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裏的黎明靜悄悄

(2021-07-25 00:10:04) 下一個

在戰場上打過仗的老兵講戰爭的殘酷無情的時候,會說:
“真正打起仗來,那種炮火橫飛,硝煙彌漫的時候倒不可怕,因為那個時候都知道,要死就死了。大家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衝啊!“

”最可怕的時候,反而是進入陣地了,四周都是靜悄悄的,什麽聲音也沒有。不知道是中了埋伏呢?還是敵人的炮火已經瞄準了我們?還是黑洞洞的槍口對準自己的太陽穴了?“

這個寂靜的時候才是最恐懼,最無奈,最可怕的時刻!

悉尼居民現在處在什麽時刻呢?
肯定不是在槍林彈雨的時候,也希望我們能夠重回到之前的槍林彈雨,衝鋒陷陣的時候。

我們做生意,去加班,不停地去各種各樣的旅遊景點。
這些都是老兵的槍林彈雨。

我們現在真的是到了“這裏的黎明靜悄悄”的陣地上。

去年疫情中,悉尼人打了一個漂亮仗。

但是,沒有想到,到今年,我們又遇到另外一場更大的挑戰,就是德爾塔(Delta)病毒。

現在看過來,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疫情是免不了的。

這場疫情的持續時間不可能在短期之內結束,甚至會以年來計算。

我們要長期處在不停封城,又不停開工,停工,這種反複無常的日子裏。

我們必須與病毒長期共存。

這兩天時間,我分別打電話給一個是77歲的獨居老者,另一個是30幾歲年輕人,有兒子的小家庭。

我都很驚訝,他們竟然是這麽,這麽的無助,也這麽,這麽的孤獨。

其實我也是孤獨,無聊,所以才打電話給他們的。

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我們之間有許多共同的想法,心情,鬱悶,孤獨。

這時候,我要有機會問Qantas(澳大利亞最大航空公司)總經理的想法,不出意外的話,他現在也正在家裏鬱悶著呢?

這個航空公司的飛機遲遲不能起飛,公司一直沒有營業收入,那麽這些工人怎麽辦?飛機要不要賣掉?飛行員要不要裁減?其實擺在他前麵的難處,與我們隻不過一條街的距離罷了。

疫情給了我們一個充分的思考時間,也讓我們不得不去聽各種各樣的新聞。

河南的水災,昨天悉尼遊行鬧事的事情,眼睛在看,腦子卻不知道想什麽?

當你往正麵看的時候,你的思想會越來越正麵,但你天天在關注這些負麵消息和情緒的時候,心情是越來越鬱悶,越來越負麵的。
不幸的是,現在的報刊,雜誌,網絡,電視,報道的大部分都是負麵消息。

因為隻有通過負麵消息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我也不建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這樣的孤陋寡聞。
畢竟世界就像一個地球村,每一件事情都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能置身其外。

在這個時候,現在坐下來思想,思考一下:
什麽是工作?
什麽是事業呢?

如果對工作和事業不明白的話,我做一個不很恰當的比喻吧。

工作就是說,
“如果這份事情,沒有錢入賬的話,我還幹不幹?“

我是做房地產中介工作的,如果業主說:
“你幫我把房子賣了,我一分錢不付給你。”


我肯定回答說:“no,我不幹。”

這是我的工作,要靠此為生的。

事業是什麽呢?

事業就好比這樣:

先不管付不付我錢,我現在就是有這個負擔,要給老者打電話,我要給這個一家之主的男子漢打電話,跟他通電話,目的不是買我一套房或者幫他賣一套房,而是說,
“你過得好嗎?有什麽難處?也許我可邦上一點忙?”

這些話語不可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是不是?

但是,即使這樣子,我還願意去打電話,願意通過電話來彼此鼓勵。
這就是我的事業,為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提供邦助。

這個老者和年輕人跟我說謝謝的時候,其實我反而覺得要謝謝他們。

我當時看到老先生在悼念他妻子時寫下的詩,感動得淚流滿麵。
還有一位小夥子,是我有事要找他幫忙,如果他能幫到我的忙,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幫助,而他自己可能還沒意識到。

所以,很多時候打電話的時候,不是老想從人家身上賺點什麽。
打電話的時候,其實他們也能給我帶來了安慰和幫助,永遠大過隻想賺錢的那一畝三分地。

現代人心理健康,這個負擔真的成為我自己事業的一部分。
我也想為此付出自己的往後餘生。
如有可推薦的書或視頻,關於心理健康的,麻煩大家推薦。
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