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提及念咒變食配合觀想來供佛的極速增福法
作者:普敬法師
我們人活在這個世上最缺的就是福報,有了福報才能衣食安穩,事事順心。由於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帶著宿世的善惡業力,而這善惡業力則決定著此生你的苦樂禍福,所以改變命運需要一些強有力增福報法,否則就隻能跟著命運隨波逐流了。用於改變命運的積福法,佛陀教了我們很多,比如施食餓鬼和供養天仙乃至供佛法,實施這些法能積累福報,我在相關文章“佛說此施食法與供天仙法能令人福德萬倍增長新版”討論過,這次主要詳細的給大家講解念咒變食觀想供佛培福報法。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雲:“若欲供養佛法僧三寶,應以香華及淨飲食(花或者各種食物),以前密言(變食真言)加持二十一遍奉獻三寶(佛像前供養佛及三寶,無佛像對著牆壁也行,佛無所不在),是善男子善女人,則成以天肴膳上味,奉獻供養滿十方界佛法僧寶,亦為讚歎勸請隨喜功德,恒為諸佛憶念稱讚,諸天善神恒來擁護,即為滿足檀波羅蜜。
變食真言梵音漢字諧音:
拿摩 薩哇.達踏嘎達..哇盧gi·dei,嗡.三拔ra,三拔ra,轟。
經文提到說通過念咒觀想供養佛法僧三寶的方法:準備一點香花與食物,沒有香花就是光飲食或者水果也可以的,不限量,多少都可以,隨緣盡力,不用勉強,哪怕一兩個水果也可以的,放在佛像麵前,其實經文並沒有提及佛像,所以對著牆壁觀想供佛也是可以的,因為經文提到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就是說佛無所不在,哪裏有眾生憶念他,他就在哪裏,隨念隨到。
那麽食物擺好之後對著食物念誦變食真言21遍,過程觀想麵前有三尊佛(我們去寺廟都能看見大雄大殿有三尊佛,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右邊拿蓮花的是阿彌陀佛,左邊拿塔的是藥師佛),然後觀想三尊佛旁邊有很多菩薩羅漢與僧寶,在然後呢,觀想食物從桌子上這一點開始變現的越來越多,直至湧現虛空,滿滿的出現各種珍寶、寶蓋、珍珠,以及各種美味飲食水果,這些美好的珍寶都盡數供養奉獻諸佛、諸法、諸僧,一邊念咒一邊這樣觀想,念滿21遍結束。
那麽做這種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則會變現出無量的天上佳肴美味飲食,用以奉獻供養滿十方界佛法僧寶,此時十方諸佛菩薩都會來讚歎和隨喜功德並接受供養,(經文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你通過憶念觀想供佛,他們真的會隨著你的憶念而到來的),那麽行者就恒被諸佛憶念稱讚,諸天善神恒來擁護,即為滿足檀波羅蜜,這樣就能圓滿六度之一的布施波羅密,也能圓滿修習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廣修供養”功德。普賢菩薩雲: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特別說明一下,其實經文教導我們念咒供佛的時候並沒有提及觀想,所以不會觀想的佛友就直接對著食物認真的計數念咒,滿21遍就可以了,可以觀想的就觀想,自然更殊勝。念咒怎麽計數呢?可以拿個佛珠一遍一掐的計,也可以合掌的時候從小指頭數到無名指,再從大拇指數到食指,這樣十四遍以後再來一遍就滿21遍了。
很多佛友經常都會隔幾天就買水果回家的吧,這樣的話,這些水果給家人吃之前先拿來如此這般供養一下佛法僧三寶,然後給家人食用,既供養了佛菩薩,又沒浪費,還增長了福報,何樂而不為?這裏提到了吃供品,我得來個插曲,因為有些佛友執著供品能不能吃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不同的經文有不同的說法,我現在引用一部經文告訴你們供品可以吃。
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雲:“又曼殊室利重白佛言。今我複有大願。若我共一切眾生修菩提時。於我刹中若諸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生我世中。初生之時衣服飲食臥具四事。所須之者。隨手而出。若出得已將此衣服飲食臥具。先當供養諸佛如來及諸菩薩。然後當自受用。〃
這一段經文提到說:跟著文殊菩薩修行的人,在他的佛土中,能隨心如意變現出許多用具乃至食物(經文到這裏為止的內容可以說是文殊菩薩的一個神通大願,那後麵所說的內容則是一切跟著文殊菩薩修行的人或者依文殊菩薩此法的人都可以行持的了),後麵說這些食物都可以先供養諸佛菩薩然後自再食用。
既然有這部經典為依據,我們依之行持就可以。當然其它的說法也能找到經典依據,這樣容易讓人糾結,其實不必,佛說法都是看人根器所講的,如果你不適合那種說法,那種就選擇這種說法,隻要有經典依據都是如法的。否則難道還能說文殊菩薩讓行者的食物先供養佛,然後自己吃的說法錯了?難道非要把供佛的食物浪費了才好?(這是指沒有人需要你的供品而不得已才導致壞掉或者浪費掉,浪費食物難道不是罪?)況且你每隔不久就供佛,老找人送,容易嗎?所以佛子要有依據經文變通的智慧才行。
現在返回正題,經常如此供佛是可得大福報,但是要想改命的話,得到福報還隻是一個因,要想福報顯現出實體還得靠緣,因緣和合才能感果,所謂“緣”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得努力工作、經營事業,改善品德(戒除惡習,特別邪淫,戒淫方法可念梵音楞嚴咒,另外必須盡量避開網絡誘惑,避其誘惑如毒蛇才可斬斷淫欲,這是重點),加上與人為善,人際關係和諧等等,這樣才能事事順心,如佛在阿含經所說:“資生者,除了培福行善,亦當學習工巧技藝(謀生技能)”這些緣都是不可缺的,不可執此廢彼,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