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4)
2006 (333)
2007 (369)
2008 (229)
2009 (34)
2010 (1)
今天和一個小我7歲的朋友聊天,他說他每次看到那種悲傷小資情調的作品的時候,都會覺得心情很沉重,當時他就被我恥笑了。也許是我的成見吧,總覺得這類作品的作者大多沒有真正經曆過什麽事情,卻要故意寫出那些傷感的文章來博取讀者的喜歡。而相應的讀者呢,也多半是沒有經曆過什麽,平時的生活還都是有吃有喝,小日子滋潤得很,卻喜歡受到這種悲傷情調的影響,做出無病呻吟的姿態。也許是林飛生病後這兩年多來經曆的太多,也看到太多了吧,總覺得重病的人仍能保持笑容,而沒病沒災的人卻動不動為了一點小事而愁眉不展,實在是一件有點可笑的事情。
Google到一篇散文,林燕妮的《強說愁》,其中一段讓我頗有感觸,引用如下:“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實在是一種很好的享受。未踏出社會之前,還有那種閑心、那種時間去發愁。抱著頭縮在沙發上,在唱盤上放些令自己最柔腸百結的唱片,讓自己邊聽邊落淚,甚至嗚嗚咽咽地大哭一場。那個時候,以為自己很傷心,現在回顧,那時自己連傷心也懂得享受,真是羨慕。
細想想看,也許這種強說愁的狀態,是屬於我朋友那個年齡層的特權吧,至於我,是早已過了那個年齡了,這也許就是代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