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73)
從三月中旬到現在,已經快四個半月了。已經慢慢適應了在家上班的日子。在這四個月裏,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從前在路上開車的早上的45分鍾後和晚上的45分鍾利用起來,在家附近走路。每天10公裏的光景。配上我的華為手環,天天監督自己。
為了優化時間,可以一邊走路,一邊聽小說。亞馬遜的可收聽小說都不比書便宜。於是轉向了微信讀書,並且發現裏麵很多免費的名著。要說找名著的興趣,還是從前一陣blm運動下,有人訴求說法國人大仲馬也是黑人。這個文章點燃了我搜大仲馬的興趣。網上說,大仲馬死後,被按照法國國葬的待遇下葬,屬於一代文學巨匠。一開始,我沒有決心讀長篇和中篇,就按有八分之一黑人血統的小仲馬的<<茶花女>> 讀起來。<<茶>>中很多金句,都是用真情實感寫出來的。
大仲馬說他和自己的兒子不一樣,他不是用情感寫作的作家。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難道不用情感還能寫出文學巨著嗎? 帶著這個好奇心,不畏中長篇的艱難,我又讀完了堪比金庸前輩的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大仲馬果真筆下有神力,讓人聽的根本不想睡覺和休息。很快就把伯爵複仇的故事看完了,在伯爵和他的希臘女仆一騎絕塵在地中海島中,我想當滿意的看完了這本複仇神記。從此膜拜名不虛傳的寫手大仲馬。
值得一提,仲馬是黑人姓氏,仲馬們都繼承了黑人祖母的姓。網上的人並沒有胡說八道。
仲馬家這兩本巨作都寫的是18世紀的法國,文章的描寫的場景和日常生活,讓我 對法國的人文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接著又搜出了現實主義作家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聽後,讓我失去了對人性的信心和不得不對現實進行嚴肅思考。比起<<茶花女>>,<<感包法利夫人>>讓人覺更加的憂傷和淒涼。如果說<<茶花女>>是悲劇,可是它讓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對自己的毀滅去成全愛人。憂傷中給讀者的是女人的溫情和對人間真情的肯定。而<<包法利夫人>>卻是徹頭徹尾寒冷。親情的無助,同行的擠壓,商人的利益熏心,男人的狩獵情節硬是把天真而且虛榮的艾瑪和他的老實懦弱的丈夫逼上了人生的絕境。
值得一提的是,《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法國諾曼底人,來昂是那裏的首都,人的精神麵貌都和巴黎人有著巨大的差別。而仲馬家都是大都市人。
未完待寫。
“仲馬是黑人姓氏,仲馬們都繼承了黑人祖母的姓”, 真不知道耶。 謝謝分享, 漲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