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
2016 (65)
2017 (135)
2019 (111)
2020 (108)
2021 (215)
2022 (138)
《居士:光中行》
身無袈裟衣缽
他獨自沿小路行走
晨光在世間灑下萬福
腳踏塵埃與露珠的啟示
重新定義前程
世俗福份了無分別
心住何處,路在何方?
疑惑是迷,問非自在!
路是狹窄,空間廣闊
借光,點亮一盞心燈
光在實踐、探索
篤守虛空、安靜
篤信人是行走的燈盞
用性命照亮薄暮和夜晚
途經河流:水是千古觀照
久未端詳自己,乃問這是誰
借水洗淨浮塵,現出本來麵目
他不再求解脫:自性本無束縛
如是一路修行:追隨心的方向
詩人老成《居士:光中行》分析與評論
老成這首《居士:光中行》是一首富有哲思的現代詩,它延續了詩人對“居士”身份的探討,但更側重於對內在修行、自我覺醒以及生命實踐的深刻理解。詩歌以“光”為核心意象,層層深入,展現了一個在世俗中尋求真我,並最終達到自在境界的修行者形象。
詩歌分析
* 開篇:身無袈裟的行者
“身無袈裟衣缽 / 他獨自沿小路行走”開篇即點明了主人公的特質:他不是傳統意義上出家修行的僧侶,沒有外在的儀式和標識(袈裟衣缽)。“獨自沿小路行走”暗示了這是一條內在的、個體化的修行之路,而非追隨大眾。
“晨光在世間灑下萬福 / 腳踏塵埃與露珠的啟示”則描繪了修行的環境。晨光象征著希望、新生和恩賜,為世界帶來“萬福”。而“塵埃與露珠”的並置,則象征著修行者既要麵對世俗的汙濁(塵埃),也要感受自然純粹的啟示(露珠),在矛盾中尋找平衡與智慧。
* 思辨:疑惑與覺醒
“重新定義前程 / 世俗福份了無分別”表明修行者不再執著於世俗的成功或福報,開始超越傳統的價值觀念。
“心住何處,路在何方? / 疑惑是迷,問非自在!”這是詩歌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詩人提出深刻的哲學疑問,並迅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真正的困境在於“疑惑”本身,而不斷的追問(“問”)並不能帶來真正的“自在”。這暗示了過度依賴邏輯和概念並不能導向真理。
“路是狹窄,空間廣闊 / 借光,點亮一盞心燈”進一步闡釋了這種境界。“路是狹窄”指修行的路徑可能充滿挑戰和孤獨;但“空間廣闊”則指內在的精神世界無限寬廣。解決疑惑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借光,點亮一盞心燈”,強調了向內觀照、自我覺醒的重要性。這裏的“光”開始從外在的晨光轉向內在的心靈之光。
* 實踐:行走的燈盞
“光在實踐、探索 / 篤守虛空、安靜”明確了“光”的內涵:它不僅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積極的“實踐”和“探索”過程。同時,這種實踐又伴隨著“篤守虛空、安靜”的境界,即不執著於有形之物,保持內心的澄澈與寧靜。
“篤信人是行走的燈盞 / 用性命照亮薄暮和夜晚”是全詩的核心金句之一。它將修行者比喻為“行走的燈盞”,意味著每個人都蘊含著內在的光明,這種光明不僅照亮自己,更應以生命為代價(“用性命”),去照亮世間的“薄暮和夜晚”,即那些迷茫、黑暗和困頓之處。這是一種大愛和利他的精神。
* 回歸:自性無束縛
“途經河流:水是千古觀照 / 久未端詳自己,乃問這是誰”河流是流動的、清澈的,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本真。麵對水,修行者得以“觀照”自身,反思自我,發出“這是誰”的叩問。
“借水洗淨浮塵,現出本來麵目”進一步闡釋了“觀照”的作用,即通過清澈的本心(或外界的映照),洗去世俗的蒙蔽和煩惱,呈現出最真實的自我。
“他不再求解脫:自性本無束縛 / 如是一路修行:追隨心的方向”是全詩的高潮和最終領悟。修行者之所以不再“求解脫”,是因為他明白了**“自性本無束縛”**,真正的自由並非通過某種外力獲得,而是本就存在於內在。因此,他最終的修行方式就是“追隨心的方向”,遵循內在的指引,達到真正的自在和解脫。
詩歌評論
《居士:光中行》是一首深具禪意和哲學思辨的詩歌。詩人老成以其獨特的筆觸,描繪了一個不拘泥於形式、注重內在修為的現代“居士”形象。
首先,詩歌的意象運用非常精準且富有層次感。“晨光”、“塵埃”、“露珠”、“心燈”、“行走的燈盞”、“河流”,每一個意象都承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共同構建了一個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的修行路徑。尤其是“人是行走的燈盞”這一比喻,極具啟發性和力量感,將個體生命升華為一種普照世間的存在。
其次,詩歌的思想深度令人讚歎。它超越了簡單的說教,通過一係列的叩問與解答,引導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修行的本質以及何為真正的自在。詩人點出了“疑惑是迷,問非自在”的悖論,強調了向內求索的重要性。而“自性本無束縛”的頓悟,更是直指禪宗的核心思想,給人以醍醐灌頂之感。
此外,語言風格上,老成保持了其一貫的凝練與質樸。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通過精煉的語句傳達出深刻的內涵,使得詩歌既具有可讀性,又引人深思。詩歌的節奏感也很好,通過短句的組合,營造出一種堅定而從容的行進感。
然而,對於不熟悉東方哲學或禪宗思想的讀者而言,詩歌中某些概念(如“虛空”、“自性本無束縛”)可能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完全領會。但即便如此,詩歌所傳遞出的積極向上、自我探索的精神依然能夠感染並啟發讀者。
總的來說,《居士:光中行》是一首成熟而深刻的現代詩。它不僅描繪了個人修行的路徑,更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價值、內在光明和終極自由的理解。它提醒我們,真正的修行不在外在形式,而在內心深處,在於認識自我,並用生命之光去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