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7年,白居易到長安,拜訪當時的名士顧況。顧況見到白居易的姓名時,曾調侃地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及至看到他的詩篇,才感歎道:“道得個語,居即易矣。“ 這也是成語“居大不易”的來曆。
2010年,一位單身母親用5%的首付為還在上大學的獨生女,購買了一套期房;兩年後女兒大學畢業,找到了政府工作,順利成交了這套房子;2015年,女兒把這套投資房子重新抵押給銀行,再次購買了一套期房;2017年又順利地成交。2019年女兒終於與丈夫在自己喜歡的地方買了一套自住的房子。
9年時間,這女孩擁有了價值200萬左右的房產組合。
如果當時,這位母親沒有幫女兒先置業,而是讓女兒自己慢慢攢夠首付,即使女孩的年薪一直在6萬元左右,那麽,女孩可以在大約10年內買到價值200萬左右的房產嗎?
上海的例子更加令人歎為觀止。有一位外地到上海打工的出租車司機在2009年買了一套物業,130萬人民幣左右;現在他仍然在開出租車,但他自豪的說:“我是上海人啦,我家的房子現在值400萬了”。2009年,即10年前,一位來上海打工的白領,如果始終沒有買房,那麽這位白領在奮鬥了10年以後,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回到鄉下去置業;或者,在上海永遠成為租房一族。
無論人住在悉尼還是住在上海。隻要住了10年以上,財富的區別不在於誰的薪水更高,而是區別在於 -- 誰在這個城市有產業,有房子。有房者相對於無房者呢,就是“白居易”對“居不易”。
從悉尼20年的經濟發展數據來看,悉尼已經從製造業為主的城市改變為,以金融服務業,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和醫療保健業為主的城市就業結構。目前,這三個產業基本上占了40%的悉尼就業人口,而製造業呢,從20年前的15%下降到了現在的5.7%。
在世界上許多城市,高價值,知識密集型公司喜歡聚集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人才集中的經濟中心地帶和地區。悉尼也呈現了這樣的趨勢,並且這種趨勢在未來的十年中將會加速。
悉尼的中央商務區,也就是悉尼CBD,是一個以金融服務業為主專業的尼的中央商務區;Macquarie Park,稱為創意數字技術的中心;
Parramatta就成為醫療技術中心的醫療和教育區;
Norwest Business Park就是大型物流公司集散中心。
並且,這些原本各自分散的中心將由更多更快的公共交通係統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悉尼的工作職位也隨著智能化產業導致工作外包而逐漸消失,製造業的大量外遷,轉移也導致工作逐漸消失,這導致了許多人不得不離開這個城市,到可以負擔起的城市去居住生活。這是一場比工業革命更大更猛的浪潮-信息革命,正在海嘯般衝擊悉尼的各個行業。Telstra, ANZ, Target, Kmart, Woolworths等大企業在大量地裁員,關店,已是婦孺皆知的事實了!
工作機會的動蕩和悉尼基礎建設的方興未艾,加上高素質,年輕化的外來技術移民大量地湧入,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財富和財富的轉移。
悉尼10%的人擁有50%的財富,40%的人幾乎沒有任何資產,另外50%的中間家庭,享受到的經濟成果比例也將大幅的縮水。
另一組數據也從一個方麵來看出悉尼財富的分布。從ABS 2016年悉尼的人口數據來看,悉尼29%的居民擁有無房貸的房屋;32%的人擁有含貸款的房屋;34%的人屬於無房產族。有將近8%的人擁有兩套以上的物業。
悉尼有將近8%的人擁有兩套以上的物業,悉尼10%的人擁有50%的財富。這是巧合呢?還是有密切的關係?
公元1836年,查理.達爾文到達悉尼後,就驚歎當時悉尼的房價是多麽的高,“居不易”啊!而到了如今的公元2019年,我們還在抱有幻想,悉尼會成為“白居易”的城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