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76)
2021 (160)
2022 (109)
2023 (125)
2024 (138)
“戰狼”外交
中國在控製疫情,取得第一階段的抗疫成功之後,開始向他國大量提供/捐贈口罩等醫療物資。但與此同時,不斷宣傳所謂的“製度優越性”、“大國責任”,大肆報道受援國如何對其感激涕零。外交部發言人甚至延續了五毛“抄作業還不會嗎”的說法,抨擊他國“浪費了中國為他們爭取的抗疫時間”。駐法使館發言人還斥責法國某養老院在疫情中存在擅離職守,“導致老人餓死、病死”。
中國的外交官們拋棄了傳統的謹慎和保守的外交風格,對外界的指責予以直接的言語攻擊,而非用理據駁斥或解釋,甚至以謗止謗反擊未經證實的言論。要麽批評東道國處理疫情不利將責任推卸給中國,要麽揚言對東道國實施可能的經濟報複。很多西方學者和觀察家把這種主動展現對抗的做法稱之為“戰狼”外交。將戰狼式外交推向高潮的是外交部趙發言人,他幹脆把網傳陰謀論搬出來,指責是美國軍方把病毒帶到了武漢。
疫情僅僅三個多月,8名駐外大使(瑞典桂從友、美國崔天凱、法國盧沙野、哈薩克張霄、尼日利亞周平劍、格魯吉亞李岩、印度尼西亞肖千亦、澳大利亞成競業)被駐在國召見。
電影《戰狼2》海報
“戰狼”一詞來自2015年的中國電影《戰狼》以及2017年後續的《戰狼2》。據說當年國內很多央企和國企都組織民眾免費觀看。通過觀看影片,凝聚愛國心,鼓舞士氣,傳遞正能量。單位組織看免費電影在文革期間以及稍後的一段時間司空見慣,特別是利用上班的時間觀看“批判電影”和“內部電影 -- 國外盜版影片”。但在我出國之前(92年)這類“中國特色”好像已經被“改革”掉了,現在“死灰複燃”倒是讓我們這些常居海外的華人又有了“晃如隔世”的感覺。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國經濟騰飛,十年前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強國。戰略上的“韜光養晦”逐漸被摒棄,這些年強調的是“大國崛起”,“有所作為”,甚至“鬥爭精神”。部分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日益高漲,他們要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曲解和汙名化中國”進行反擊,渴望在國富兵強之後在世界上得到尊重和認同。毋庸置疑,這些奠定了“戰狼” 外交的基礎。
不論是被動反擊,還是主動操作,“戰狼” 外交已經產生不良影響。本來的一手好牌卻被一些人弄巧成拙,事與願違,先前的“親自領導”的中國的抗疫給世界各國樹立了光輝榜樣,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的大力宣傳反而招致了世界各國的普遍反感。要求對疫情起源和擴散進行獨立調查獲得了世衛所有國家的讚同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之下發生的,歐美日由此產生的去中國化的危險也不可小覷,中美兩大國間的信任進入建交以來的冰封時期。
“戰狼”外交的做法值得商榷,其本質是不自信,後果損人更害己。
二零二零年五月二十日
而且裝狼半天,嚇到那個國了嗎?連非洲兄弟都不買帳。 台灣人更以大比數選擇了反中的民退黨。
再狼下去,隻能如同二戰前的德,日。自我陶醉。不自量力。自取滅亡
樓下的,問題現在中國還不是狼,為什麽呈狼性?
……
你是說,中國就該做隻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