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公眾號 “水解諸相” 原創文章 《你沒有試過很有錢,不要跟我說你抵得住誘惑 》

(2021-10-24 17:50:12) 下一個

你沒有試過很有錢,不要跟我說你抵得住誘惑

水解諸相 9/20

近日,兩個弟子請我吃火鍋。席間,其中一人跟我說,他已經辭職,準備離開深圳去廣西某地發展。聽罷,既然去意已決,我趕緊表示讚同,深圳的生存壓力畢竟太大了,換個地方,追求相對閑靜一點的生活是挺好的。
 
他分享了這段時間在深圳工作的一些感想。年輕人來了深圳,麵對萬紫千紅的世界,各種想法我都聽過,他分享的想法也不外乎如此。我一邊聽,一邊點頭表示理解。
 
他的想法有一些我雖然不完全認同,不過也不加評論,也不加指點。我覺得年輕人的成長需要的是經曆,而不是前輩的說教。一個人磕磕絆絆才會容易成熟。唯獨對他的一個觀點,我作出了比較明確的提醒。
 
他說,自己來深圳的這段時間裏抵住了深圳的各種誘惑,在修行上算是經得起考驗了。我一聽,忍不住笑了,有這樣說法的人要麽太不了解人性,要麽太不了解深圳。
 
因為有師生關係,我知道他不會介意,我就把話說得直接一點:“你還不是很有錢,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定力。”
 
我見過不少在我麵前自詡抵得住誘惑的人,其實隻不過還不是很有錢。作為一個打工人,整天奔波勞碌,最大的目標就是生存下來。這時候一個人會“生於憂患”。很多享受型的消費都很貴,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尋找自豪感是一個人心理自我認同的需要,你覺得自己抵得住誘惑,其實是在尋找一種自豪感。既然找不到有錢人的自豪感,那就找沒錢人的清高感,清高感也是一種自豪感啊!
 
當一個人慢慢也好、快速也好,變得有錢了,他有了消費的資本,那麽他消費的層次就不會隻是為了滿足衣食住行,而是享受型的消費占大比例,對奢侈品的消費,對色情的消費,對體麵的消費,對刺激感的消費都迅速增加,遠遠超過生活本身所需。
 
很少人由窮變富能跳出這個誘惑的大坑,多數人都是“死於安樂”。因此在沒錢的時候跟我說抵得住誘惑的人,在我看來都是不了解人性,對自己過分自信,沉溺在一種尋找自豪感的心理需要中,故作清高。
 
小乘佛法在深山之中修行,大乘佛法在市井之中修行。一切修行是否修成,要到芸芸眾生中去接受檢驗才知道。
 
在深山裏遠離人群,精進修行,心境容易清淨,境界容易提升,但是當自己認為修得不錯的時候,下山回到人群中去,是否能保持深山中那一份定力,恐怕很難。
 
而在市井裏修行,無數的誘惑和幹擾,心境難以清淨,境界難以提升,可是隻要自己堅持不懈,在各種複雜的人事物當中不斷磨煉心誌,從挫敗當中一次次爬起來,一旦修成的時候成的是真佛。這時候自己處理起人事物,心裏如如不動,口中對答如流,手上迎刃而解。
 
我曾經也試圖脫離人群而修行過一段時間,當時很向往深山野林的生活,後來才發現這樣修,自以為修成了其實境界還是很低。回到人群中修行,盡管進步很慢,反反複複,但是每一分境界的提升都是真實的,經得起考驗,在人群中修成了就真的修成了。
 
在人群中,在鬧市裏,很多修行人拒絕財富和地位,硬生生把所處的人群鬧市環境搞成好像深山野林環境那樣來過日子,這樣做雖然不能說錯,但境界真的不高。
 
更高的修行人努力工作,擁有財富和地位,但活得簡單,對自己很樸素,對別人很大方。他不會追求高消費,但也不會拒絕高消費,一切隻是隨順眾生,心裏始終安住於清淨當中。
 
因此,我從來不提倡尚窮的修行方式,我鼓勵年輕人去奮鬥,獲得更多的財富和地位。在這個過程中,奮鬥是修行,一旦成功了,視一切誘惑為浮雲,處之淡然,慈悲喜舍也是修行。
 
甚至可以說,沒有上過高層做過有錢人,讓自己有了追求欲望的條件,你都沒法真正認識自己的另一麵,降龍容易伏心難。
 
老子說:“常無欲,可名為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