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抗美援朝的理和利

(2019-07-10 05:51:27) 下一個

抗美援朝的理和利

我就不列舉了,也不細說了,因為,毛主席說過“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失極大”

但是,抗美援朝之所以能成行,根本還是解放軍相信毛主席,因為,當時部隊的武器都集中管理了,戰士們想的是回家娶老婆過日子

所以,有理和有利還不夠,理和利要大到足以說服戰士們不僅走向戰場,還是麵對美軍,之前中國麵對的外軍是日本,而美軍是日本的征服者,不隻是兩顆原子彈,還有之前的海陸空全麵較量

抗美援朝不是在盧溝橋,也不是在東北,而是在朝鮮,不是為中國,至少不是直接為中國,而是為朝鮮,間接為中國,還是重新燃起獻身的勇氣,還有殺敵的怒火,理和利要特別大才有可能,根本上還是戰士們相信毛主席

按照中華民族的最高標準,就是至今感動無數中國人的偉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基督徒常開身元帥的標準,畢竟,美軍比日軍牛逼大太多,等美軍占領南京再說也沒事兒,再不濟,等到美軍占領上海出個幾百壯士也照樣感動無數中國人

就更不用說還要走向戰場,而不是國軍抗日“正麵戰場”守株待鬼子,尤其是去戰場的路上就開始犧牲了,因為美軍轟炸,因此,很容易喪失鬥誌,還要走向戰場

所以,僅僅有理和有利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可以想象,毛岸英在朝鮮對誌願軍士氣的作用,還有毛岸英的犧牲對誌願軍士氣的作用,因此,可以說美軍炸死毛岸英直接導致戰爭的結果

有人相信誌願軍也跟全國老百姓一樣,不知道毛主席的兒子參加抗美援朝了,因為,毛岸英是用化名入朝的,中共也沒“宣揚”,也沒“公告天下”,所以,中國老百姓不知道,誌願軍戰士也肯定不知道,甚至說“毛岸英激勵誌願軍,更不著調”

我不同意,因為,共軍比較會宣傳,如果,毛主席的兒子入朝還對誌願軍戰士保密,那毛岸英就隻是增加一個會俄語的,本來嘛,“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麽一個政治宣傳資源,對誌願軍戰士保密就浪費了,特別是毛岸英犧牲了以後,還對誌願軍戰士保密就更浪費了,本來解放軍就有“為政委報仇”和“為師長報仇”的口號,國軍思維就沒有了,因為,國軍的官兵關係不一樣嘛

總之,殺人是有講究的,即便是戰爭,也不是多殺人就有利,“苟能製侵陵,豈在多殺傷”,殺錯了人,把對方的士氣殺的更強了就悲劇了

所以,他們至今還在炒作毛岸英的犧牲,因為,他們糾結啊,忘不了啊,毛岸英占領了他們的腦子的一部分,簡單的說,他們炒作最多的,比如,抗美援朝,比如,大躍進,比如,文革,比如,毛岸英,等等等等,都是他們最難受的地方,因為,他們糾結,忘不了,這些占領了他們的腦子

想想吧,印度可沒搞大躍進,印度多理性,印度多科學,印度多邏輯,印度多民主,印度也沒搞文革,印度的知識分子的每一秒鍾的時間都在做學問,沒有一秒鍾浪費在政治運動上,就更不用提印度沒有文革毀了一代人了,印度的每一代人每一個人都沒被毀,更沒有餓死三千萬,印度的高中生也沒浪費生命上山下鄉,印度在印度的知識分子的科學和理性還有邏輯的民主正確政策和策略下發展,印度經濟也從來沒有到過崩潰的邊沿,印度領袖的孩子們也用不著上戰場,還有,印度得到美國和蘇聯的幫助,而不是像中國那樣不科學不理性跟美國和蘇聯都打

就更不用說印度說英語的優勢,還有中國最聰明偉大的思想家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夢想的殖民300年,印度都有,香港都隻能眼巴巴的羨慕,香港人都恨自己的命連阿三的不可接觸者們都不如,英國多殖民我幾年該多好啊,我就有阿三的不可接觸者們的美好自由民主生活了

如果,抗美援朝,大躍進,文革,上山下鄉,等等等等,都是錯誤還是人禍大於天災的話,印度一個都沒有,中國統統都有,想想吧,“功夫在詩外”,這是陸遊給他兒子說的,他是中國曆史上屈指可數的文武雙全的詩人,還有辛棄疾

總之,毛主席發動起來的中華民族的潛力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每當大家看到一些人的表演,比如,罵抗美援朝,罵毛岸英,罵大躍進,罵文革,罵上山下鄉,等等等等,都是他們的心疼的在淌血,他們身不由己,他們自己選擇發動政治運動用自己的餘生批啊批,沒完沒了,浪費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死而後已

當然了,假設這些小*****未必了解主子的心,他們的主子想起毛主席的這些錯誤的時候都會痛不欲生的咒罵自己的父輩和祖輩的智力連阿三的不可接觸者們都不如

補遺:

要已經準備回家娶老婆過日子的士兵重返戰場,還是麵對美軍,我是真心不知道說那些理和利夠不夠,麵對日軍都傷亡那麽大,麵對美軍傷亡隻會更大

所以,美國支持國軍打內戰也有準備中美戰爭的效果,因為,好歹也讓解放軍見識了一下美軍裝備,雖然,美國給國軍的美軍裝備比美軍自己差一點,比日軍還是牛逼很多的,如果,解放軍入朝前沒玩過美軍裝備,那就還要難一點

都不要說當年了,就是今天,這些道理夠不夠讓我上戰場,我是真心不知道,那些戰士可是多少年戰爭多少戰場上活下來的人,多少戰友死在身邊,一旦有了回家娶老婆過日子的打算,要他們再上戰場很可能比要我這個從來沒上過戰場的人上戰場還要難一點,就更不用說他們已經盡了責任了,應該輪到別人上了,說實話,無論什麽道理在他們麵前都是蒼白無力的

想象一下你去說服或者叫動員他們,說的科學一點就是思想實驗一下,恐怕多少話多少道理都不如“毛主席命令我們”這7個字有用,所以,毛岸英去朝鮮和他的犧牲對誌願軍的士氣至關重要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又是文武雙全的詩人陸遊寫給兒子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