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根敏感神經
文:格致夫
4月15下午,正在忙著手頭的事,收到幾個字的短信:“巴黎聖母院著火了!痛心。”
稍空閑,匆忙打開了美國CBS的火災現場直播,熊熊烈焰正在吞噬高高聳立的哥特式尖塔……
呆呆地看著,卻說不出一個字。思緒不由陷入幻想:如果有無數巨大流量的高壓水槍傾瀉到那肆虐的烈焰上,情況應該完全不一樣……
據報道,巴黎動員了四百名消防隊員和6部雲梯車在現場滅火,盡管不同角度直播畫麵中,能夠看到的不過一、兩支雲梯上的高壓水槍!麵對熊熊烈焰,那簡直就是毛毛雨!
無意指責巴黎消防部門的組織動員能力。盡管人類可以造訪遙遠的太空,可以滅絕無數生物,甚至現有儲備的核武足以消滅整個人類自己好幾回,但在麵對重大災難的時候,人的能力其實是十分脆弱的!
全世界應該都看到了巴黎民眾麵對大火的表現,這種大災難麵前自然表露出來的東西,倒是因其百分之百的真實而值得重視。
不分性別、年齡和衣著的巴黎人,在塞納河兩岸,從不同的角度默默注視著聖母院的大火,神情凝重,滿臉寫著的都是心痛,似乎又都在期待奇跡的出現——他們的聖母院能夠安然無恙!
尤其是那些長跪祈禱的虔誠麵孔,令人震撼。或許他們自己也很清楚,這樣做完全不會有任何作用,但也要以此表達自己心中那份強烈的憂心如焚。
在這個現實、浮躁、物欲橫流的社會,真情彌足珍貴。巴黎人流露出的這種真情,無論是否必要,甚至從功利的角度,如此敏感的神經(或許有人認為是脆弱)未必恰當,但你不能否認他們展現的是一種文明的行為和夠格的個人素養。
我在想,這種行為應該與脆弱的神經毫無關係,或許,折射的恰恰是文明人都該有的一種“敏感神經”吧!
有太多理由令人相信,這場大火炙烤著巴黎人的心!畢竟,這座曆經180年才完工的聖母院大教堂,除了其自身曆盡坎坷,還見證、承載著巴黎這座從來不曾平凡城市800餘年的曆史,是巴黎人的精神依托和驕傲……
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趕赴火災現場時的講話:“巴黎聖母院是我們的曆史,是我們的思想凝聚,見證過無數偉大時刻,是我們文化生命的中心。它像記載著我們的故事的書籍、畫作,是所有法國人的大教堂,無論我們是否來過這裏。明天我們將呼籲全國人民一起,招募最偉大的人才,重建巴黎聖母院。”
也正如當地居民克莉絲汀·莫羅所表達的:“我不敢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聖母院是巴黎心髒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心髒的一部分。”
當然,作為巴黎和法國之外的人,其感受不會、或無需如法國人這般強烈。但作為大災難的局外人,或許更能映射出其文明修養程度!
那就看看歐洲、美國等地所謂的大人物是怎樣表達的吧。
一向嚴謹、務實的德國人似乎不會誇張,但德國總理默克爾卻告訴世人:“巴黎聖母院著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國和歐洲文化的象征。”
正在跟歐洲鬧分家的英國人——法國人曆史上的宿敵,同樣不含糊:倫敦市長第一時間站出來表示,今天倫敦與巴黎一起分擔!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推特上發文說,她的想法是與法國人民以及正在巴黎聖母院大火中作戰的緊急服務人員連接在一起。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在為巴黎祈禱。
川普則在推特上寫道:巴黎聖母院大火是如此可怕。也許飛機水罐可以用。必須迅速采取行動!上帝保佑法國人民!
第一夫人梅拉尼婭也發推文表示:看到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為巴黎人感到心痛,為所有人的安全祈禱。
美國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前國務卿及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也都傳達了與巴黎人一起分擔的信息。希拉裏在推文中說:“我的心去了巴黎。巴黎聖母院是我們作為人類為更高目標團結起來的能力的象征 - 如此令人驚歎的崇拜空間,這是任何人都無法獨立建造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法國總統馬克宏發出慰問電:巴黎聖母院是法蘭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類文明的傑出瑰寶。中國人民與法國人民一樣對這場火災深感痛惻。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推文表示:看到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發生火災的照片深感震驚。他的心此刻與法國政府和人民在一起。
當地時間4月16日,法國多家主流報紙在頭版聚焦了這場文化遺產的災難,法國《費加羅報》的頭版標題是《災難》,《十字架報》的標題是《心已成灰》,《解放報》的頭版標題是《我們的悲劇》,《回聲報》選擇的是《巴黎的悲劇》,《巴黎人報》的標題是《我們的聖母在哭泣》。
16日出版的不少英國報紙也在頭版聚焦法國的這場災難。《泰晤士報》的頭版是《拯救巴黎聖母院的鬥爭》,《衛報》的頭版標題是《大火摧毀了聖母院》,《每日電訊報》的題目則是《巴黎為他們心愛的女士流淚》。
中國的《現代快報》、《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華西都市報》等均以巴黎聖母院大火作為頭版新聞。
這就對了,時間進入21世紀,我們都是地球村居民,麵對大災大難,地球人就該在一起,至少在精神上。突然想起11年前的中國汶川大地震,3千萬人的加拿大捐出了6千萬加元……
說到精神,有句話說得沒錯:普通人的生活也不能隻是苟且,還應該有詩和遠方!人,之所以為人,甚至成為萬物之靈,至少有一種說服力來自於其豐富的精神世界的構建!
巴黎聖母院正是巴黎人那首不可或缺的“詩”,更是雨果筆下一曲石頭交響曲!巴黎人不能沒有這樣的詩篇和固化的交響曲,一如中國人不能失去長城,哪怕她沒有任何功利的作用。
不僅如此,巴黎聖母院,也包括長城,還是世界上很多不同麵孔、不同膚色、不同語言者的“遠方”。
今天,巴黎聖母院每年接待高達13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訪者!想一想,這座曆經800個春秋的建築,默克爾口中“歐洲的象征”,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為他留有一片領地?
是的,巴黎聖母院災難性的無情烈火,也會令世界各個角落無數的普通人感到心痛!道理很簡單,因為那座遠在天邊的建築物也是他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據最新報道,自大火當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將重建巴黎聖母院,僅僅24小時,國內外已經籌得重建資金逾7億歐元。
最後,有幾句或許不合時宜的話。
巴黎人虔誠教徒式的文明展現或許不適合東方的中國人,但起碼也應該有一顆良善的心,一顆因文明而敏感的心。
即使我們是無神論者,敬畏之心也是需要的。正所謂抬頭三尺有神明!作為人,不可以忘乎所以,不可以自以為是。對他人保持起碼的尊重,是一個文明人起碼的修養。
麵對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即使我們不能設身處地,無法感同身受,也不能與他們站在一起,至少請尊重他們的感情。哪怕保持沉默,而不是說些不合時宜的話,也是自重、自尊的需要。皆因一個人的文明是,且需要一根敏感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