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沙夫,回複你

(2022-07-28 03:29:04) 下一個

沙夫,回複你

 

記得你寫的說《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那篇。讀而寫,究且論,你就是。感到讀和寫之間的公平。不讚寫得好,好感這實誠。

 

“不讀,或少讀中國書,多讀外國書”,這話,聽得當真。命運是,除了中文的讀得還行,其餘的或停留在舌尖,或怎麽也不進腦子。

 

這命運使,一,心的最旮旯處,不拿任何的中文文章吃勁,和對自己所讀寫的輕蔑;二,沒得玩,寫得玩的躺平般的賴和歹。

 

德文和英文中自己能意味(十有九是瞎意味也難說)到的,把上述兩點坐實。用它們寫出的文學,理論,較之中文寫出的,非惟檔次相隔,實在是蒹葭與王樹並列。惠特曼的詩境,比望洋興歎還“孤帆遠影”;歌德的美感,隻有賞的份,哪敢欣,怕露怯瞎高興。

 

用中文也可以寫出好文章來。大概是吧!但我更覺得取“寫得玩”(語自黃永玉)更靠譜。漫目中文文章古今,方塊字密點的如《論語集釋》《康熙字典》,一翻,有得密集恐怖症的感受。關上,止暈。好玩點的諸如《世說新語》《曆代筆記》,五四前後的半文不白,也就是個不讀它們讀什麽的對付打哈欠的方子。

 

胡平的《論言論自由》,和馬恩當年說叼的,水平懸殊得很;陳丹青李承鵬說的常識常情常理,較之《常識》,有根本就沒法比的性價認別。倒也不見得他們想不過,大約也是因為就會個中國話(而且是延安白話語境下形成的),說也說不深,想也想不下去。(你的說《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那篇文章,較之《羅馬帝國衰亡史》,也是這樣的。覺得。)

 

會中文,是命。就會個中文,是命運。中文是長城,自己靠住就是個幹哭於長城下的命了。

 

故而,不大管顧什麽中文文章寫得好壞的。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來個李承鵬,也是玩中文的,同樂。但對兒子厲聲,說你的英德文去,中文說到哪是哪,沒啥好玩的。

 

不讀或少讀中國書的書單裏,也包括魯迅的。坐在後院,想到這話。李承鵬說得尚未及魯迅的好聽好玩。但又有什麽打緊的?

 

文學城和當年魯迅在日本辦《新生》一樣,其實就是好這一口,“榨菜醬油味好吃,西餐算個啥”的“真髒真亂真舒服”。其它的,多是個扯。

 

每和完全不知文學城和清零的香蕉人遇談,有不似讀外語原文勝似讀外語原著的簇簇新的感受。倘若說尚有活頭,這倒是一點。就這一點,還得碰。又頗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之懶,所得能有幾何呢?

 

自輕自蔑之中,倒是很容易笑對諸如“民族虛無主義”“妄自菲薄”的氣話,因為自己不止虛無於它們,也不在乎妄和不妄,隻知道菲薄的態度是真的。就好比常寫毛筆字。我會信,筆下這東東算個什麽東東?NO!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的換句話說是:各人有各人的死法。死活就是個中文的命,自輕自蔑,咋的?

 

活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