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嗯,挺愛幹的活兒。
正文

胡離場起因新視頻無解 揭開真相之最佳猜想

(2022-10-28 09:43:29) 下一個

secuencia-dos2.jpg

格致夫:胡離場起因新視頻無解 揭開真相之最佳猜想

 

焦點之一:胡被離場這個插曲究竟是不是突發事件?

正所謂眾口鑠金。甚至包括BBC在內的很多國際大媒體都一致認為,發生在中共20大閉幕大會上這個奪盡眼球的插曲並非突發,而是事先策劃好的陰謀!不早不晚,恰恰在中外媒體進場之後,插曲按照事先寫好的腳本開始上演。即使戲碼看上去很像是突發事件,也休想掩蓋!

大有意義的是,外媒最近又曝光一段習被離場前的新視頻。該視頻將整個事件的最初發生過程足夠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麵前。

secuencia-uno1.jpg

該視頻是這樣開始的:坐在習近平左手邊的胡錦濤,從人手一冊的紅色文件夾中取出一份白色文件試圖打開。坐在他左側的栗戰書見狀,趕忙阻止。栗有些不禮貌地從胡手中拿開文件,並俯在胡身邊耳語起來,應該是在向不明就裏的這位高齡前總書記解釋不能打開文件的原因。

360截圖20221025161735514.jpg

這時,坐在栗戰書左邊的王滬寧亦探過身子加入,擺動雙手阻止已經有幾分不悅,仍不願放棄打開文件的胡。

360截圖20221025162217077.jpg

坐在胡右側的習見狀,招來了在開幕式上曾攙扶胡入場的那位年輕工作人員(胡身邊工作人員?),習連指令帶手勢地向其說了好多句,後者頻頻點頭,大意應該是令其攙扶胡離場去後台。

secuencia-cuatro4.jpg

過程中,栗戰書應該並未領會習的指令,其全部注意力都在胡這邊。而栗的舉動似乎僅限於阻止胡打開文件,無意令其離開主席台。這裏的細節是,在栗將胡的文件夾拿到手後,隻是放在自己跟前並用雙手壓住了事,並無進一步行動的意思。

secuencia-tres3.jpg

而與此同時,習又向年長一些的第二位工作人員(中央辦公廳官員?)發出了指令。此刻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旁邊的王滬寧再次介入——顯然他是讀懂了習的意圖!身為大會秘書長的王向那位工作人員揚了揚手,示意他盡快將胡請出主席台!

360截圖20221022110356632.jpg

至此,栗戰書才反應過來,於是把手中的文件夾交由那位工作人員帶走,並試圖攙扶胡起身離場。而這個動作又被王滬寧製止。然後就是最初流出的外媒視頻中的情節……

360截圖20221022124511355.jpg

這段新視頻最有價值的信息是,這個在全世界傳得沸沸揚揚的插曲無疑就是一個突發事件。整個插曲完全因胡錦濤試圖打開文件時,栗戰書魯莽出手阻止而引發,盡管其緊接著的耳語足夠善意。作為前總書記的胡對栗戰書的舉動有抵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假如身為晚輩的栗一開始就足夠尊重和禮貌,胡的反應應該會不同。

這些細節也足以證明:所謂該插曲是事先策劃等陰謀論說法就更站不住腳了。

當然,所謂胡因身體原因而離場的解釋,也隻能在新視頻出現前尚具可信性,現在則同樣不成立了。

重點是,也唯有該插曲屬突發事件,才能合理解釋:為何對中共形象與聲譽損害極大的這一幕能夠在國內外媒體眾目睽睽之下無可挽回地上演。這也是陰謀論支持者們最無法自圓其說的一點。

 

焦點之二,胡錦濤欲翻開的那份文件究竟是什麽?

方舟子認為,那份白色文件是中央委員候選人和中央紀檢委候選人名單。從方舟子提供的截圖看,這個說法應該無誤。放大的圖片甚至可以看出大標題中“中國共產黨第二十……”、“選舉中央委員會委員……”、“和中央紀律檢察委員……”等部分字樣。甚至下麵非常模糊的正文排版也很像是名單排列!

方舟子,胡本想翻閱可能是中共中央委員候選名單2.jpg

但懸而未決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仍然不能構成栗阻止胡看該名單的可信理由。

有人試圖解釋:胡錦濤被蒙在鼓裏,尚不清楚候選人名單,所以才想打開看個究竟!外媒也有猜測:那份文件中“顯然有栗戰書和習近平不想讓胡錦濤看到的東西(紅色封麵內),至少他們當時不想讓他看到。”

這類說法都難免涉嫌缺乏常識。別忘了,胡錦濤是20大主席團常委會成員之一,兩委候選人名單不經他過目就下發全體代表投票?或其它相關文件不讓他事先知道?這都是不可想象的!

假如習班底出於任何目的真想這樣做,找個理由不讓胡出現在閉幕式上,豈不更簡單?

而另一個重要事實是,插曲發生之時,兩委選舉投票已經完成。退一萬步,即使如某些人的猜測,這份名單是習班底耍陰謀,下發代表前才臨時更換的。此前一直在主席台就坐的胡,在代表們投票過程中,仍有足夠的時間查看這份名單,有什麽理由非要等到投完票才第一次想起查看呢?

 

焦點之三,栗戰書阻止胡錦濤翻開那份白色文件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麽?

不幸的是,這個尚未破解的終極問題,從目前公開出來的所有視頻中均找不到答案,隻能訴諸排除預設立場的理性分析與嚴謹的邏輯推理。

從習近平、王滬寧的全部舉動看,他們顯然明白且讚同栗戰書阻止胡翻看那份文件。隻是在如何應對胡上,栗戰書最初並沒有令其離場的念頭。換句話說,習、王等高層都清楚栗戰書的動機。很大的可能是,這個動機或真正的原因,遠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般複雜。

格某眼下能夠想到的唯一合乎邏輯的猜想是,這位人大委員長鑒於自己的經驗,才去阻止胡,並提醒他:中外記者已經進場,如果現在打開兩委候選人名單,記者的長焦鏡頭完全可以清晰捕捉到這些絕密內容!

還有一個可能的背景是,如有人所提到的:兩委投票結束後,記者進場前,胡曾就兩委名單問題與習進行過交流。但記者進場後,習就無意繼續了,便轉身麵向前方。胡見習如此,便想自己再打開名單看看。這一切都看在栗戰書眼裏,於是發生開始那一幕。

而最關鍵的劇情是,也正是在這一刻,為避免再生事端,習臨時起意,交待工作人員將胡請出會場——這才鑄成無法彌補的大錯。

時到如今,在新老視頻先後曝出插曲細節,外媒及海外華語圈作為特大新聞競相報道、熱議之後,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是,中共的形象,特別是習本人的聲譽,因該插曲而大大受損。說句絕對的話,習班底在任何意義上,都不願看到這一幕的發生!

這就從事實與邏輯兩方麵徹底否定了所謂習班底事先策劃之陰謀論等不堪說法。

 

眼下,至少有三點足以定案:

1)該插曲確係一個突發事件。

2)根本不存在任何事先策劃的陰謀。

刻意讓一直為習站台的老實人胡錦濤及團派難堪,包括所謂“敲山震虎”、“殺雞儆猴”之類的說法,尤其不符合起碼的邏輯。在全球聚焦的20大閉幕式上公開展覽中共內部及與元老們的分裂,其代價過於高昂!習班底再傻,也不至於出此下下策。

3)無論這個插曲的真相如何,一如筆者5年前19大評論中所提到的,在習空前鞏固權力之後,所謂的中共元老派已經成為一個偽命題,不可能對習形成值得提起的影響。而胡這次被離場,恰恰成為元老派消失的一個象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格致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cool88' 的評論 :
每位代表紅色文件夾中有多份文件,包括三個報告決議和習的講話等,擺在桌麵或打開的文件隻要不是兩委候選人名單,都不存在泄密問題。而胡試圖打開的恰恰是候選人名單!
becool88 回複 悄悄話 有一點難以解釋,就是胡的後排多人的文件夾都已經處於翻開狀態,為什麽胡就不能翻開?另外,習自己麵前的文件夾也是翻開的,他不怕記者拍到上麵的文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