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吉祥果原創文章《《道德經》之契約精神: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2021-06-22 09:45:50) 下一個

《道德經》之契約精神: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道德經》之七十九章

吉祥解曰:我常以佛教密法三昧耶,譬喻西方契約精神,並以合同之甲方,譬喻密法三昧耶之合約製定方,以合同乙方,譬喻密法三昧耶之如約啟動方。我常以此詮釋一切密法契約(三昧耶)的生成、啟動關係。甚至以此論及基督天主之《新約》《舊約》之本質,論及東西方各種巫術、法術、符咒的啟動機理,究其本質,實是人與高級智慧生命之間的契約(三昧耶)。按照民間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也可通俗概括為“人神契約”,佛教的就是諸佛菩薩等聖賢與眾生之“凡聖契約”。又以洛克之社會契約論、盧梭之社會契約論作此類比,以令今人更容易理解佛教三昧耶的運行機製。其實,宇宙中一切高級智慧生命對低級生命提升的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案,就是依靠雙方嚴苛執行“契約精神”,以令低級生命以依靠恪守誓約的方式,而直接獲得高級智慧生命賦予其之世間和出世間利益,乃至各種世間出世間悉地,包括終成佛果。藏傳密宗的很多頂級極密之法,唐密的很多密法,全部都是依靠這種嚴苛的,甚至帶有某種“毒誓性質”的三昧耶,才能啟動那種特殊三昧耶的特殊加持之悉地。當然,我們過去解釋過,這種所謂的毒誓性質,是隻對自己毒,對眾生確實極致慈悲。比如《大隨求懺悔法》雲:結我此契,誦我隨求即得陀羅尼三遍等一遍一句,一稱名字,若有殘罪露及眾生,無有是處。何以故?若有殘罪於眾生者,一切諸佛便失菩提。從這個依據可以證明:十方諸佛有共同關於大隨求法門的“毒誓”,如果眾生依法執行,還有殘留罪業障礙,一切諸佛願失菩提。因為如果沒有這個毒誓,就沒有經軌中這種說法。包括觀世音菩薩之千手千眼,據藏傳傳說,就曾經和為了不退菩提心發起毒誓有關。但這些毒誓,都是以猛利的惡果懲罰自己,令自己不能退失利益眾生的心行。所以,這些看起來很毒的毒誓,是對一切眾生最極致的慈悲。這些都屬於三昧耶中比較極致的一類。當然,三藏教典中,也有略微輕鬆一點的,就是懲罰不那麽猛利的一類三昧耶,比如《瑜伽師地論》中,有“立契求願法門”,見附錄。

我們一直以為,可能隻有佛教講三昧耶,講契約精神,其他的宗教就不講三昧耶吧!?顯然不是。比如《道德經》七十九章,原來老子也是三昧耶、契約精神運作機理的闡釋者。如《道德經》曰: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解釋:什麽叫左契呢?就是古代契約分左右,立約雙方各執左右一半,內容等同,但權責義務各自不同。按照今日語境,最直接的解釋,就是吉祥上文所講,諸佛菩薩是佛教一切三昧耶(合同)法門的“甲方”,這就是老子所說,聖人執“左契”的意思。那麽,右契如何?右契就是三昧耶(合同)約定,眾生一方應該履行何種契約條款,才能啟動甲方直接賦予乙方的各種世出世間之利益,乃至究竟不究竟一切悉地,乃至成佛之佛果。無論唐密、藏密、顯宗、密宗、律宗,乃至一切八萬四千法門,一切佛號,一切經典功德,一切陀羅尼功德,大手印、大圓滿,乃至一切顯密教法,全部依靠相關一一具體三昧耶(契約、誓約、合同)之機理運作,全部依靠嚴苛守約來啟動其具體法門的具體利益。所以,《道德經》並未提及之右契,就是合同條款中約定乙方的權利和其必須履行之義務,以及其履行義務後,可以啟動獲得之利益。我們這樣理解《道德經》這句經文,法界一切法門最深刻最核心的運作機理,我們就無所不知,無所不通達了。因此,我們通俗譯白《道德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是以聖人是執定合同的甲方,但並不總是責備人(乙方),有德之人嚴格依照合同條款辦事,無德之人總是撕毀合同約定。司徹,徹字,原本古義為撤掉、撤除之義,後引申為毀壞之義,因此,無德司徹,就是無德之人總是撤銷撕毀契約之義,無德之人總是毀約之義。這剛好對應上一句,有德司契,即有德之人總是守約,有德之人總是遵守三昧耶,總是遵守契約精神。比如藏密有成就的大德,必然是嚴守三昧誓約者,甚至連符咒家的符咒是否靈驗,乃至驅役鬼神能否靈驗,乃至耶穌基督的新約、舊約,都取決於信徒或者行法者是否嚴守誓約。關於《道德經》之“司徹”二字,各種不同注解各有其理,但吉祥注解“徹”字為“毀壞、撤銷”之義,因此“無德司徹”的意思,就是“無德之人總是撕毀撤銷契約、違背契約”。而違約之人,違背三昧耶者,違背誓約者,不但密法不能成就,在現實世間,這種人必然就是“無信”之虛妄者,也難以獲得世間人信任。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吉祥果
2021.06.22




附錄:《瑜伽師地論》對於世間福報如何才能有求必應?--共立要契!--和佛菩薩簽合同!

雲何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謂諸菩薩若見有情求飲食等十資身具。
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及諸沙門婆羅門等。廣說如前。乃至若能受持淨戒。如是我當隨汝所欲施飲食等諸資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如是菩薩若見有情來求種種田事宅事。諸闤闠事。王事域事。財事穀事。或有來求諸工業處及諸明處。或有來求共為朋友。或有來求共結婚媾。或有來求共作邑會。或有來求助營事業。
菩薩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施汝田宅廣說乃至助營事業。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有諸愆犯或被舉訟。或作種種不饒益事為他所拘。將欲刑縛斷截。撾打毀辱。迫脅驅擯流移。或他所執欲捶縛賣。
菩薩爾時隨能隨力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脫斯難。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遭遇種種王賊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惡名諸怖畏等。
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方便救汝令免斯畏。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欲所愛會求非愛離。
爾時菩薩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遂汝所願。令所愛會及非愛離。
又諸菩薩若見有情為疾所苦。
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養。如前廣說。如是我當救汝病苦令得安樂。
彼諸有情既為菩薩如是立要。於諸善品速疾受學。於諸惡品速疾除斷。菩薩皆能遂其所願。
當知是名菩薩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瑜伽師地論》

這段文字非常重要,對於向諸佛菩薩求願的人來說,細細玩味體會,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收獲!
說白了,向菩薩求願,最好和菩薩之間建立一個契約,一個合同,約定自己必須舍棄一切惡業,修行一切善業,乃至孝養父母護持三寶,等等。然後請菩薩賜予某願滿足!
文中談及求婚、求財等等,諸位想想,凡夫得財之後用財富造作惡業,得到婚姻之後縱欲,一切都和修行善法相違背!絕非菩薩賜予願望的初衷!
所以,菩薩賜予眾生願望,希望眾生先有一個承諾,一個契約,一切合同!菩薩滿足你的願,你就兌現你的承諾,你要是不兌現,滿願中途願望還會破敗不如意!
最好將自己和菩薩所求的願,和自己的具體承諾,寫成文字性的東西,對諸佛菩薩稟告之後,這個文字性的東西要嚴密保存,不可遺失!遇到自己放逸的時候,詳細看看自己的承諾,按照承諾去做,不然的話,很多已經滿足的願望,還會失去!沒有滿足的,也不會如願!(吉祥果2013.04.0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