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論悉尼地鐵-Sydney Metro

(2019-06-10 02:02:40) 下一個

淺論悉尼地鐵-Sydney Metro

悉尼號稱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是國際化大都市(Metropolitan)。卻在今年5月26日,悉尼才開通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地鐵-Sydney Metro Northwest。第一期地鐵(Sydney Metro Northwest)有13個火車站,36公裏長,全程無人駕駛,每天運載7.8萬人左右。上下班高峰期,每5分鍾一趟,非高峰期,每10分鍾一趟,7天24小時運行,最高時速達110公裏。第二期地鐵(Sydney Metro City&SouthWest)已經在地下開工,預計在2024年通車運行。第三條地鐵(Sydney Metro West) 已經在2018年6月,獲得紐省州政府財政支持的批準,預計在2025年至2030年通車運行。

悉尼為什麽要建地鐵呢?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私人開車,四通八達,平均每個家庭都有一至兩部的私家車(ABS 2016年數據,悉尼每個家庭有1.7部車)。而地鐵的投資量巨大,用工量巨大,科技含量巨大,建設周期巨長。建造城市地鐵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城市改造方案。從2001年起,紐省政府就討論上馬建造悉尼地鐵的可行性,正式開工卻已經到了2013年。可想而知,悉尼民眾和社會對是否在悉尼建地鐵有多大的分歧?

紐省自由黨自從2011年上台執政後,就力排眾議,堅決執行在悉尼新建地鐵。

我個人分析認為,主要是由於這三個因素造成的:

1. 悉尼獨特的地理環境,

2. 悉尼人口居住的習慣和人口的分布,

3. 城市地鐵所帶來的長期收益。

 

按說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但是我們看悉尼,卻是典型的水桶型地理環境。東南西北的土地資源都已經被限製(海,山,樹),真正意義上可開發的住宅土地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不可持續開發的。因此在1995年,紐省工黨執政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城市建設戰略規劃-在已有的居民區上增加住宅開發密度-Urban Consolidation。

悉尼居民普遍喜歡居住在熱鬧的街市/城區,靠近醫院,學校,購物, 加上健身房,咖啡店。悉尼每平方公裏的人口密度是墨爾本的5倍左右,可想而知,悉尼與其他澳大利亞的城市(布裏斯班,阿德萊德,等)有多大的不同。從1990年以來,悉尼50%以上的房屋隻有一個或者兩個人居住,而一對父母加幾個孩子的傳統居住方式,隻占整個全部居民住宅的25%不到-家庭小型化 (ABS 2016年數據,悉尼每個住宅裏有2.72 人);加上人口的高齡化,老人們更喜歡居住在自己的住處,所以房屋的換手率並不高-人口老齡化(ABS 2016年數據,悉尼人均壽命-男-80.3歲,女-84.6歲);再加上悉尼的自然環境,空氣質量和包容兼蓄的人文情懷,更是吸引了每年大約10萬名左右的新移民,淨流入到悉尼大都市居住-移民流入化。

地鐵在建的時候,也許不能直接看到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就像開始鋪設自來水管道到千家萬戶的時候,效果很不明顯,有時候還會引起民眾怨聲載道;可是,一旦地鐵建成後,其漣漪效果就會源源不斷地展現出來了。城市地鐵的快捷,便利,暢通,定點,準時,發車頻率高,都給當地的居民和商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商機,縮短了居民通行時間,也就帶動了巨大的客流量。別小看客流量,你隻要看Google, Facebook是如何賺錢的,就知道客流量的巨量增加所帶來的海量經濟效益!也可以說,地鐵項目本身帶來的內部收益低(主要是車票收益),但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樣,其產生的外部收益及規模效應是巨大的。據有關方麵的數據表明,基本上是在10倍以上。也就是說,悉尼地鐵第一期(Sydney Metro Northwest)的投資為83億澳元左右,而悉尼地鐵所產生的外部收益及規模效應將有830億澳元之巨!

身處在悉尼地鐵大變革時代的我們啊,已經麵臨或者將會麵臨什麽樣的機遇和挑戰呢?

在下將在今後的短文中,加以簡述。

拋磚引玉,敬請雅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