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中國文化裏戰俘不是英雄?
簡單的說,中國曆史上的戰爭,防守比較多,特別是對外戰爭,可以說都是防守
防守,明擺著,背後有親人,所以,需要軍人與陣地共存亡,如果,戰俘都是英雄了,那還怎麽打仗,還會有楊靖宇嗎,因此,中國人的英雄的標準比較高
如果,在中國,戰俘都是英雄了,日本人肯定高興啊,明擺著,下一次侵華就不必操心中國出楊靖宇了
所以,中國人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說法
“用兵一時”是什麽意思,就是用你這一次,與陣地共存亡,可不是叫你當戰俘等於當英雄啊
對應防守,那就是進攻,中國曆史上的戰爭,進攻比較少,我們知道的也都是複仇性的,比如,霍去病,嶽飛,等等
進攻性戰爭,我就不說侵略了,反正,進攻性戰爭在別國打
在別國打仗,明擺著,背後沒親人,所以,不需要軍人與陣地共存亡,能去外國打仗本身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當然戰俘也就都是英雄了
如果,去外國打仗,還要軍人與陣地共存亡,你想一想,去的人是不是會少一些
西方人去外國打仗的時候比較多,特別是近代這幾百年,所以,西方發展出了愛戰俘的文化也就很正常,西方文化裏戰俘是英雄也就很有道理
但是,在中國,在中國文化裏,戰俘是英雄就沒有道理了,即便是有道理也比西方少一些,明擺著,有楊靖宇,要是戰俘都是英雄了,楊靖宇是什麽
當然了,如果,將來,有一天,中國也跟西方一樣經常在外國打仗了,我相信,中國也會發展出愛戰俘的文化,中國文化裏戰俘也會是英雄
所以,也可以說抗美援朝是中國在外國打仗的開始,愛戰俘的文化,慢慢發展吧
ahniu 說得對,中國文化裏人隻是統治者的畜牲。
好好學學曆史再八卦。
那些沒頭腦點讚的隻是不學無術。
中華民族是個心眼小的民族,容不下別人,比如再婚不喜歡別人的孩子,打仗不喜歡投降的士兵,。。。
農民思維裏,人是人口,和 牲口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