧,勸修思慧;勸舍思慧,勸修聞慧;勸舍聞慧,勸修福業;勸舍屍羅,勸修惠施。終不勸舍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複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瑜伽師地論》三十五卷
(三)、財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中涅槃者則是利根,若利根者何不現在入涅槃耶?何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則無?”佛言:“善男子!是人現在四大羸劣,不能修道。雖有比丘四大康健,無有房舍、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眾緣不具,是故不得現在涅槃。善男子!我昔一時在舍衛國阿那邠低精舍,有一比丘來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我常修道,而不能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我時即告阿難言:‘汝今當為如是比丘具諸所須。’爾時阿難將是比丘至祇陀林,與好房舍。是時比丘語阿難言:‘大德!唯願為我莊嚴房舍、淨潔修治,七寶嚴麗,懸繒幡蓋。’阿難言:‘世間貧者,乃名沙門,我當雲何能辦是事?’是比丘言:‘大德!若能為我作者,善哉,善哉!若不能者,我當還往至世尊所。’爾時阿難即往佛所,作如是言:‘世尊!向者比丘,從我求索種種莊嚴、七寶幡蓋,不審是事當雲何耶?’我於爾時複告阿難:‘汝今還去,隨比丘意,所須之物,為辦具之。’爾時阿難即還房中,為是比丘事事具辦。比丘得已,係念修道,不久即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善男子!無量眾生應入涅槃,以所乏故,妨亂其心,是故不得。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六
(四)、地
複次智光。出家菩薩遠離喧鬧。住阿蘭若修攝其心。無量千歲以求佛道。三世如來離諸喧鬧寂然閑居。萬行增修證菩提果。緣覺聲聞一切賢聖。證得聖果亦複如是。其阿蘭若有十種德。能令證得三菩提果。雲何名為十種勝德?
一者為得自在住阿蘭若。四威儀中不屬他故。
二者離我我所名阿蘭若。於樹下時無執著故。
三者於臥具等無所愛著。由斯當臥四無畏床。
四者阿蘭若處三毒微薄。離貪嗔癡所緣境故。
五者樂阿蘭若修遠離行。不求人天五欲樂故。
六者能舍喧鬧住閑寂處。修習佛道不惜軀命。
七者愛樂寂靜離世言詞。棄舍凡愚無散亂故。
八者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易得成就。無障礙故。
九者阿蘭若處是三昧室。能得百千大三昧故。
十者清淨如空以為舍宅。心無障礙得大智故。
智光當知。阿蘭若處有如是等無量功德。以是因緣。出家佛子誓舍身命不離山林。若為聽法供養病人師僧父母。出阿蘭若入聚落中。宜速還歸於蘭若處。若有因緣未得歸者。應作是想。今此聚落猶如山林。所得財物虛假如夢。若有所得不應貪著。如是佛子是摩訶薩。
——《心地觀經》
吉祥果
2021.08.06
以下是論壇元老極樂花 於 2021-8-6 23:15 編輯
福德完備法資糧
==========
汝等善聽。由有福故。能獲色相。福具精進。福得吉祥。亦獲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詠正法功德。福具聰利。福遊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稱。福圓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諸根不壞。福常快樂。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諸力。福常會遇善友知識。福力能作一切事業。謂若耕植田裏。或複商賈求利。少施其功大獲積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於思念間。虛空自然雨其衣服飲食珍寶。一切具足。隨受快樂。福獲可意妙好舍宅福於現世。及於他生。常得姝麗妻女眷屬及財穀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無其荊棘沙礫。住立平穩。福者亦獲廣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觸時。病隨輕差。又複福者隨觸於人。即能出彼飲食衣服珍寶財穀。給用無盡。福者常得天龍夜叉羅刹鬼等隨處衛護。其猶雨時護苗稼神。守護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愛樂。福有善譽。福為人讚。福常能具諸善法分。福者語言人所信順。福者常得光澤可愛。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肢自然柔軟。福者常發妙善語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壞眷屬。福者無病。福者為人所愛。福獲財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為人王。無不具足。離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壞。福者獲得轉輪伏藏。七寶具足。福者能於虛空中行。福者威光與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釋。福者能於天宮樓閣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勢。如阿修羅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離惡趣。福者常獲最極難得悅意妙華。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為世間作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羅等正信供養。
---------《福力太子因緣經》
▼▼▼
《文殊根本續》雲:“若是國王及大福德人。建造此壇上求無上菩提決定得成。若有隨喜之者亦得菩提。何況別餘吉祥之事無不成就。若釋迦如來滅度之後。惡世薄福眾生。何能見聞如是大福德壇儀之法。”
福德完備侶資糧
===========
汝等善聽。由有福故。能獲色相。福具精進。福得吉祥。亦獲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詠正法功德。福具聰利。福遊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稱。福圓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諸根不壞。福常快樂。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諸力。福常會遇善友知識。福力能作一切事業。謂若耕植田裏。或複商賈求利。少施其功大獲積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於思念間。虛空自然雨其衣服飲食珍寶。一切具足。隨受快樂。福獲可意妙好舍宅福於現世。及於他生。常得姝麗妻女眷屬及財穀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無其荊棘沙礫。住立平穩。福者亦獲廣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觸時。病隨輕差。又複福者隨觸於人。即能出彼飲食衣服珍寶財穀。給用無盡。福者常得天龍夜叉羅刹鬼等隨處衛護。其猶雨時護苗稼神。守護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愛樂。福有善譽。福為人讚。福常能具諸善法分。福者語言人所信順。福者常得光澤可愛。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肢自然柔軟。福者常發妙善語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壞眷屬。福者無病。福者為人所愛。福獲財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為人王。無不具足。離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壞。福者獲得轉輪伏藏。七寶具足。福者能於虛空中行。福者威光與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釋。福者能於天宮樓閣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勢。如阿修羅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離惡趣。福者常獲最極難得悅意妙華。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為世間作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羅等正信供養。
---------《福力太子因緣經》
福德完備財資糧
==========
汝等善聽。由有福故。能獲色相。福具精進。福得吉祥。亦獲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詠正法功德。福具聰利。福遊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稱。福圓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諸根不壞。福常快樂。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諸力。福常會遇善友知識。福力能作一切事業。謂若耕植田裏。或複商賈求利。少施其功大獲積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於思念間。虛空自然雨其衣服飲食珍寶。一切具足。隨受快樂。福獲可意妙好舍宅福於現世。及於他生。常得姝麗妻女眷屬及財穀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無其荊棘沙礫。住立平穩。福者亦獲廣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觸時。病隨輕差。又複福者隨觸於人。即能出彼飲食衣服珍寶財穀。給用無盡。福者常得天龍夜叉羅刹鬼等隨處衛護。其猶雨時護苗稼神。守護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愛樂。福有善譽。福為人讚。福常能具諸善法分。福者語言人所信順。福者常得光澤可愛。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肢自然柔軟。福者常發妙善語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壞眷屬。福者無病。福者為人所愛。福獲財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為人王。無不具足。離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壞。福者獲得轉輪伏藏。七寶具足。福者能於虛空中行。福者威光與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釋。福者能於天宮樓閣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勢。如阿修羅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離惡趣。福者常獲最極難得悅意妙華。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為世間作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羅等正信供養。
---------《福力太子因緣經》
福德完備地資糧,福善之人好樂清淨
===========
無福之人凡所居 草木青潤成枯瘁-----《福力太子因緣經》
無福雖居平坦地 隨處旋當荊棘生-----《福力太子因緣經》
福者所行之地。自然無其荊棘沙礫。住立平穩。-----《福力太子因緣經》
▼▼▼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第十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一切法行義品第十五之餘
我今複說善人相貌持誦修行。於真言行得成就義上中下品法。若複有人族望尊高。種姓清淨身相殊異。色如真金頭如傘蓋。發色紺青麵如滿月。額相廣平眉不雜亂。眼長而紅?不交雜。鼻如截筒唇色赤好。舌如蓮葉牙齒齊白。髭相青密頦圓齶深。頂發右旋耳相垂下。有精神複勇猛愛語無嗔。少貪離欲常好清淨。樂著妙衣好食上味。淨行自居所言誠諦。歸重三寶供養賢聖。孝順父母悲湣有情。智慧高深複長壽命。修行決誌精進不退。樂求菩薩摩訶薩位乃至無上正等覺位。斯等之人決定成就上品之法。必能了解一切儀軌甚深之義。又複有人或刹帝利。及婆羅門諸清淨種族。人相具足身紫色或白色。胸臆圓滿乳相高起。毛毫右旋大腹深臍。其腰廣闊兩肩平滿。兩腋兩肋如師子王。手臂?長筋脈不現。上下相稱不矬不長。具勇猛心好秘密行。樂於持戒複好布施。言行真實悲湣一切。學法無畏恒樂世間出世間智。發菩提心常供養三寶。亦具大福德勤行精進修持不退。此之相人於中品法決定成就。又複有人種姓清淨。身肢具足無缺無減。或紫色或白色。光澤肥好不大肥瘦。偏順下分而有殊特。腰身廣闊腿相圓滿。脛膝上下不曲不戾。如鹿王踹。二隱密相具足圓滿。足掌之內紅色滋潤。有吉祥輪相幢相門樓相。魚相幡相優缽羅花相。如是諸相悉皆嚴好。又複好樂清淨不雜惡人少貪嗔癡。有大福德常行慈湣。好行布施供養三寶。亦複供養三十三天。於世出世法精進修習。斯等相人於第三品法決定成就。又複有人發菩提心修菩提行。總具如上三品妙相。又具種種功德慈悲喜舍。勇猛精進修習大明大陀羅尼。誌行不退無怖無畏。決定超越諸修行人。獲得最上第一成就之法。
佛菩薩所居之地,因緣深厚,法流熾盛,利於成就。
=====================
“複次,蘇婆呼童子,餘外宗說,有十種法真言得成。所謂行人、真言、伴侶、所成就物、精勤、處所淨地、時節、本尊、財物,具此十法,真言得成。又餘宗說,具三種法,真言得成,謂真言行人伴侶。又餘宗說,具四種法,真言乃成,謂處所、精勤、時節、依法。 又餘宗說,具五種法,真言乃成,謂真言、所成就物、處所、本尊、財物。如是諸宗,或說十法,或說八法,或說六,或四,或三,或二,各於本法演說不同。然此釋教,具二種法,真言乃就:一者行人,二者真言。行人具行戒律,正勤精進,於他利養,不起貪嫉,於身命財,常無戀著,真言文字勿令脫錯加減,聲相圓滿分明,所成就法,皆悉具足。於佛菩薩所居之處,如法念誦,即便當獲意樂成就。《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分別成就相分品第五
過去諸佛於此說諸深經,是故此地獨有不共功德。
====================
爾時佛告阿難。我以如是等經倍囑累汝。所以者何。閻浮提內。隨有如是菩薩藏經則有佛法。阿難。如是等深經滅故如說行法亦滅。如說行法滅故佛法則滅。阿難。汝今當以第一供養具供養於我。雲何為弟子以第一供養具供養於我。汝心勿謂名花好香末香塗香。幡蓋瓔珞衣服妓樂。讚歎如來為上供養。阿難。如是不名第一供養。若人得聞如是等深經。受持讀誦如所說行。是名以第一供養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於佛。何以故。諸佛皆共供養恭敬尊重於法。不貴世間諸供養具。是故阿難。今以此經鄭重殷勤囑累於汝。何以故。阿難。我學如是等經。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無上法輪。過去諸佛本行菩薩道時。亦學如是等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無上法輪。未來諸佛亦學如是等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無上法輪。現在十方世界諸佛。本行菩薩道時。亦學如是等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轉法輪。是故阿難。是菩薩藏經。名為轉法輪經。當奉持之。我於波羅奈國梨師山鹿園中。與聲聞弟子轉於法輪。阿難。我今於此竹園中。轉此菩薩藏經不退轉輪斷一切眾生疑。阿難。過去諸佛。亦皆於此虛空地。分說是菩薩藏經。未來諸佛。亦皆於此虛空地。分說此菩薩藏經。我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於此虛空地。分說此菩薩藏經。是故當知。此地是佛大塔。天人世間所供養處。阿難。此地獨有不共功德。所謂過去諸佛於此說諸深經。阿難。所有貪欲嗔恚愚癡眾生。入此竹園不發貪欲嗔恚愚癡。阿難。如來雖住諸餘精舍。而皆無有如是功德。何以故。阿難。今此迦蘭陀竹林。畜生入者不發淫欲。眾鳥入者非時不鳴。摩竭洴沙澆頂大王。昔初登位與諸婇女入此園中共相娛樂。入以自覺。心無淫欲娛樂戲事。諸淫女眾亦皆自覺。心無有欲不樂。戲樂。時王歡喜每作是念。願世有佛出於我國。我當得見見已心信信已供養。當以是園奉上於佛。佛於中住我當聞法。何以故可供養者應住此園。非五欲人所應得住。阿難。洴沙王入此竹園生是善心。皆以過去諸佛住此園中說此菩薩藏經。是故此園所有功德不與餘共。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禮敬。阿難。是園無有虺蛇蜈蚣蚊虻毒螫。若住其中無複毒心。亦是竹園不共功德。我若百歲稱說此園所有功德猶不能盡。何以故。阿難。今此竹園精舍成就無量功德。餘處不爾。阿難白佛言。我本不知竹園乃有如是功德。世尊。我本不欲為佛侍者。我今懺謝如是過罪。佛告阿難。汝初於法得法眼淨。爾時已為除滅是罪也。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