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大家都知道弗萊明頓這個農貿市場,是移民家庭常去的一個地方。在十幾年前,我們家小孩還小的時候,常去那邊,去弗萊明頓就像趕集一樣熱鬧。
那時候,我們一家老小一大早,特別是星期六,像中國農村過節一樣,趕集市一樣的,孩子們拖著自己的小推車,趾高氣揚地,興衝衝地,好像去戰場上收獲戰利品一樣,去買一周的時令水果蔬菜。
時間流逝過了十幾年,我們逐漸發現,有時候去大型超市買一兩公斤的菜,水果,就足以了。然後就把去弗萊明頓市場的日子放到一邊去了。
上個禮拜天,我們又去了一趟弗萊明頓市場,真的感覺到這是一個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叫賣聲此起彼伏,就連地上的垃圾也覺得親切。
首先,這個市場的人群大部分還是移民,有我們華人移民,有中東移民,還有歐洲人,應該是意大利,希臘和土耳其的移民吧。大家還是拖家帶口的。雖然有些摩肩接踵的,但是大家也彼此相安無事。
特別有意思的是這一冪,我看到一位爺爺扛著一箱子的葡萄,那孫子跟在後麵屁顛屁顛的。過一會兒,孫子就跟爺爺說,“爺爺,我幫你拿。“
爺爺就把那一肩上的葡萄試著往孫子肩上扛,但是又知道孫子是扛不動的,爺爺的手一直在扶著孫子肩膀上的葡萄箱。爺孫倆其樂融融的感覺,真的讓我回到了以前在中國農村家庭所常有的那些親情。
當我們到了一個攤子前麵,才賣10塊錢一箱的香蕉又新鮮又便宜。我們就說,“能不能看一下另外其他箱子裏麵的東西嗎?”
隻見這個滿麵胡子的小夥子毫不費力地從他站的旁邊,打開了一箱子香蕉給我們看。我太太看完以後,愣是不滿意,搖頭。
那個大胡子說:“都一樣,都一樣!”
我就跟他說,“Mate, 不好意思,再給lady個機會嘛,再打開一箱吧。”
結果,這個小夥子咧嘴一笑,我看他胡子慫動起來,毫不猶豫地又拿起一箱,又打開來給我太太看,我太太說OK。
瞧,這做生意做的!皆大歡喜!
真的能感受到,我們移民做生意就是這樣子,隻要再努力一把。
我邊走邊想,其實我們移民到了澳大利亞這個移民國家,我們有什麽呢?我們會失去什麽呢?
我們有的是祖輩留下來的勤勞,肯幹,不怕苦,不怕累,而且服務態度真誠,熱情。因為我們也沒帶著千金萬兩來,我們也沒有捧著金鑰匙來,那我們有的是我們祖輩的優良傳統。
那麽過了十幾二十年以後,也許我們自己覺得已經成為袋鼠國家的人了,就以為很多事情不屑於做了,說我們要融入這個主流社會。
其實融入主流社會是什麽呢?我們又失去了什麽呢?
融入主統社會沒有錯,但不是說跟他們一模一樣,因為他們有好幾代留下的家業,產業和朋友的關係,而我們什麽都沒有。我們既然是第一代移民來這邊,我們所能帶來給這個社會的,就是我們從我們原生國家文化裏那些勤勞,肯幹,努力的品格,是不是?我們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傳遞給他們,讓他們也能夠回憶起他們祖先曾經經曆美好的優秀傳統和文化,因為澳大利亞最早的移民也是這樣砥礪前行,是不是?
這些品質我們可不能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