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捉弄世人的功名----藝術家們的有趣軼事

(2025-04-24 12:25:08) 下一個

Edgar Allan Poe自己一輩子也不會想到,會成為美國文學史上的名人。他的名字譯成中文很有審美感:愛倫坡。但作品卻完全不美,陰沉悲觀,文風還有點拖拉,寫死亡和毀滅倒是一把好手。文如其人:作家本人的模樣也完全與這個動聽的名字不沾邊:一張病態破敗的臉,表情詭異又不對稱。和當時欣欣向榮的美國和彪悍的美國牛仔風截然相反。這樣和時代相反的作品,當然賣不出去。所以書上說他在不到40,就窮病交加死掉了。

然而,200年後,他卻成了恐怖小說的開山鼻祖,那些火透的恐怖電影和小說,像《閃靈》什麽的都要恭恭敬敬地叫他祖師爺。他自己也在文學界的名人堂裏被捧上高座。上海有個號稱高檔的別墅小區,起了他的名字,叫愛倫坡。小區裏滿眼花草。隻好不厚道地嘲笑下沒文化的暴發戶開發商。

 

音樂家中心理脆弱矯情的居多:

現在膾炙人口的《卡門》歌劇。在當時剛首演時,因為內容超前,關於三角戀,隻是內容,而不是音樂本身。據說,比才當日演出還沒結束,就被臭雞蛋,爛菜皮,還有無數隻鞋子問候,被轟下了台。然後夾著尾巴,抱頭鼠竄地從咒罵的人群中逃走。為此,大受打擊,生病死了。就沒熬到沒多久自己的作品變成流量明星的那天。

還有一位羅德,雖然不很出名,但很渴望出名,於是就把自己的作品恭恭敬敬寄給貝多芬大爺。貝大爺一看:寫的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羅德得知後,一下子被霜打得蔫掉了,從此一蹶不振,走比才的套路了。現在羅德的作品,變成了小孩子練習的中級曲目,他雖然 不至於成為大師,也是每個琴童心裏問候不止的名人了。也算是變相地出名了。

 

比較這些心理扛不住的,熬得過的就能在這一世兌現功名:比如皮厚得有點不要臉的斯特拉文斯基。

有趣的是Debussy。他的作品一出世,因為理念超前,當時被主流音樂學院拒收還不算,還當場被羞辱:寫的什麽垃圾。多年後,他功成名就,成為了當時踩過他的巴黎音樂學院的院長。

生前無名困頓,死後留芳百世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都會超前世代。現在莫名地走紅王小波先生的作品。

還有在中國內地少有的有才氣的音樂家,竇唯,多年後,我應該看到他的作品流傳下來,而不是他的俗氣的天後前妻。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