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幾句柳字

(2020-01-23 02:42:17) 下一個

柳字,強。該曲處,縱然彎,亦如弓,鬆一點就歸直。如“乚”“乀”如“丿”;該娓婉的,竟鐵鐵的,如“辶”“ 氵”;豎有戍邊士卒的凜凜,橫則削鐵如泥的痛快!

 

不見墨跡,無大憾;碑刻合適柳字的格。

 

柳字的美我觀:

 

晉書的平易近“俗”,大約和漢隸從來的官派頭,不入群有關。歐陽詢虞世南和柳公權走不出晉書的格局,但有意不在平易近俗上滑下去,其筆下均有不隨不和之氣象,柳字尤。

 

楷書不俗,難甚。晉書融個人的不管不顧於墨,使其筆下自有飄逸,但終究難入“陽春白雪”。

 

蠻像醬油,怎麽鮮,滿舌的大眾味。

 

此所以自晉書以降,怎樣的努力也擋不住楷體一代代地下滑。

 

“九成宮”“神策軍碑”,都寫得杠著肩,耿著頭,很自恃的樣。歐字稍見平和些,尚有潤諧,飽滿至豐腴的筆劃露貼近平俗之“隨”,柳字,沒這意思。

 

李世民,很裝的人格。用王羲之真跡殉葬,取士看字的好壞,都裝很了。他也寫字,俗俗的。

 

有說唐初三傑,後來的柳顏,都體現了大唐的什麽什麽。

 

不睬。它是“主義”。

 

審美,更屬個人心性。時代是個托,你有貨,它隻添個彩。你沒貨,托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uliwa 回複 悄悄話 忘了,祝您新春愉快!
wuliwa 回複 悄悄話 2017年開始學寫字的時候從玄秘塔入手半年。柳體要是不是碑,可能不會讓初學的受那麽多罪。那些方頭其實都是筆鋒下去自然形成的。可惜碑上看不到痕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