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嗯,挺愛幹的活兒。
正文

最權威官媒誤用“攜夫人” 曆史數據揭秘真相

(2020-08-08 14:56:45) 下一個

最權威官媒誤用“攜夫人” 曆史數據揭秘真相

文:格致夫

 

前文《從北大校長念白字到官媒誤用“攜夫人”》引發網友一些爭論。文中有一個表述:“在網絡時代之前,‘偕夫人’幾乎是新聞中的一個標準表達,不曾有‘攜夫人’之說。進入網絡時代後,混亂使用現象才日漸嚴重起來。尤其是近年來,後者大有取代前者之勢。

有網友亦對此提出異議,認為應該是先有‘攜夫人’,後來才逐漸出現‘偕夫人’用法!其依據是沈陽師範大學梁玉靜女士在某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正規論文《“偕夫人”與“攜夫人”的對比分析》。筆者查閱發現,確實,該文自始至終都存在該網友所述的錯誤說法:“攜夫人”是以前的用法,現代社會人們平等意識越來越強,媒體逐漸改用“偕夫人”。

果真如此嗎?很遺憾,梁玉靜女士的論文弄錯了基本事實,應屬一篇不合格的論文!文中所謂先有“攜夫人”後有“偕夫人”的說法,與事實正好相反!

筆者搜索人民日報數據庫(1946年~2018年)發現:該報發表的文章中,“偕夫人”出現385次,且至少從該報麵世的1946年,就在使用這個表達。而“攜夫人”僅出現85次。最關鍵的事實是,其首條記錄出現在1987年7月19日。這表明,至少《人民日報》此前並無“攜夫人”用法。

為慎重起見,筆者同時搜索了新華社數據庫,結果是:“偕夫人”出現1384次,其收錄文獻中首次出現該表達是在1912年。這意味著該用法的真正出現時間應該還要早!因新華社的數據庫應該沒有收錄民國之前的文獻。而“攜夫人”在該數據庫中出現高達1720次,但其首條出現時間卻是1984年5月16日。這就再次證明,大約到1980年代中期之前,“偕夫人”一直都是標準表達法。此後,才開始出現“攜夫人”這個用法。

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兩個數據庫的檢索結果完全否定了梁女士論文中的錯誤說法。“偕夫人”這個表達,最遲在民國初年就已經見諸報端,而“攜夫人”這個用法遲至1980年代中期才出現在中國兩家最權威媒體中。筆者前文中的說法才是符合事實的正確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首次使用“攜夫人”比新華社晚了3年。當然,不見得新華社就是始作俑者。筆者認為,更大的可能是,此前在非權威媒體或文藝作品中,有文字功底不過關的作者一時將“偕”寫成了別字“攜”,偶然杜撰了這個表達,而審稿者又沒能發現這個錯誤。之後,有其他作者不求甚解地照搬,以致於以訛傳訛,讓這個不規範表達逐漸流行起來!

而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後,“攜夫人”更呈泛濫之勢。用百度搜索的結果是:偕夫人38500條;攜夫人40400條。兩個表達法使用頻度似乎不相上下。

而用穀歌搜索的結果則有明顯不同:偕夫人241000條;攜夫人517000條。後者呈壓倒之勢。這一趨勢已經反映在新華社的數據庫中,唯一的例外是人民日報。該報使用“攜夫人”的次數還不到“偕夫人”的四分之一。反映出這家中國最權威媒體在語言文字上嚴謹的一麵。但就這一點而言,新華社同樣作為中國最權威新聞機構,其表現倒有些令人意外。

此外,從數據總量看,穀歌的收錄達到百度的6至12倍!這意味著中國最好的搜索工具與穀歌相比,還是差了大約一個數量級。

一般而言,“偕夫人”或“攜妻”都感覺不差,兩個雅詞或兩個俗語總能協調統一,或賞心,或悅目,分別用於官方莊重場合和民間日常氛圍。而在十分講究的莊重場合,把“攜妻”換成“攜夫人”,而非“偕夫人”,粗看似乎也沒啥問題,但曆經幾千年演進的漢語言文字可謂博大精深,仔細推敲其細微意蘊,感受就會大不同。

嚴格說來,“攜夫人”除了生生令一雅詞與一俗語“同流合汙”之外,還純屬多餘地強調動作,更帶有主從不平等意味。在社會文明進步到女士優先的今天,棄“偕夫人”這個優雅表達不用,硬拚湊出一個“攜夫人”,就類似於“偕老婆”、“偕妻子”這類怪異組合,猶如一個人上半身是西裝加領帶,下半身卻是大褲衩子加趿拉板!這簡直就是語言文字的倒退!

最後,順便說說筆者為啥會注意到這個問題。我讀中學的年代,文革剛結束不久,除了課本,課外讀物太少!在沒有什麽書刊可讀的時候,酷愛閱讀的我甚至會經常翻閱舊報紙。於是,家裏就專門為我訂了一份《光明日報》——已經是那個時代政治味最不濃厚的一份報紙,偏重於科技、教育等,也有文學副刊。於是,每天回家翻看這份報紙,就成了我的業餘“必修課”。

應該就是在那個階段,不時從國家對外交往新聞中看到“偕夫人”這個表達。最初肯定不認識“偕”字,查字典才弄明白。雖然至80年代中後期才開始出現“攜夫人”,但進入高中階段必須全力準備高考,也就沒有閑暇時間讀報紙。應該是到了90年代後期,我才注意到這個誤用。黨直至10餘年前開始寫博客,我也並未想到專門為此寫篇文字,質疑、討論這個誤用。總認為語言文字領域的專業人士自然會指出這類問題,新聞界也應該會自行糾正這類不規範用法。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麽多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不但沒有得到糾正,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勢!之前發生北大校長念白字事件,碰巧,又看到南北韓首腦峰會新聞中再次出現“攜夫人”這個似是而非的表達,再聯想到目前網絡語言中顛覆規範的種種亂象,於是有了前文和本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