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聽司馬遷侃政治,太過癮啦。 讀《史記 秦楚之際月表》

(2021-02-03 16:24:58) 下一個
 

 

聽司馬遷侃政治,不要太過癮!

 

——-讀《史記   秦楚之際月表》

 

 

  “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議:秦亡至漢興,司馬遷說得行雲流水,而且不失圈點。發於陳涉——- 自項氏——- 成於漢家。直呼其名,且不以大名“勝”,隻以字“涉”,當有講究。怕煩,存疑不去穀歌。“自項氏”,何其精準!“自”而已,且項“氏”。太史公之筆力,夯!

 

“五年之內,號令三嬗”。這文筆,真所謂浩浩然!曆史的閥,司馬遷執掌似的。戰國以至漢興的奔騰曆史洪流,司馬遷一人造個三峽大壩,一下止住。

 

後來學舌成“六王畢,四海一”。“楚人炬,可憐焦土”也是,但尺幅見小。

 

所謂筆如椽者,堪以史記。不是司馬遷,哪有這雄偉之侃!

 

司馬遷之述,真要讓人讀到產生愛情。看:

 

 “昔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十年,德洽百姓,攝行政事,考之於天,然後在位。湯、武之王,乃由契、後稷脩仁行義十餘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猶以為未可,其後乃放弑。秦起襄公,章於文、繆,獻、孝之後,稍以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能並冠帶之倫。以德若彼,用力如此,蓋一統若斯之難也。”

 

議:都是經緯天地的事,都是算也算不清的賬,都是好幾部“演義”加幾部“唐朝宋朝明朝那點事兒”說得氣喘籲籲的曆程,司馬遷侃得雲淡風輕。“在位”,了結了三皇五帝;“放弑”,搞定諸侯瞎吵;“冠帶之倫”,掩不住的詩意文采一綻!

 

據說鍾阿城神侃。比比這,哪有釆!

 

剛加入的南大海外校友群,見到毛主席,侃勁立聚。砸出來的卻多是一地雞毛。

 

高華苦著,自言拚了性命地寫,好厚的一本。比比這,絮叨如婦。

 

曆史的公賬,不成如數的家珍,且滲進個人難言的腥味濃濃,難得不“流水”。加再多的料,用處不大。

 

含怨之作,多了去!《後漢書 裏的董祀傳》,班固寫《漢書》,進深就那樣。別離之苦,過得去;功名不平,時間磨得掉。沒什麽大不了的。

 

所以,漢書讀如紅頭文件,後漢書好些,可縮頭縮腦地點到為止。

 

而司馬遷,隻要手一閑,發個呆,胯下之辱,不讓不管地撕扯。而且這辱是自找的,自己又不敢自我了斷的。斯人筆下,記哪樁事件,感受有罕見之敏,思考往往血氣蒸蒸,更何況所記為秦漢之際。

 

秦一統的緣由,公說婆說,毛澤東說,範文瀾說,梁漱溟說,“群”論“圈”議。都有幾分理。而司馬遷所說“以德若彼,用力如此,蓋一統若斯之難也。”除見識外,多出個人的體驗。

 

領會曆史嬗變演進之難的引線,當伸出領會者個人之於人世的遭遇和感受的。《漢書》煌煌,案牘而已;《資治通鑒》,公事公辦。司馬遷則持曆史之艱難若肩扛身負,以一己之私的恥辱經曆滲進對古今演變的見解。讀來,如聞如晤。

 

三國神侃,評話水滸,的哥妄議中央,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老人說周恩來的故事,說延安機場接機那會兒的毛譯東.... 有如眼下天天看幾集連讀劇,以殺時間,等盹至。

 

朋友促膝,親人一桌,臧否無遮擋,相互校正看人看事的準星,能使不時產生所謂“足矣”之歎。

 

對著老伴,話不多,都說了的熟稔和依賴,挺“這樣活完,蠻好。”

 

而捧《史記》,讀諸如這樣的篇章,真的會想到,戀人何必性別,親愛之情哪分古今逝存。“汴水流,泗水流”至“吳山點點愁”,每於領會到司馬遷文中情懷時,油然而生。西漢早年之苦難,憐惜於北美小鎮,天涯咫尺,“知道了,保重”低聲,與君同沉沉。

 

接下來,

 

“秦既稱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諸侯也,於是無尺土之封,墮壞名城,銷鋒鏑,鉏豪桀,維萬世之安。然王跡之興,起於閭巷,合從討伐,軼於三代,鄉秦之禁,適足以資賢者為驅除難耳。故憤發其所為天下雄,安在無土不王。此乃傳之所謂大聖乎?豈非天哉,豈非天哉!非大聖孰能當此受命而帝者乎?”

 

雄辭偉論,砥礪鏗鏘。深具苦痛之人,方見得到人之弱在哪兒,智之缺在哪兒,最想要什麽,最怕丟什麽。說的是江山社稷爭奪,其實更是對人世間得失計較之洞悉。

 

嬴政,多能的一個人!陳勝,有驚天動地的勇敢;秦律森森,足以寒徹世紀,怎麽樣?正好比當下人寰,COVID 橫掃,管你歐美亞非情何以堪!命運之前的悲劇感,司馬遷沉楚一述,於漢興的隆重,不著慶典的喜色,卻重彩灰黯,沉沉壓抑!

 

《左傳》,看到用字考究,筆法著意。但水平太高,太專家。供著讀。像《古文觀止》編者那樣。

 

諸子百家,太教訓人,總讓人有當孫子的感覺。孔子老子孟子韓非子墨子,都唬著臉。書讀得隻有聽的份兒,不舒服。

 

秦漢以後的文章,像戳破的氣球,或蔫或疲,空有色彩。縱有柳宗元王安石蒲鬆齡的不甘,癟了就是癟了,氣勢不在了。

 

讀司馬遷的文章,好中看,讀出聲,錄下來,回放,真的好聽!

 

《史記》,很聊天,很對話。說商鞅,陳涉,嬴政,李斯,不娓娓,岸然一侃。像看到太史公麵前,寬衫廣袖揚抑,聲亦情,情於聲,曆曆可見。

 

喜歡《史記》記記,就忘了蘭台令的身份。如:

 

《表》:

 

如檄文,詞揮斥,章招揚。社稷口懸,九派齊蕩。什麽《紅牆女皇》《宮廷秘史》《吳法憲回憶錄》《周恩來最後歲月》,算個啥!

 

《世家》:

 

屈原的怨,讚辭是官腔,歎息是私藏。輕撫忠腸,“牢騷可以有,別太過了”之喻,親親切切地說。

 

孔子忙,不少挺瞎。東奔西跑,常常也不知道圖個啥。千古上下,就司馬遷把孔子放平了說,當個教書匠說,當個世故老人說。說孔子的多少!沒見一個說得像司馬遷這樣,不師尊,給出個孔子原生態。

 

...........

 

艱深如此,真情如此,讀而戀,至喜愛!

 

 

 

 

 

 

 

 

 

 

 

Attachment.pn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劉大仁 回複 悄悄話 不錯,有同感。

但回憶錄中吳法憲寫得很不錯,一位武將能寫得這樣具體而生動,議論也合理而深刻,挺了不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