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吉祥果原創文章《定業命運也可扭轉佛經依據》

(2021-07-09 15:33:43) 下一個

定業命運也可扭轉佛經依據

吉祥果注:佛子多為命運定數所縛,若請教智者改命之法,又常教以定業不可轉之理。於是佛子便渾渾噩噩墮於消極,不複積極進取,不複為個人家庭社會三寶奉獻責任。吉祥以為如此教誨不妥,也非佛教究竟道理。菩薩行者,修持得法,佛果尚且可以成就,何有世間命運不可扭轉之理?猶如《大悲心陀羅尼經》雲:十地果位尚且克獲不難,何況世間小小福報。因之,吉祥摘抄如下佛經聖言,資勵有誌者積極進取,於世間命運精進提升,於佛法精進修持,於眾生精進利益。

一、至心發露懺悔可以不受惡果:

《分別善惡報應經》佛言:複雲何業而不得果?所修惡業回心發露。省悟前非思惟嫌厭。心念口言作意專注重重懺悔。此業雖作而不受果。善業亦然。
-----吉祥注:從這段經文看,至心發露懺悔可以不受惡果。


二、塑造佛像可以不受惡果:

《大乘造像功德經》佛言:彌勒若有眾生宿造惡業。當受種種諸苦惱事。所謂枷鎖杻械。打罵燒炙。剝皮拔發。反係高懸。乃至或被分解支節。若發信心造佛形像。如是苦報皆悉不受。若寇賊侵擾城邑破壞。惡星變怪饑饉疾疫。如是之處不生其中。若言生者斯則妄說。

《大乘造像功德經》佛言:佛言。彌勒。如汝所言。當知此人亦複如是。由造像故。彼諸惡業永盡無餘。所應受報皆不複受。彌勒。業有三種。一者現受。二者生受。三者後受。此三種業中一一皆有定與不定。若人信心造佛形像。唯現定業少分容受餘皆不受。

《大乘造像功德經》佛言:佛告波斯匿王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大王分別解說。大王。我於往世為求菩提。以眾寶栴檀彩畫等事而作佛像。過此會中人天之數。以斯福故雖在生死未盡諸惑。然所受身堅如金剛不可損壞。大王。我念過去於無量劫生死之中。造佛形像。爾時尚有貪嗔等無量煩惱而共想應。然未曾於一念之間以罪業故有四大不調及惡鬼神諸少病苦。所須之物莫不充備。況我於今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有如是不如意事?

《大乘造像功德經》佛言:諸佛功德一切聲聞辟支佛。於其名字亦不能知。是故若有淨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業障莫不除滅。所獲功德無量無邊乃至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拔眾生一切苦惱。



三、修持“大隨求陀羅尼”,可以不受惡果,即便定業惡果,也不受報

由稱陀羅尼,諸魅悉壞滅,娑謇嗢未那,畢舍拏吉儞,
猛惡吸精氣,常害有情類,彼皆悉殄滅,由隨求滅德,
他敵皆滅壞,所作劇厭禱,咒詛法無效,定業不受報!
-----出自《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


日日誦持者。得大聰慧威力大勤勇辯才成就。一切罪障定受業報悉皆消滅。
-----出自《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


論據一切悔不悔業定不定業。非勝心聞大乘法至誠懇勵。如來生怨等。故瑜伽說。不業定中悔所損轉業。名為不定。故未悔前別名定業。若已悔者名不定業。以經為正。以經就論。論說四業。定不定報。法門定故。所言悔損名不定者。不定業中有此悔故。由此處處皆言作業受果決定。諸佛神力所不能轉。三乘通義。經說總滅唯大乘用。理亦無違。然依前說。但言作業受果決定。自不悔者神力不排。不說自悔而定受報。任意通取。涅槃經雲。智者重業名不定故。若入聖已。及聞正法而自悔心業報不轉。一切眾生無得聖者。後師說言。一切眾生不定業多。定業甚少。故得入聖。非排定業。令其不定方得入聖。若定業成不定。
-----《金剛般若論會釋》卷二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定業多決定業少。以是義故有修習道。修習道故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不定之業非生報受。善男子。有二種人。一者。不定作定報。現報作生報。輕報作重報。應人中受在地獄受。二者。定作不定。應生受者回為現受。重報作輕。應地獄受人中輕受。如是二人一愚二智。智者為輕愚者令重。善男子。譬如二人於王有罪。眷屬多者其罪則輕。眷屬少者應輕更重。愚智之人亦複如是。智者善業多故重則輕受。愚者善業少故輕則重受。
-----《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  

善男子。業有二種。定以不定。定業有二。一者報定。二者時定。或有報定而時不定緣合則受。或三時受。所謂現受生受後受。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惡等業。作已深生信心歡喜。若發誓願供養三寶。是名定業。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為輕。愚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報。以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
-----《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

何因緣故名果報定。常作無悔故。專心作故。樂喜作故。立誓願故。作已歡喜故。是故是業得果報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眾生行業有輕有重有遠有近。隨其因緣先後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惡當有果報。是人能轉重業為輕。輕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後世重罪。現世輕受。若人具有欲界諸業。得阿那含果能轉後業現在受之。阿羅漢果亦複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壞極重之業。如阿伽陀咒及除毒寶破壞惡毒。若作小罪初方便輕後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慧令輕作重。眾生若作一種二種乃至種種。有作不具足有作具足。先念後作名作具足。先不生念直造作者。名作不具足。複有作已不具足者。謂作業已果報不定。複有作已亦具足者。謂作業已定當得報。複有作已不具足者。果報雖定時節不定。複有作已亦具足者。時報俱定。
-----《優婆塞戒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