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魯迅父親死於中醫嗎(1)- 自作孽,不可活

(2019-07-01 08:12:03) 下一個

本篇有現成資料,故轉載之。

=================================================================

核心提示:周福清入獄後,周伯宜被革去秀才身份。經過這次打擊,周伯宜更是破罐子破摔,越發墮落起來。他不僅終日酗酒,吸食鴉片,還經常打罵妻子,亂發脾氣。後來,他臥病在床久治不愈,1896年去世,享年37歲。從此以後,魯迅一家從小康墜入困頓。

魯迅的父母 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智效民,原題為:《魯迅的父親曾屢試不第後墮落到吸食鴉片》

1893年,正值三年一度的鄉試。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因屢試不第,也來應考。魯迅的祖父周福清怕兒子再次落榜,便想使用非常手段。

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進士。此公性格倔強,待人刻薄,因此“科場得意、官場失意”就成了他的宿命。考取進士以後,他曾出任江西金溪知縣,但因“辦事顢頇”被兩江總督沈葆禎彈劾,隻好返回京城去坐冷板凳。1893年他因母親去世回鄉服喪,正好遇上兒子趕考。他打聽到這年浙江鄉試主考官殷如璋與自己是同科進士,便在殷如璋抵達蘇州時,派家人陶阿順登上官船,遞上一封密信和一萬兩銀票。

周福清為讓這筆“買賣”不虧本,還在信中羅列了另外幾個考生的名字,要求殷一並照顧。為此,他向這幾位考生家長索取了不少好處。

始料不及的是,當陶阿順登船投書時,殷如璋與副主考周某正聊天。他明白來者用意,便收下信件示意陶及時退下。誰知陶阿順大聲嚷嚷起來,責問殷為什麽隻知收錢不開收條。在這種情況下,殷如璋隻好翻臉,連人帶信一並拿下,押送蘇州府查辦。

事情敗露之後,周福清逃往上海,後因走投無路,又自首投案。有清一代,科場舞弊本是殺頭之罪,但念及他是多年老臣,再加上有人說項,最終被判八年監禁。

周福清入獄後,周伯宜被革去秀才身份。經過這次打擊,周伯宜更是破罐子破摔,越發墮落起來。他不僅終日酗酒,吸食鴉片,還經常打罵妻子,亂發脾氣。後來,他臥病在床久治不愈,1896年去世,享年37歲。從此以後,魯迅一家墜入困頓。

需要說明的是,周家的故事有幾個版本,均大同小異,這是其中一個。縱觀周福清的一生,大概有兩件事值得肯定。其一是他雖然熱衷於功名,但教育理念在當時不無可取之處。他主張兒童啟蒙不一定非要從《三字經》和《百家姓》開始,應該先讀《鑒略》。《鑒略》是明人李廷機根據中國曆史編撰的啟蒙讀物。周福清認為讀這書既可以識字,又可以了解中國曆史,因此魯迅和周作人都是用《鑒略》開蒙的。另外,他還認為小孩子識字以後,應該讀《西遊記》之類的小說,而不是讀比較難懂的《詩經》。其二是他從青年時代就養成記日記的習慣,而且一直記到去世的前一天。這部日記反映了當時的官場風雲和社會百態,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可惜1919年魯迅回去搬家時,因為東西太多,不方便帶走,便用兩天時間把它燒掉。魯迅說:“我這次回來翻了翻,好像沒有多大意思,寫了買姨太太呀,姨太太之間吵架呀,有什麽意思呢!”魯迅此舉,實在是重大的失誤。

有意思的是,魯迅也有記日記的習慣,還與周福清使用的紙張一模一樣。而且,魯迅的日記好像也記到臨死的前一天,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天意?

原文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