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農曆中的“霜降”,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10°時即為霜降。在2025年,這個時間點落在公曆的10月23日。霜降這一天通常意味著天氣明顯轉冷,清晨地麵和植物上開始出現露水凝結成的白色霜花,因此得名“霜降”。
昨晚下了場小雨,今晨外麵的空氣格外清新。小區後麵的黃鬆林中,淺淺的薄霧在晨曦中慢慢升騰。一輪滿月早已墜落西天,隱藏在樹林的背後。此時走在沙地上,感到鬆軟但不泥濘。蜿蜒的林中小道,把我帶到了夢幻般的靜謐世界,隻有偶爾聽到小鳥在樹枝高處竊竊私語。此情此景,不禁有幾句詩詞湧入腦海:
風停雨歇天放晴,
霜打草枯葉成紅。
蟬息蜢隱南飛雁,
青女嬋娟隱樹中。
從黃鬆林中出來,途徑數個居民小區。這裏每家的房前屋後都有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身處在北美最大的黃鬆林區,從而每家都有黃鬆樹,四季長青。它們是這片土地的“原住民”,早在這裏建成居民區之前,它們的祖輩就在這裏繁衍生長千百年了。這些黃鬆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居民們又在周圍種上了雪鬆,楓樹,楊樹,還有許許多多灌木和花草。深秋季節可能是一年當中最漂亮的時間,楊樹葉變黃了,楓樹葉變紅了,灌木叢中的紅豆像是一串串的紅寶石,它們在黃鬆碧綠以及雪鬆白肥綠瘦的襯托之下,爭奇鬥豔,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斕的油彩畫卷。
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南宋詩人盧梅坡的《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非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把這首描寫雪梅爭春的詩歌套搬到這秋景中來,豈不正好?於是,東施效顰,湊成了如下四句:
楓楊鬥秋未肯降,
學人擱筆費評章。
楊須遜楓三分紅,
楓卻輸楊一段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