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向菩薩求財得不到?如何得到?
《攝大乘論釋》卷九: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論曰。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屍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財位得大自在何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是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此中有頌。
見業障現前 積集損惱故
現有諸有情 不感菩薩施
釋曰。此中顯示。由是因緣。菩薩雖得財位自在具足大悲。而不施與有情財位。
“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者。謂諸有情有障菩薩神力惡業。由彼惡業障礙菩薩無障礙智。由見此故。雖有堪能雖彼匱乏而便棄舍。此中應引餓鬼江喻。如江有水。無障飲者。然諸餓鬼由自業過不能得飲。此亦如是。江喻菩薩。財位喻水。鬼喻有情。如彼餓鬼不合飲用江中淨水。如是有情不合受用菩薩財位。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者。謂複有餘補特伽羅雖無業障。菩薩見彼於相續中當生善法。若施財位。受富樂故障彼生善。作是思惟。寧彼貧賤順生善法。勿彼富貴障善法生。由此道理。雖得自在不施財位。
“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者。謂複有餘補特伽羅。菩薩見彼由貧賤故厭離現前。作是思惟。寧彼貧賤厭離現前隨順善法。勿彼富貴不生厭離。由此道理。雖得自在不施財位。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者。謂複有餘補特伽羅。菩薩見彼乃至貧窮常不積集諸不善法。作是思惟。寧彼貧窮不造諸惡。勿彼富貴集諸不善。由此道理。雖得自在不施財位。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者。謂複有餘補特伽羅。菩薩見彼得大財位即便苦惱無量有情。作是思惟。寧彼一身獨受貧賤。勿彼富貴損惱其餘無量有情。由此道理。雖得自在不施財位。
為顯此義複說伽他。謂見有情有業障故。障生善故。厭現前故。積集惡故。損惱他故。不感菩薩施彼財位。是故現有匱乏有情。此略顯義。餘廣易了。」
《攝大乘論釋》卷八:
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論曰。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屍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財位得大自在。何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是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此中有頌。
見業障現前 積集損惱故
現有諸有情 不感菩薩施
釋曰。今當顯說。由是因緣菩薩雖有財位自在而不施他。
“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於其財位。有重業障故不施與。勿令惠施空無有果。設複施彼亦不能受。何用施為。如有頌言。
如母乳嬰兒 一經月無倦
嬰兒喉若閉 乳母欲何為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雖於財位無重業障。而彼若得財位圓滿便多放逸不起善法。作是思惟。寧彼現法少時貧賤。勿彼來生多時貧賤。故不施彼所有財位。
“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生死心便現在前。求欲出離。若得富貴即生驕逸。故不施彼所有財位。作是思惟。寧彼貧賤厭離生死心常現前。勿彼富貴受樂放逸。不厭生死不起善法。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若當施彼滿足財位。即便放逸積集種種惡不善業。故不施彼所有財位。如有頌言。
寧使貧乏於財位 遠離惡趣諸惡行
勿彼富貴亂諸根 令感當來眾苦器
“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者。謂諸菩薩見彼有情若得富貴。即便損惱無量有情故。不施彼所有財位。作是念言。寧彼一身受貧賤苦。勿令損惱餘多有情。
複以伽他攝如是義故說見業障現前等。其文易了無煩重釋。」
世間貧窮的原因!
《解深密經》雲:觀自在菩薩白佛言。 世尊。若諸菩薩具足一切無盡財寶成就大悲。何緣世間現有眾生貧窮可得?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是諸眾生自業過失。若不爾者。菩薩常懷饒益他心。又常具足無盡財寶。若諸眾生無自惡業能為障礙。何有世間貧窮可得?
譬如餓鬼為大熱渴逼迫其身。見大海水悉皆涸竭。 非大海過是諸餓鬼自業過耳。
如是菩薩所施財寶。猶如大海無有過失。是諸眾生自業過耳。猶如餓鬼自惡業力令無有果
對於世間福報如何才能有求必應?
《瑜伽師地論》雲:
雲何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謂諸菩薩若見有情求飲食等十資身具。
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及諸沙門婆羅門等。廣說如前。乃至若能受持淨戒。如是我當隨汝所欲施飲食等諸資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如是菩薩若見有情來求種種田事宅事。諸闤闠事。王事域事。財事穀事。或有來求諸工業處及諸明處。或有來求共為朋友。或有來求共結婚媾。或有來求共作邑會。或有來求助營事業。
菩薩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施汝田宅廣說乃至助營事業。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有諸愆犯或被舉訟。或作種種不饒益事為他所拘。將欲刑縛斷截。撾打毀辱。迫脅驅擯流移。或他所執欲捶縛賣。
菩薩爾時隨能隨力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脫斯難。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遭遇種種王賊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惡名諸怖畏等。
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免斯畏。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欲所愛會求非愛離。
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遂汝所願。令所愛會及非愛離。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為疾所苦。
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救汝病苦令得安樂。
彼諸有情既為菩薩如是立要。於諸善品速疾受學。於諸惡品速疾除斷。菩薩皆能遂其所願。
當知是名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吉祥點評:這段文字非常重要,對於向諸佛菩薩求願的人來說,細細玩味體會,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收獲!說白了,向菩薩求願,最好和菩薩之間建立一個契約,約定自己必須舍棄一切惡業,修行一切善業,乃至孝養父母護持三寶,等等。然後請菩薩賜予某願滿足!文中談及求婚、求財等等,諸位想想,凡夫得財之後用財富造作惡業,得到婚姻之後縱欲,一切都和修行善法相違背!絕非菩薩賜予願望的初衷!所以,菩薩賜予眾生願望,希望眾生先有一個承諾,一個契約,一切合同!菩薩滿足你的願,你就兌現你的承諾,你要是不兌現,滿願中途願望還會破敗不如意!最好將自己和菩薩所求的願,和自己的具體承諾,寫成文字性的東西,對諸佛菩薩稟告之後,這個文字性的東西要嚴密保存,不可遺失!遇到自己放逸的時候,詳細看看自己的承諾,按照承諾去做,不然的話,很多已經滿足的願望,還會失去!沒有滿足的,也不會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