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戲說拜習會

(2023-11-16 07:56:20) 下一個

 

 

 

習近平訪美。感覺中國人,無論出來的還是沒出來的,台上台下的,領隊的跟班的,都仍是過海關,驗簽證,過安檢,出國了的樣子。說來,“大變局”也一百五十年了,朝野怎麽還是這個樣子呢?

 

出國,什麽時候變成去外地呢?

 

井底,倒也無所謂。跳出來仍是隻蛙,則細思極尬。

 

 

一是給坐“紅旗”車,二是不公布高官在美財產,才是中方取得的成果。其他就是個扯。是不是?

 

“台灣問題”是紅線,是關鍵。是鬼都不信的鬼話。

 

 

明明顯顯的,一邊坐的是大人,一邊是熊孩子刷存在感。

 

拜登不隻是大習近年十幾歲,還有北京大幹部會見地方小幹部的意思。

 

民選的“臨時工”和終身製霸台,是不是有幾分神似以色列和哈瑪斯?

 

 

“紅旗。國產的。”典型的知青話,那時候是這樣地說:“飛鴿牌,用搞來的票買的。”

 

猜:習主席一鑽進“紅旗”,說,“不也就把車開來了嗎?”王毅附和:“就是。”給帶自己的車隊訪美,就是中國外交拜習會的最大成果之一,也是習核心最在意的。

 

在知青眼裏,在加尼福利亞開紅旗禮賓車,就是中國崛起。當年插隊時的一個世故是,“別管那麽多,先把影響造出去。”

 

 

和宋美齡遊說美國國會比不了,但一幫知青,能做到這份上,很不錯了。

 

這幫人總有種“總算混出來了”的味道。知青接到上調通知時的興奮,仍有殘存:生怕別人小看自己,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是城裏人了。

 

回放李鴻章訪美訪日,他老了,沉得住氣;有老實樣,聽得多,看得多。而今這撥,蠻土豪,骨子裏其實也老實,可就是愛做啥事都經過,什麽人沒看過的樣。

 

猜:習主席一鑽進“紅旗”,說,“不也就把車開來了嗎?”王毅附和:“就是。”給帶自己的車隊,就是中國外交拜習會的最大成果之一,也是習核心最在意的。

 

 

“中國為什麽就擺脫不了這樣的循環?”其實更是,怎麽循環也沒想到,會讓接受“再教育”的來滾這鐵環?

 

 

拜習會,中方要說的話:你是老大,我認。我是老二,你也得認。這個好說了,其他的話,都好說。

 

冷戰思維,雙標,叢林規則….怎麽會懂得這知青考量?

 

 

拜習會誤區,拜登不會把李銳評價習主席“沒想到文化水平這麽低”考慮進去。習主席也不會太拿坐在自己對麵的大都是常春藤畢業的碩博當回事兒。“膽大的嚇死膽小的”,老插子有幾個不信這話?

 

 

中國睡著了夢醒了也沒想到,當年耽誤了人家的青春,得了個現世報:中國,看我整不死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