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戰者誰也沒能實現自己的全部目標。對美國來說,停戰協議的簽
署達到了它參戰的目的——擊敗了北朝鮮,但同時它這個核超級大國卻
被力量薄弱的中國打得一蹶不振,無力再向前推進。它不負期待,為盟
國提供了保護,卻也付出了代價:有些盟友開始露出反叛的苗頭,美國
國內也出現意見分歧,爭論不已。觀察家們不會忘記美國關於這場戰爭
目的的辯論。麥克阿瑟將軍信奉傳統的作戰原則,戰必求勝;美國政府
則認為這場戰爭隻是幌子,意在把美國誘入亞洲——這確實是斯大林的
戰略——因此願意接受軍事上的平局(可能還有長期的政治上的挫折),
這就是美國第一次參戰所落得的結果。美國無法調和政治和軍事目標,
這也許會使其他有意向美國挑戰的亞洲國家相信,美國國內難以接受沒
有明確軍事結果的戰爭——10 年後在越戰的旋渦中,這個難題再次尖銳
地出現。
也不能說中國完全如願以償,至少在通常的軍事意義上是這樣。毛
澤東沒能像中國的宣傳機器起初宣稱的那樣,把朝鮮全境從“美帝國主
義”的魔掌下解放出來。但是他決定參戰是為了更大、更抽象,甚至可
以說是浪漫的目的:使“新中國”經受戰火的考驗,徹底顛覆中國一貫
的軟弱和被動的形象;向西方(在一定程度上也向蘇聯)證明中國是一
支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為了保護國家它將不惜使用武力;確立中國在
亞洲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主導作用。毛澤東新思想的主要貢獻不僅在於它
的戰略思想,更在於藐視世界強權,敢於走自己的路的堅強。
從這個廣泛的意義上說,朝鮮戰爭對中國而言不隻是平局。它確立
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軍事強國和亞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還建
立了中國作為一個令人敬畏的對手的軍事威信,在以後的幾十年中,這
一威信始終不墜。對中國在朝鮮戰爭的記憶成了後來美國對越戰略的一
個重要製約。中國利用這場戰爭和同時進行的“抗美援朝”宣傳和鎮反
運動達成了毛澤東的兩個中心目標:消滅國民黨在大陸殘餘的反動勢
力、鞏固人民政權,增強人民的“革命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毛澤東激
起民眾對西方強權的憤慨,把戰爭描述成“打擊美帝囂張氣焰”的鬥爭;
戰場上的勝利使中國在經過幾十年的軟弱挨打之後獲得了精神上的重
生。盡管戰爭打完後中國已是筋疲力盡,但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
都換了嶄新的麵貌。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斯大林成了朝鮮戰爭最大的輸家。他準許金日
成開戰,並且催促毛澤東出兵。他看到美國對共產黨在中國取得勝利未
作反應而受到鼓舞,以為金日成在朝鮮也可以如法炮製。美國的插手使
得這個目標的實現化為泡影。他支持毛澤東出兵,料想這麽一來就會使
中美兩國結下深仇,因而增加中國對蘇聯的依賴。
斯大林的戰略預測是對的,但他對結果的估計卻大錯特錯。中國對
蘇聯的依賴是一把雙刃劍。蘇聯給中國提供的軍備最終加快了中國的自
立。斯大林促成的中美之間的不和並未導致中蘇關係的改善,也未降低
中國走鐵托道路的可能性。正相反,毛澤東認為他可以同時對兩個超級
大國都不買賬。美蘇之間的衝突至深至廣,所以毛澤東判斷他在冷戰中
盡可利用蘇聯的支持而無須作出回報,甚至可以在蘇聯沒有許諾支持的
時候就打出蘇聯支持的旗號作為威脅,他在後來的幾次危機中就是這樣
做的。朝鮮戰爭剛結束,中蘇關係就開始惡化,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
於斯大林瞞著中國慫恿金日成冒險,蠻橫地逼迫中國出兵幹預,尤其是
蘇聯在提供支援時不情不願,條件苛刻,所有的支援都是以借貸方式,
以後都是要還的。10 年內,蘇聯將成為中國的頭號對手。又過了不到
10 年,就將發生一場同盟關係的逆轉。
摘自《論中國》,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鮮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