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感受《論語》
一
一個民族,被一本“雜感”整了兩千餘年,通常,打死也不信。可這個民族信到今天。而且,多是讀書人,讀過很多很多書的人。
“半部論語治天下”和“治大國如烹小鮮”,都是鬼話,說給鬼聽的。這兒人就是信。因此此地叫神州。神和鬼啥關係,你懂的。
二
一生不讀《聖經》,虧大發了。不讀《論語》,缺啥?
做不端正了,做不成功了,覺睡不好了,做菜多放鹽了…… 都怪孔子。有點同誌鬧別扭的意思。
同意說孔子是個經驗老人。既如此,你聽得顛顛的,怪誰?
蘇格拉底詰問孔子,兩句而終。蘇不會置評孔一句,因為他想的不上路子;孔子會說遇上了一個二愣子,“不知道他怎麽想的?”
三
千千萬萬別忘了,董仲舒讀寫的是漢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很可能是技術問題所致,譬如,“百家”零零碎碎的,就《論語》全乎。
把《史記》當紙質的書讀,大概有點像當下對待@。應當當作當下收到手寫的信。
也應當注意,《論語》是學生編的老師語錄。《毛主席語錄》讀了快十年。後來一看到賣肉的把肉分成各部位賣,就會聯想到它們。好像可以說,編語錄是讀書人的生意經。現在發展為“金句”。
四
常讀《聖經》,文筆了得!對歐美乃至世界文學產生影響,它有這質量!
《論語》的文筆,不輸《左傳》。可到了漢末,尤其是佛教進來了,胡人進來了,它就那樣了。總之,“通《左傳》”“通《論語》”的,確實常為人群中不一般二般者;不通的,魏晉的書讀得不錯的,也不差。總之,中國的文章寫得很中國味的,還真的要讀點上述。當然,就是個“好這一口”的癖。
五
讀到歐美文章後,會覺得《論語》很土特產。
六
文科生,書一讀到某個程度,都會有“我來讀讀《論語》看看”。所謂“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十有九是犯二,或叫吃飽了撐的。有時會覺得這是中國文化中的霸淩現象。孔子無辜,“幹嘛踹我?”
六
山寨黃永玉“他快活,寫文章寫得玩”,中國書,清以前的,讀得玩;後來的,大部分的,也這樣讀,不礙事兒。
七
陳丹青說孔子,和他說魯迅,說畫,說說,說出了個人的見解。細了看,不見得就是獨立見解,但確實獨一份的個人感覺。其實,之於諸子百家,之乎者也,這也就夠了。
“你根本就不懂中國國情”“你根本就不懂孔子”“你根本就不懂魯迅”….. 這些個話,根本就不要去聽第二句。
八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省掉第一個“賢哉,回也”,不愧是好筆記;兩個全不
要,是好雞湯;隻剩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是好文學。
《論語》裏說事的,真少。旦有,都好聽,好看。許多許多的理,很叨。
九
1840年之前,尊孔,裝都裝不起來。之後,裝都裝不像。至於拿著手機拜孔子,李雪琴都不敢拿它當脫口秀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