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南禪頓教”是“精英教育”而“我不是精英”需勇氣
請注意,佛陀拈花時,一眾大弟子均在場,何以隻有摩訶迦葉一人微笑印心?是否證明此法“契機者少”?反之,如《寶篋印陀羅尼經》,何以佛一說此寶篋印咒,眾中即有得須陀洹果者。得斯陀含果者。得阿那含果者。得阿羅漢果者。或有得辟支佛道者。或有入菩薩位者。或有得阿鞠跋致者。或有得菩提授記者。或有得初地二地乃至十地者?是否證明契機者多?再問,我們或難考證西天二十八代禪祖,各各弟子幾何,然而,自菩提達摩東來中土,傳至六祖,也是“一線單傳”,猶如我黨秘密陣地“單線聯係”,為什麽從佛陀傳於摩訶迦葉起,即是一人印心,乃至東土自初祖達摩起,至於惠祖,也不過代代一人堪承法嗣?故而,我們得出結論,南傳頓教,非天生富貴,根器純圓之鳳毛麟角者,實不堪其要。此非苦力蠻幹之功,實乃天生利質之能。即便自民國以來,雖諸德稱禪者眾,然真正世之公認禪悟者,不過虛雲和尚一人而已。因之,我們或許應該承認,南禪頓教是佛門之“精英教育”,如今之清華北大,隻為頂級利根精英設教,本非庸碌弱智所堪,絕非三根普被、利鈍兼收之法,此語應不違實。然佛子中,多有虛榮自詡之輩,好事彰顯自我慧根,動輒禪語機鋒,或言言下大得,或曰得一二境界,或言識禪茶一味,或言明趙州伎倆,或輕貶神秀美譽惠能,似自以為即惠能根器。此皆不老實人,落於口頭禪,自欺欺人而已。遙想當年,親見佛者,也不過摩訶迦葉一人得法,菩提達摩至惠能,也不過代代一人繼承法嗣,故可知禪門頓教,挑揀根器之利,豈尋常人所宜。撰作此文,隻為禪中好虛榮者,能真實認知自身根器,次第務實,步步為營,莫誤於黃粱一枕,終歸落空。
(吉祥果2022.05.26)
極樂花 於 2022-5-26 22:20 論壇留言如下
欲教新學。稍稍以漸教。語魔事令護魔。因緣生死罪苦。五道分明。令信罪福。事事了了。乃可語道。
===================
曰空無所有。無相無願。是道之要。慧道以空為上。學以無為為先。此三句者。不可為新學人說之。
聞無所有。便曠其意。不複修戒。無所掛礙。於六德中。事事懈廢。
言一切空。當何所作。口但說空。行在有中。墮四顛倒故言無功德。
菩薩不應使聞無所從生法忍。夫善知識。欲教新學。稍稍以漸教。語魔事令護魔。因緣生死罪苦。五道分明。令信罪福。事事了了。乃可語道。《佛說五苦章句經》
▼▼▼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語堅淨信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諦聽,當為汝說。若佛滅後,惡世之中,諸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世間、出世間因果法,未得決定信,不能修學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淨想,成就現前。不能勤觀四聖諦法,及十二因緣法。亦不勤觀真如、實際、無生無滅等法。以不勤觀如是法故,不能畢竟不作十惡根本過罪;於三寶功德種種境界,不能專信。於三乘中,皆無定向。如是等人,若有種種諸障礙事,增長憂慮,或疑或悔,於一切處,心不明了,多求多惱,眾事牽纏,所作不定,思想擾亂,廢修道業。有如是等障難事者,當用木輪相法,占察善惡宿世之業,現在苦樂吉凶等事。緣合故有,緣盡則滅。業集隨心,相現果起,不失不壞,相應不差。如是諦占善惡業報,曉喻自心,於所疑事,以取決了。
“若佛弟子,但當學習如此相法,至心歸依,所觀之事,無不成者。不應棄舍如是之法,而返隨逐世間卜筮種種占相吉凶等事,貪著樂習。若樂習者,深障聖道。《占察善惡業報經》
▼▼▼
爾時天帝及八萬諸天。聞是事已。甚大歡喜。不複憂慮福盡無常受惡趣報。伏自惟曰。行善功德。雖無苦報。然有生死。不免無常。兼有他化自在天王。見人修福。心懷嫉妒。為作留難。忘失善道。令造惡業。惡業因緣。應受苦報。白野幹曰。修何功德。常得不死。不令魔王所惑亂也。野幹答曰。曾聞師說。發菩提心。修菩薩業。魔王波旬。不能沮壞。心不惑故。在在所生。智慧明了。慧明了故。常識宿命。識宿命故。不起惡業。心清淨故。得無生法忍。無生忍故。於道不退。遠離生死。憂惱苦患。天帝白曰。修菩薩道。應行何法。野幹答曰。曾聞師說。求佛道者。從元而起。先當廣學諸法因緣。解因緣故。信心堅固。信根力故。能起精進。精進力故。不起一切惡業因緣。純善之心。無放逸故。智慧成就。智慧力故。總攝一切三十七品助菩提道。《未曾有因緣經》
如來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
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趨,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示諸眾生一切智慧。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穀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幹,名色各異。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迦葉,當知如來亦複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於大眾中、而唱是言,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
------《妙法蓮華經 -藥草喻品第五》
▼▼▼
“複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時,先成色界諸天宮殿,次成欲界諸天宮殿,次成於人及餘眾生諸所住處。
佛子,如來出現亦複如是,先起菩薩諸行智慧,次起緣覺諸行智慧,次起聲聞善根諸行智慧,次起其餘眾生有為善根諸行智慧。
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隨諸眾生善根異故,所起宮殿種種不同。如來大悲一味法雨,隨眾生器而有差別。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七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 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
▼▼▼
《思益梵天所問經》:
須菩提,如來於眾生八萬四千行,隨其所應為說法藥,又常住定平等相中心不動搖,而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須菩提,是故當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不及此事。須菩提,或有眾生多淫欲者,以觀淨得解脫,不以不淨,唯佛能知。或有眾生多瞋恚者,以觀過得解脫,不以慈心,唯佛能知。或有眾生多愚癡者,以不共語得解脫,不以說法,唯佛能知。或有眾生等分行者,不以觀淨,不以不淨,不以觀過,不以慈心,不以不共語,不以說法得解脫者,隨其根性以諸法平等而為說法使得解脫,唯佛能知。
諸佛世尊唯有密語無有密藏。以其幼稚力未堪故故而不說,不以秘故吝而不說。
=====================
大般涅槃經 (卷5) 如來性品第四之二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義不然。
何以故。諸佛世尊唯有密語無有密藏。
譬如幻主機關木人。人雖睹見屈伸俯仰。莫知其內而使之然。
佛法不爾鹹令眾生悉得知見。雲何當言諸佛世尊有秘密藏。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實無秘密之藏。
何以故。如秋滿月處空顯露。清淨無翳人皆睹見。如來之言亦複如是。
開發顯露清淨無翳。愚人不解謂之秘藏。智者了達則不名藏。
善男子。譬如有人多積金銀至無量億。其心慳吝不肯惠施拯濟貧窮。如是積聚乃名秘藏。
如來不爾於無邊劫積聚無量妙法珍寶。心無慳吝常以惠施一切眾生。雲何當言如來秘藏。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根不具。或無一目一手一足。以羞恥故不令人見。人不見故名為秘藏。
如來不爾所有正法具足無缺令人睹見。雲何當言如來秘藏。
善男子。譬如貧人多負人財。怖畏債主隱不欲現故名為藏。
如來不爾不負一切眾生世法。雖負眾生出世之法而亦不藏。
何以故。恒於眾生生一子想。而為演說無上法故。
善男子。譬如長者多有財寶。唯有一子心甚愛重情無舍離。所有珍寶悉用示之。
如來亦爾。視諸眾生同於一子。善男子。如世間人以男女根醜陋鄙惡。以衣覆蔽故名為藏。
如來不爾永斷此根。以無根故無所覆藏。
善男子。如婆羅門所有語論。終不欲令刹利毗舍首陀等聞。
何以故。以此論中有過惡故。如來正法則不如是。初中後善。是故不得名為秘藏。
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已。將詣師所欲令受學。
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誨毗伽羅論。
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
善男子。假使長者教半字已。是兒即時能得了知毗伽羅論不。不也世尊。
如是長者於是子所有秘藏不。不也世尊。
何以故。以子年幼故不為說。不以秘故吝而不說。
所以者何。若有嫉妒秘吝之心乃名為藏。如來無有嗔心嫉妒。雲何名藏。
善男子。彼大長者謂如來也。所言一子者謂一切眾生。
如來視於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教一子者謂聲聞弟子。
半字者謂九部經。毗伽羅論者所謂方等大乘經典。
以諸聲聞無有慧力。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而不為說毗伽羅論方等大乘。
善男子。如彼長者子既長大堪任讀學。若不為說毗伽羅論可名為藏若諸聲聞有堪任力。能受大乘毗伽羅論。如來秘惜不為說者。可言如來有秘密藏。如來不爾。是故如來無有秘藏。
如彼長者教半字已。次為演說毗伽羅論。我今亦爾。為諸弟子說於半字九部經已。次為演說毗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複次。
善男子。譬如夏月興大雲雷降注大雨。令諸農夫下種之者多獲果實。不下種者無所克獲。無所獲者非龍王咎。而此龍王亦無所藏。
我今如來亦複如是。降大法雨大涅槃經。若諸眾生種善子者得慧芽果。無善子者則無所獲。無所獲者非如來咎。然佛如來實無所藏。
迦葉複言。我今定知如來世尊無所秘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