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普敬法師文章集的博客《居士五戒具備幾緣才破戒的說明》

(2020-08-04 18:35:42) 下一個

居士五戒具備幾緣才破戒的說明!

作者:普敬師

如果你受過五戒,不知道怎麽守?也不知道怎麽才叫犯?那麽請耐心看完此文,了解了五戒的具緣成犯才能判別自己到底有沒有犯戒!因為總有居士問我這類問題:“師父,我受過五戒,幾年前無意踩死過一隻小動物,為此耿耿於懷,一直心裏不安,我是不是犯了殺戒?”所以借此因緣在此特別告訴大家,怎樣才叫犯戒,怎麽才叫不犯戒。

其實這個戒有犯大犯小的情況存在,犯小戒可以懺悔,破根本戒按照小乘戒律不通懺悔,但是按照大乘法門又可以懺悔,但是要懺除罪業則又很難很難。這個戒律就像苦海中的一艘大船,能夠守好就能保證下輩子不墮落,犯根本大戒等於船塌了,犯小戒等於船漏出小洞,可以通過懺悔來修補。

下麵說說犯大犯小的情況:以殺戒為例,比如存心殺人且讓他命斷會犯根本大殺戒,即破戒體。誤殺和無心殺則不破根本戒體,這誤殺指的是把動物看錯成人的情況,認錯人而有心殺,且讓人死了,也會破根本戒,若存心殺動物也隻是犯小戒,不會破根本戒體。

盜戒呢?如果偷人東西偷錯也會犯的,因為你隻要認定這個東西是有主人的,不管是誰的,有心偷,它價值超過五錢(佛陀時代的五錢不知道值現在的多少?姑且按五元計算),拿走了就犯,即使過後在還回去也不能彌補的!如果是無心的就不犯,比如做生意不是故意要坑人,隻是秤砣原因而缺斤少兩的那都是無心,現實生活中的生意往來沒辦法做到樣樣都給人補全的,隻能憑良心盡量做好,但還是有缺漏,這也不會犯,總之犯不犯,看看是否緣具足,並且還要從心判!這是對於盜戒而言,淫戒則另說。

淫戒則不存在淫錯而不犯的情況存在,居士淫戒也非常嚴格,比如男居士,除了自己妻子,以外的不論對象是人還是動物,自己的男根與他人的道(男二道、女三道)交合且受樂即犯,乃至被強暴也一樣!五戒經裏麵還提到一個“與值不犯”的情況,就是居士找娼妓,給錢不犯,這是佛陀針對當時印度因為天氣炎熱導致人們淫心太重而設的方便,現代人最好不要這樣。除了交合且受樂之外,身體的觸摸,不會造成犯根本淫戒,但會犯小戒,這是對居士五戒而言,出家人的戒另當別論。

妄語戒呢?這個妄語也是有大有小的,大妄語會犯根本戒,小妄語則隻是犯小戒,比如撒個小謊,騙騙人啥的,這都是犯小戒,可以懺悔。大妄語就是未證言證,即故意和人說我是某某菩薩再來,我已經證得聖人果位,或者已經開悟了,乃至已經證得天眼、宿命等神通了,或者已經可以入初禪等禪定了,這都叫大妄語。但是如果你對別人說大妄語,別人聽不懂,或者壓根不信你,那麽你也不會犯,如果他聽懂且完全相信了,你就會犯。

據說三生不妄語的人舌頭可以頂到鼻尖的,福建太姥山的界詮律師就可以做到,根據經典記載,佛陀時代的印度人都知道不妄語者舌頭會很長,而佛陀為了降伏外道令其相信佛是不妄語者,當時是把舌頭伸到了額頭給外道看的,因此才收伏了那個外道。

酒戒呢?就是貪心故意喝才會犯,其他用點酒熬藥啥的不會犯,現代人很多應酬,沒法把這條戒律持的那麽嚴格了,如果因為應酬而無法推脫,那就少飲一點吧,但必須保證不醉。

為什麽佛陀要弟子戒酒呢?因為當時有個受五戒的居士,平常都很好,有一次喝醉酒以後就殺了別人家跑上門的雞,主人來尋找時又被他強暴,喝醉酒會使人發瘋,由此佛陀才製定這條戒律。

下麵係統列出五戒的具緣成犯:

殺戒5緣具備即成犯。

1,對方是人

2,認定對方是人無誤

3,有想殺他的心

4,興方便(拿殺的工具乃至手)

5、命斷(對方因此死亡)

此五緣缺一緣都不會破根本大戒,但會犯小戒,其他四戒亦然。

盜戒破戒具6緣成立:

1、該財物屬於人。(偷走鬼神或者動物的東西的不會破根本大戒)

2、認定該財物屬於他人無誤。

3、有偷盜的心。

4、興方便。

5、價值過量(值五錢)。佛在世時,王舍城的法律規定,偷盜值5磨灑的財物就要被處死,佛據此設定5磨灑為過量。

6、離本處,指偷盜者已經把東西偷離本來的地方。

淫戒具4緣破戒的成立:

1、是非合法配偶的眾生,或多半未壞的屍體。

2、有淫欲心。

3、通過口道、陰道、大便道。

4、淫具稍有相入(不論是否有避孕套等物相隔)。

妄語具5緣犯戒的成立:

1,對境:(必須是人,對其他鬼神或者動物說大妄語亦不破根本戒)

2,想:認定對方是人無誤。

3,發心:有欺騙心。

4,方便:自己行動或指使他人,包括口說、筆述、打手勢、默認、暗示等。

5,究竟:對方理解無誤且相信。

以上具備5緣犯妄語戒,但是這裏還分大妄語和小妄語。

大妄語即表明自己具有(明知自己沒有)某種修證功德,如自稱聖者、菩薩化身、斷除煩惱、得禪定神通等。(此類內容之外的謊言都屬於小妄語。)

酒戒犯戒的成立:

1,對境:能醉人或令人上癮的內服之物,除酒以外,還包括煙、毒品等。

2,想:認為或懷疑是能醉人或令人上癮的內服之物。

3,發心:除為了治病(別無選擇,隻能用酒,如:隻有酒才有效或無法獲得其他藥物等)之外的發心。

4,方便:行動。

究竟:入口、入身,就飲酒而言,咽一下就犯一次,以貪心故意喝醉必破根本大酒戒。

關於舍戒:

其實受了五戒以後如果感覺不能持,也是可以舍的,就是找個能夠聽懂你的話之人對其說舍戒,必須是人,麵對佛像不行的,鬼神和動物也不行。所謂舍戒,就是和他人說三遍:本人某甲從現在開始舍棄所受的五戒,玩笑說不算,必須有心舍。如此就成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