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4)
2006 (333)
2007 (369)
2008 (229)
2009 (34)
2010 (1)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是18世紀的著名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也有說是兩千三百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首創),如果從字麵上理解的話,無非是提倡大家平時要多運動,多鍛煉。不過去年到今年,新加坡連續發生了多起年輕人猝死的例子,他們或是在健身房健身的時候、或是在當兵正常訓練的時候發生了不幸,也聽到過有人在馬拉鬆長跑時倒在途中。照道理說,他們隻是進行一般運動或體育鍛煉,當於身體有益,而且當事人也非體弱之輩,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不幸呢?這實在讓人有些不解。
仔細想想,恐怕是身體的健壯強碩未必一定等於健康長壽,一味地運動也未必一定能有益於攝生。中國古代的養生家就主張“慎動”,甚至有“必清必靜,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生”之說。既然是“慎動”,自然說的是要掌握“度”的問題。昨天在網絡偶然看到了我國中醫泰鬥鄧鐵濤老先生的一個訪談,他也談到運動的問題。他說“但‘生命在於運動’隻講對了一半,我們講運動,還要講運動的‘度’。”,引入“生命在於運動”那一年,很多人倒在了操場上。這裏引用他的一段話共同學習:
“雖說‘生命在於運動’,但從養生的角度來看,這句話隻說對了一半,漢代華佗的話才是至理名言,他在論五禽戲時指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穀氣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不當使極’是一句關鍵性的話,就是說運動不能過量,失度過量,則容易勞損傷身,‘積勞成疾’”
我覺得對於病人或是體弱、年老的人來說,掌握一個適當的運動強度尤為重要,因為他們本身的免疫係統就偏弱,倘若運動強度過大,免疫係統反而會受到損傷,適得其反。
總之,適量運動當然還是是有益的,隻是要從自身的具體情況出發,掌握好尺度,循序漸進,養練結合,才不至於過猶不及。這對於病人來說尤其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