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若真有大福,羅漢缽盂何空空?》
有“一念清淨”仁者提問:持好戒律既可以獲得很大的福報,按理能修成羅漢,持戒肯定不差的,為何還有托空缽的阿羅漢呢?
吉祥觀點:(1)、人之好惡引導福力結局不同:據《雜譬喻經》(一九):迦葉古佛時,有兄好持戒禪定者,釋迦佛時得阿羅漢果而托空缽,其弟好布施而破戒者,釋迦佛時成大象而戴瓔珞。人心之“好惡”會自成願力,雖不盡同於願力,然人之誌向好惡,會引導和分配福力趨向,以致於結果不同。如《大唐西域記》沙彌以福力恨龍王,龍王即刻頭疼,此好惡引導福力為善為惡不定也。故持戒布施俱得福,兄執道果,持戒之福隨其所好而得道果,弟執世福,布施之福隨其所好而得富貴。非兄持戒無福而托空缽,乃福資於道果,非弟布施有福而不得道果,乃福資於世財瓔珞受用爾。換言之,若兄昔以持戒之福發願,願生生世世飲食充足,則也可得缽中飲食豐富,若弟以布施之福發願,未來生世值佛之世能得阿羅漢果,則弟也能得道果。世人不解此案,以為持戒無福故成空缽,布施有福不得道果,實非如此,實乃福力隨著誌向好惡分配不同,好惡之事,雖非盡同於願力,實際發揮近似於願力作用之影響。若不信此鑒,昔日於先賢處供養布施得福者,發願後世證悟種種道果俱得,如何解釋?又昔日持八關齋戒得福者,以此福發願後世種種為王升天俱得,甚至依《藥師經》現世即得富貴,如何解釋?
(2)、戒體差異不同,若無願力引導,諸戒自然成熟果報不同:如《恒水經》雲:持五戒者,還生人中。持十善戒者,得生天上。能持二百五十淨戒者,現世可得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泥洹大道果。《佛說護淨經》又雲:此飯一日持齋,得六十萬世餘糧。由此可見,不同戒律成熟的世俗善果和道果,均有差異。因此,不同戒體所得之福,若無願力介入改轉引導,則持戒不同自動趨向結果不同。如上述《恒水經》依據:比丘持二百五十淨戒者,自動趨向得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泥洹大道果,是故《雜譬喻經(十九)》兄弟二人俱為沙門(非同沙彌),兄持戒而弟不持戒,故而兄成釋迦佛時阿羅漢,而弟無戒不成,如此不過順應《恒水經》依據,其兄持比丘戒之福自然成熟阿羅漢果,而非自然成熟飲食福報而已。然其兄若有願力,願以自己持比丘戒福(或餘戒福),發願以令生生世世飲食豐足,則也不至於托空缽,此托空缽,因戒體不同戒福所向結果不同爾。譬如布施波羅蜜,供施衣服、醫藥、湯水、飲食、鞋襪、車乘、鍾鈴種種不同,尚且所致果報有不同,何況持戒不同,戒果亦不同,有何疑哉?故兄持比丘戒其福向阿羅漢道果,而不向飲食,屬自然法爾!如何證明其兄必持比丘戒?證據:依據《雜譬喻經(十九)》及《恒水經》逆向推理,可證其兄於迦葉佛時必然受持了五戒,因為其後來得了人身,其亦必然持了比丘戒,因為其後來得了阿羅漢果。反之也可以推定,其弟於迦葉佛時出家做沙門,不但沒有持比丘戒(或破),連五戒都沒有持(或破),因為弟弟失去人身為大象,又沒有證悟阿羅漢果,故推定弟弟於迦葉佛時,於別解脫戒之五戒、二百五十戒兩種,均破而未持。綜上而言,依自然法,施水不得衣,種瓜不得豆,持戒戒體不同,果報不同亦然。若持八關齋戒,又未回向道果,依齋戒自然福,則六十萬世餘糧之諾,或不至空缽(然若願力引其福向道果,又當別論)。
(3)、上文第一段,講“好惡誌向”有近似願力作用,此處直接講願力作用:依《增一阿含經》: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願者得。《大智度論》聖龍樹亦雲: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持戒清淨,所願皆得。既然如此,何以阿羅漢持戒清淨,不得飲食而空缽乎?概因“所願”願力影響福力趨向不同。此非持戒無福之患,略微調整願力,導向部分福報於飲食即可。反之,如我昔日也講,西藏有很多“窮上師”,漢土有很多窮法師,表麵看上去好像沒什麽福報,衣食受用節儉,破衣爛衫,粗茶淡飯,此乃偽窮而聚福者,如觀世音不取無盡意瓔珞,示現將福力用於道業因緣爾。反之,若豐厚受用,體現富貴,以福力損耗於財物受用,則道業必虧。我過去常依黃帝《陰符經》,而講福德資糧分配,或用福於道業,或毀福於受用,舊文多有精論。故願力導致福德分配方向不同,窮其缽盂而富其道業,又何疑哉!
(4)、譬如佛示馬麥傷足之報,非真受報。諸聖示現因緣,為表六波羅蜜之持戒、布施應均衡為之,故以兄弟二人持戒破戒、有施無施之因果援引,表現“羅漢托空缽、大象戴瓔珞”之別業差異,非阿羅漢持戒真無其福,應如是解。
(吉祥果2022.11.11)
此案最難說清的,就是兄弟二人的“好惡”,兄好持戒禪定而惡布施,弟好布施而惡持戒。人之好惡,看起來也不像經文有明言,說某君明確發願如何,但實際上“好惡執著”會自動造成一種類似於“願力”的引導作用。世俗說,你喜歡幹什麽,就會花時間精力在什麽方麵,即是此理。你的執著目標,雖然沒有明確發願,但執著的方向在實質上調動了福德力趨向於此,實質上這類似於願力的作用。
(吉祥果2022.11.11)
依此案觀世間人事,即便二人同有福,一人內性清高不執財物,如北大韋神,雖有福而不大富,心執數理故,福力傾向智力成就,故數學突出。一人貪財愛財,其福必傾向推動資財大富。何以故?貪執自成願力導向故,貪執自動禦福力目標故。(此與慳貪障財機理不同,又一說也)。如此種種,明觀非合願力,然實質必是願力作用。佛法中究其實,而不究其名。故觀世間,自愛兩袖清風者,必能清風不遠,自詡愛財者,必有財可愛,皆因各自心執成願,願禦其福,福促其果罷了。如古之帝王,不能說無福,然喜好木工,福力推動其成就便在木工,而不在治理天下。此等皆非帝王發願要做木工,僅依執著即可導向。故我佛教中,不名願力,而有願力之實者,即執著喜惡也。
(吉祥果2022.11.11)
詳錄本文爭議案例標本原文:《雜譬喻經》(一九)
昔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俱為沙門。兄好持戒坐禪。一心求道而不好布施。弟好布施修福。而喜破戒。釋迦出世。其兄值佛出家修道。即得阿羅漢。而獨薄福常患衣食不充。與諸伴等遊行乞食。常獨不飽而還。其弟生象中。為象多力能卻怨敵。為國王所愛。以好金銀珍寶瓔珞其身。封數百戶邑供給此象隨其所須。兄比丘者。值世大儉遊行乞食七日不得。末後得少粗食殆得存命。先知此象是前世兄弟。便往詣象前。手捉象耳而語之言。我與汝俱有罪耶。象便思惟比丘語。即得自識宿命。見前世因緣。象便愁憂不複飲食。象子怖懼往白王言。象不複飲食。不知何意。王問象子。先無人犯象不。象子答王言。無他異人。惟見一沙門來至象邊須臾便去耳。王即遣人四出覓此沙門。有人於林中樹間得。便便攝此沙門將詣王前。王問沙門言。至我象邊何所道說。沙門答王言。無所多說。我直語象言。我與汝俱有罪耳。時沙門便向王具說前世因緣事。王意便悟。即放此沙門令還所止。是以修福之家。戒施兼行莫偏執。而功德不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