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灣國際半導體展在9月4日開幕,曆時三天。超過 1100 家廠商參展,設置了 3700 個展位,有八萬多人與會參觀。 在三天的展覽會期間,主辦方組織了二十多場國際論壇,邀請了 200 多位專家和業界大腕分享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可謂專家雲集,盛況空前。
台灣在半導體的晶圓代工以及封裝測試方麵是行業老大,位居世界第一。僅以台積電為例,它在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的產值從 2022 年的 55.4% 上升到 2023 年前三季度的 58.9%,又在 2023 年第四季度達到 61.2% 的新高峰。在 IC 封裝測試方麵,台灣的產值占全球產值的 52.6%。
台灣在半導體行業的成功與一個城市密切相關,這就是新竹。於是,趁著參加台灣半導體展覽會的機會,到新竹做了短暫的訪問。
新竹由閩南人於1718年建立,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城市,位於台灣海峽最狹窄的地方。換句話說,新竹是距離大陸福建省最近的地方。
早在日治時期的1895年,日本人就在新竹建立了天然氣研究所和玻璃廠。日本海軍在新竹建立軍用機場、軍事基地、軍用燃料工廠。二戰後,新竹成立了工研院,清華大學在新竹建立原子能所,交通大學也在這裏建立了電子研究所。從而新竹逐步成為台灣高科技的重鎮,這裏有工研院,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園,和科學工業園。台積電的總部就建在新竹科學園內,台積電的創新博物館則設在總部張忠謀大樓裏。這次來台參加SEMICON,新竹自然是必到之處。
台灣與美國西部時間有15小時的時差,又是初來乍到,所以早晨四點就醒來,再也無法入睡,於是到健身房鍛煉四十分鍾。早晨與陳先生共進早餐,他住在鳳凰城台積電附近的社區 。陳曾在美光及台積電在美的第一個設在華盛頓州的晶圓廠工作,張仲謀後來反對在美建廠,就是基於對著這家建廠的不順經曆。
我們一行30人在台北乘坐大巴行駛近兩小時,到達新竹。代表團首先訪問了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簡稱工研院),生物醫學園區,然後訪問了交通大學。工研院是個應用研究機構,相當於大陸的工程院。自從1973年成立以來,這裏的六千名研究人員已經獲得三萬多件專利,培育了多間上市公司,為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對生物醫學我是外行,但是對他們關於人類衰老研究的成果印象深刻。這裏的科研人員從人類基因、細胞、線粒體等多個層次研究人體衰老的機理,從而開發出各種藥物或產品來預測並減緩衰老的過程。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齡人口增加,這些研究的應用會日益廣泛,效益前景不斷擴大。
台灣的交通大學與大陸的四所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都源於1896年的南洋公學,在1921年正式定名為“交通大學”。這裏的“交通”二字源於《易經·泰卦·彖》中“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並非英文中的 transportation 或 communication。台灣新竹的交通大學是一所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在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方麵成績卓著。
朝辭台北天未明,
百裏新竹一日行。
新浦近聞新釀酒,
龍潭遙看龍纏鬆。
工業研院少靚女,
交通大學多精英。
生物醫學光子電,
晶圓助創不老經。*台灣的防衰老研究較先進。
科教切磋收獲滿,
長空雁叫催歸程。
天邊逶迤飄薄霧,
滿目蔥綠偎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