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吉祥果論壇文章《《黃帝內經》《華嚴經》主張“複合調味原則”而非主張“清淡無味原則”》

(2022-03-31 15:11:56) 下一個

《黃帝內經》《華嚴經》主張“複合調味原則”而非主張“清淡無味原則”

提示:本文的論點,必然會挑釁到目前傳統文化圈、傳統道學圈、傳統佛學圈、傳統養生圈對於口味問題的流行認知,以及挑釁到部分中醫愛好者對於“五味應該清淨寡淡更利於健康和修行”的錯誤認知,或者至少是挑釁到他們偏執一端之偏見認知。無論你已經被這個圈子安利、洗腦得多麽嚴重,以致於你對我提出的論點有多麽的反感,均請各位逐字逐句認真讀完本文的全麵考據和論證,然後再看看往聖先賢對於口味問題的主張之真相,究竟是如何?文化自信,中醫自信,應該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能人雲亦雲隨便跟風去傳播被普遍誤解的東西,更不能傳播偽傳統文化、偽中醫養生理論、偽道學養生理論,偽佛教養生理論。

吉祥解讀:所謂《黃帝內經·素問》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一)、恬淡是心理狀態之要求,也可以理解為道學文化的心理需求,但不應該理解為口味恬淡是導致身體健康的原因,因此,提醒一些傳統文化學者,和部分中醫愛好者主張“口味恬淡利於健康”的說教,可能不符合《黃帝內經•靈樞•五味論》的道理: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重點說明:《五味論》通過黃帝和少俞的對話,所講解的是如果食用五味“太多太過”,將會導致疾病,但這就導致後世另外一種中醫學者認為:“既然五味吃太多不健康”那麽必然是“口味清淡利於健康”,導致對五味攝入的認知,步入另一個“過猶不及,不及猶過”的極端,如果總在這兩個極端裏麵去把控五味的攝入尺度,一定是錯誤的。正確的五味攝入原則,一定是中道的,是恰如其份的,是“既不太過也不不及”的,一定是“製有餘而補不足”的,因為《黃帝內經》從來沒有一種思想,認為“五味有害健康,隔絕五味徹底無味才是健康”是正確主張,《內經》中沒有這種思想!《內經》隻是提出來“五味多食”不利健康,而不是“五味不食”利於健康,非此即彼地代入任何一個極端都是錯誤。下文另有詳細論證!

(二)、依據《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篇,則提出另外一種“五味偏食一味太多”則不利健康的思想,但《內經》於此並不承認也不主張“清淡無味利於健康”,反而提出了“五味調合”之“複合調味”的“健康原則”,這非常符合內地川渝菜係“複合味型”的烹飪調味手法。比如《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曰: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芻)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注:《內經》此處“欲”字,作“需要”義解吉祥提醒:《內經》這一段論及某一味之“多食不利”,指的是“偏食一味太多”的意思,是特指“五味不平衡原則下的偏食一味”導致的“對健康不利”,這和《內經•五味論》中五味食用太過影響健康的表達邏輯不完全相同,因為這裏是要提倡“五味平衡”的“複合調味原則”,這和粵菜注重“食材原鮮原味”的“調味原則”不完全一樣,這也和反對複合口味、複雜調味的“口味清淡派”的主張不同!比如上文《素問•五藏生成》曰: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這裏表達了兩個基本信息:①、合理適度中道的五味攝入,是支撐五髒之健康需求的,而不是破壞五髒之健康需求的,所以有“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也就是說五髒是“需要(欲)對應之五味”來促進健康的,因此,極端主義地主張“清淡無味、隔絕五味”實際反而是破壞健康的,是不合乎《內經》大義的。②、既不能主張五味整體太過,也不能主張五味偏食於一味太過,而應該依照《黃帝內經》之“五行順位相生隔位相克”的髒腑五行製衡原則,倡導五味的均衡攝入,才能實現這一健康目標,而具體的調味操作原則其實就是“複合調味”原則,這和世麵上現在聲名赫赫的一些傳統道學家、傳統佛學家、傳統文化學者主張的“清淨恬淡簡單”的飲食養生主張,實際上完全不同!所以,大家要依照醫學經典去考校、研究、對比、論證這些相關道理,不要一聽到某某名人出來講幾句傳統文化、傳統中醫,講幾句傳統道學思想,馬上就稀裏糊塗的全部接受。

(三)、不但《黃帝內經》不以主張“清淡無味”為健康原則,而且佛教思想也不以“清淡無味”為健康原則;此外,不但《黃帝內經》主張使用“五味調合”的“複合調味法”為健康調味原則,而且佛教經典也主張使用“五味調合”的“複合調味法”為健康調味原則,證據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十五雲: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種種清淨上味。所謂:辛、酸、鹹、淡,及以甘、苦,種種諸味潤澤具足,能令四大安隱調和,肌體盈滿,氣力強壯其心清淨常得歡喜;咽咀之時,不欬不逆;諸根明利,內藏充實;毒不能侵,病不能傷;始終無患,永得安樂——因此,佛陀並不認為口味清淡就利於健康,也不認為口味不清淡就不利於健康,也不認為口味單一就利於健康,佛陀反而認為辛、酸、鹹、淡、甘、苦,種種諸味潤澤具足,才利於健康種種諸味潤澤具足,這不就是“複合調味原則更利於健康”的理論嗎?因此,大家不但要踏踏實實認真研究醫學典籍之原文理論,也要踏踏實實認真研究佛教原典中的健康飲食理論,少去追隨世麵上那些傳統文化學者傳播的不入流的、不知道被別人輾轉篡改了多少次的“謬誤養生思想”。市麵上流行的“口味恬淡利於健康利於修行”的“偽傳統偽道學偽中醫”之說教,根本不符合佛陀教誨,也不符合《黃帝內經》之五味均衡調和的健康調味原則。讀了這篇文字,你們是不是有一種已經上當受騙很久的感覺?追求文化自信,首先是你要正確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及正確理解傳統的中醫五味理論,然後去正確傳播我們的中醫文化或者傳統文化,不能淺嚐輒止拾人牙慧去胡亂傳播錯誤的理解!

(四)、而且上述《華嚴經》的佛陀聖言,還證明了另外一個重要結論:辛、酸、鹹、淡,甘、苦,種種諸味潤澤具足,不但能導致“四大安隱調和、肌體盈滿、氣力強壯”的健康結果,而且竟然還導致“其心清淨、常得歡喜”的功效!也就是說,食用各種複合味覺的五味具足的飲食,還利於促使行者產生“其心清淨常得歡喜”的內證境界!看見了吧?食用五味具足複合口味的飲食,不但不影響修行,反而利於內心清淨!!所以,今天是誰告訴你清淡無味、恬淡無味更利於修行?各位是不是在這個味覺養生認知層麵,又被現在世麵上流行的那些錯解的傳統文化和養生文化給欺騙了?因此,我不主張沒有正確領悟一個道理之前,就稀裏糊塗去傳播錯誤謬解的東西,這最終對我們的文化傳播是不利的。

(五)、那有人說了,《黃帝內經·素問》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不是主張“恬淡更健康”嗎?吉祥回應如下:

①、這裏的“恬淡虛無”是對“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的結果,而“真氣從之”是內在達到“恬淡虛無”的結果,然後才導致無病之後果,這根本就不是凡夫境界,所以這段文字出自於《黃帝內經》開篇第一論之《上古天真論》,什麽意思呢?就是說這是上古真人的境界!“上古聖人之教下”這句的意思,不是也證明這是“上古聖人”的境界嗎?用佛教語境概括,“恬淡虛無”是“證悟空性”的境界,這是六波羅蜜的最後一個境界,般若空性境界!所以,你拿著聖人內證的自性般若境界,來要求你一個凡夫的當下境界,你認為你有能力直接用“空性虛無境界”來打理你自己的健康嗎?如果你不能,就不要胡亂聯係,因為那個道理和你目前的層次毫無關係!

②、又依《黃帝內經》這一段經文,恬淡虛無是上古聖人的自性內證境界,但不是對凡夫口味健康之要求原則,這一段文字隻是講恬淡虛無,根本沒有說要求大家的“口味恬淡虛無”,但有些精神錯亂卻又自視甚高的人,他們牽強附會馬上就會聯想到“口味要恬淡”,但這並不是《內經》這段文字的要求。我們的很多人搞學問,根本不講究內在的邏輯關係比如,用聖人之心態恬淡,來要求凡夫之口味恬淡,這本身屬於驢唇不對馬嘴的愚蠢說教,但近來市麵上的傳統道學思想和傳統中醫思想多執著宣揚“口味恬淡利於健康”的認知,卻不知依據何在?我們上文已經證明,《黃帝內經》和《華嚴經》主張的是“五味既不太過也不不足之中道原則”之下的“五味複合調味原則”,根本就不是世麵上流行的“恬淡口味利於健康”之原則,各位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③、恬淡虛無是一個自性證悟的空性結果,但口味清淡最多隻是“舌根”受“味塵”影響關係之一種,二者之間不存在已被證明的因果關係,比如沒有依據證明:吃了無色無味的東西更容易證悟恬淡虛無的空性境界,吃了五味具足的東西不利於證悟恬淡虛無的境界,沒有這樣的依據,這樣的理解都是大家自作聰明癡心妄想出來的,而且相反的是,上文的《華嚴經》明確證明:食用諸味味道潤澤具足的飲食,才能令自性清淨。所以,大家習慣上接受的流行認知,其實是有問題的!

(六)、《金光明最勝王經》曰:“春食澀熱辛,夏膩熱堿醋,秋時冷甜膩,冬酸澀膩甜,於此四時中,服藥及飲食,若依如是味,眾病無由生”。因此,依據《金光明最勝王經》,也是認為根據不同時節因緣攝入五味,會令人體健康無病,這裏的依據也不認可“清淡無味利於健康”的說辭,而是主張根據不同季節攝入五味,所以,五味並不是健康的敵人,過量攝入或者不足量攝入五味才是健康的敵人,大家要搞清楚這個邏輯,既不能對於五味去搞“過猶不及”的“重味主張”,也不能對於五味去搞“不及猶過”的“清淡主張”,這兩個極端都不是《黃帝內經》的本義,也不是佛經的本義。



(七)、還有一些人,喜歡用《道德經》之“恬淡”理論來說事,好像認為隻要古代典籍一提到“恬淡”二字,就一定指的是要求“口味恬淡”?須知,《道德經》原文是: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請注意,這裏指的是用兵要收斂,兵事要以“恬淡為上”,和口味健康沒關係!因此《黃帝內經》上文提及的“恬淡虛無”,指的是上古聖人的“空性般若”境界,而《道德經》說的“恬淡為上”,指的是“節製用兵”!兩件事都和“口味恬淡”無關!我個人不知道傳統文化學者們,還有一些半罐子中醫養生學者,還有一些道學愛好者,他們是怎麽把所有和“恬淡”有關的古典典籍,都搬來證明“口味恬淡有利健康”這一結論的呢??我們上文已經證明,佛經和中醫理論都不支持這一認知!

(八)、此外,即便拋開中醫之五行五髒五味之平衡理論,也拋開佛教之“諸味潤澤具足之健康理論”而言,即便單純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你也會發現人體如果平衡食用被統攝於五味的五類食材,恰恰更加能夠提供人體更全麵的營養需求!營養學層麵也支持五味平衡調合的複合營養攝入原則。因此,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和層麵,單一的、寡淡的飲食攝入,不但不利於營養平衡,也不利於髒腑的五行平衡,不但不利於健康,也不利於身心清淨!所以,市麵上傳播的追求飲食口味“清淨寡淡”更利於健康的流行說辭,大家一定要警惕又警惕!

(九)、通過修行證悟空性,證悟內心清淨,同步會引發口味相對寡淡,這是“境界隨心轉”的原理,因此會導致行者不會去追求過度的味覺享受,這個原理是成立的,我們並不否認這一點!但是你必須承認,這是你已經證悟“內心清淨”之後的“味覺轉變”,或者是同時的,可是這一切不發生在你內心沒有轉化清淨之前,因此,這件事不能“倒因為果”地顛倒理解為:追求飲食之寡淡無味會導致內心清淨!這是謬解!上文《華嚴經》已經明確指明:諸味具足才會利於身體健康和內心清淨!!這才是對我們凡夫的正常合理要求。正如有人在下文回複中問我,有老和尚幾十年都沒有吃鹽了,怎麽解釋?這不需要解釋,你有本事也別吃了,看看自己還能不能正常走路,隻要你能不吃鹽依然健康就好了,如果你做不到,還需要解釋什麽?

(十)、所以,我是希望大家,從你們已經被洗腦所安利的那些流行認知中跳出來,回歸中醫原典,回歸佛教原典,回歸自然科學之營養學本質,去思考五味應該如何使用!流行的理念,不等於正確的理念,大家要清楚這一點,不管有多少傳統文化的名人吹捧過那樣的理念,大家都要依據經典原典去驗證正誤!

吉祥果
2022.03.31



早上文字論及《華嚴經》“五味潤澤具足”,忽然想到一道菜:加薑絲炒糖醋苦瓜加鹽,這大概就是了,五味具足了。其餘菜品類推。把過去單一寡淡口味改變過來,做成“複合味型”,遵照《華嚴經》這是利於健康的。《黃帝內經》認為“五髒欲(需要)五味”,因此一定要扭轉過去排斥“五味”的做法。我知道很多人不習慣我的不一樣講法,但最終會理解的。《金光明最勝王經》甚至認為,飲食諸味合乎時節,甚至可以避免瘟疫的。所以吃什麽東西,不是那麽簡單的事。(03.31)
 

早上文字論及《華嚴經》“五味潤澤具足”,忽然想到一道菜:加薑絲炒糖醋苦瓜加鹽,這大概就是了,五味具足了。其餘菜品類推。把過去單一寡淡口味改變過來,做成“複合味型”,遵照《華嚴經》這是利於健康的。《黃帝內經》認為“五髒欲(需要)五味”,因此一定要扭轉過去排斥“五味”的做法。我知道很多人不習慣我的不一樣講法,但最終會理解的。(03.3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