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在公司受了委屈想跳槽我是這樣做的
(2025-09-24 21:32:39)
下一個
現在的孩子太有主見了!
我自以為還算是個好媽媽,也時時刻刻反省自己這麽多年在教育孩子方麵得與失。
近一兩年很是折磨呀,我更年期黃老二青春期,他比姐姐稍微嚴重(姐姐我都沒咋感覺到)不愛讀書,喜歡懟我(基本不懟爸爸和姐姐),我懷疑他是“柿子撿軟的捏”但苦於沒證據。不過近段時間我也經常看關於怎麽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的話題,我感覺自已比以前能放得開。
真是“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這邊剛想通,姐姐那裏又開始出狀況。
連續加了幾天班後,姐姐氣呼呼回家來,專門給她留的飯菜也吃不下,拉著我就開始訴苦,甚至要哭出來了。
因為要開展了,工作巨多,公司節約成本人手也不夠,忙得每天加班,然後被領導責問為啥工作還沒幹完?還一度懷疑是否是自己工作能力不足(管培生一年升了個小職位),說自己都焦慮了。
氣哼哼的娃,據說回家路上就在猶豫是不是要跳槽?或者先休息一個月再去找工作……
我第一反應,必須共情呀,先跟著罵公司HR不招人,再罵老板沒長眼睛,又說起她同學一年沒找到工作更焦慮,接著安慰娃說你看你爸爸還不是每天加班,再出了個主意讓她集中加班既可吃公司的飯也可以打的士回家(福利)。
姐姐還是絮絮叨叨,訴說著自己的各種不滿意。
我這更年期婦女,突然一下子情緒上頭了,說了句我需要休息了,然後就走了。
真的,再不走,我可能更加焦慮。
但是,我還是很過意不去,第二天早上故意去女兒麵前晃了幾圈,嘿,那孩子,居然非常平和的告訴我:
“媽媽,我想通了。其實我們公司福利還不錯,我也會試著用你的方法集中去加班,我也要轉變心態……”
聽到這話,我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這就對了嘛!而且第二天雖然加班到晚上十點,卻是高高興興回家來。
以前我的認知是:要不停地安撫孩子情緒,等情緒下去了,他們對問題的重視程度就會降低,這時候再溝通,他們態度會更好。
但後來我看到專家的觀點:過度關注孩子的負麵情緒,反而可能讓他們對問題不夠重視,也無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家建議:不要過度反應,甚至不用太關注。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去處理。人就是在不開心、哭泣中學會成長的。一邊哭泣一邊站起來,一邊哭泣一邊往前走,一邊哭泣一邊把事情做好。這才是成長,因為這說明他們對痛苦的耐受力變強了。
這次讓我深刻體會到,給孩子空間和信任,他們真的能自己找到出路。
我的“誤打誤撞”,竟然歪打正著了!
哈哈,然後上一周的展覽,雖然很辛苦,但據說也成就滿滿,而且這一周周一放假,周二周三台風假,周四周五在家工作,不要太安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