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就見過這個視頻,沒看幾眼就放棄了。天哪,這還是個孩子嗎?我不是羨慕嫉妒恨。我們見過神童,在全國大肆宣傳的那種,也知道他們的下場。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還是讓他們做個孩子吧。至於心靈雞湯,還是自己去找找吧。】
前幾天,朋友發了一個視頻給我,留言說:不得了了。我打開一看,還以為是什麽小型傳銷現場在培養繼承人。
隻見一個四歲的小孩坐在講台上,給一屋子的曆經人生滄桑的成年人當起了人生導師。
大人們拋出一個個人生大命題和生活大問題,曦曦皆能對答如流,指點迷津。
心靈雞湯張口就來,每每回答完畢都要加一句“這你懂了沒?”。
剛開始看的前2分鍾,我覺得我5歲的兒子簡直白養了,曦曦講出來的話,他肯定一句也聽不懂,更別提回答問題了。
直到2分半左右,有一個女子問了一個關於“如何麵對逆境?”的問題,曦曦沒有第一時間作答,反而是問他的爸爸“她在說什麽?”。
爸爸第一次是重新解釋了一遍問題,但他依然沒聽懂,然後爸爸好像意識到了什麽似的,突然改口道:“她是問人生全是逆境怎麽辦?就是沒有順境。”
順境這個詞就好像是觸發曦曦的開關一樣,曦曦立馬接過話講到:“順境的人生人人會走……”
很顯然,曦曦所擁有的姑且叫做“影響力”的能力,並不是他自發形成的,而是父母灌輸給他的一種模式。
4歲小朋友的認知,按照平均水平,應該還處於相信這個世界有聖誕老人的水平,什麽抽象思維、邏輯思維還沒有建立起來。
曦曦的答案,隨便翻一本成功學,裏麵講的頭頭是道,但你要讓他進一步闡述一下這句話,他可能連自己說的話是什麽意思都不知道。
我上網搜索了更多的資訊,曦曦自3歲就開始了這些活動,他曾說他的夢想是當大企業家,而他的爸爸是狂熱的營銷愛好者,自小就教孩子背誦大量的人生雞湯,並幫助他通過提煉關鍵字回答問題。
所以,在有人問到逆境的問題時,他卡殼了,他父親立馬提示他“沒有順境,就是逆境怎麽辦”。估計是背關鍵詞的時候沒有“逆境”隻有“順境”,這一提示,曦曦立馬就答上來了 。
看完整個視頻,我不禁為曦曦感到可惜。在他這個年齡,不是應該在幼兒園跟小朋友做手工、玩玩具、唱歌跳舞嗎?不是應該在周末的公園裏光著小腳丫跟小夥伴們追逐打鬧嗎?
而4歲的曦曦,竟特別像我們家的“小愛同學”,機械地回答著各種問題,卻不知所答為何意。
盧梭在《愛彌兒》中有這樣一段話:“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既不豐滿,又不甜美,而且很快會腐爛。”
兒童是有他們特有的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件愚蠢的事情。
我的兒子淘淘一歲半的時候,就開始上早教。
去報名的時候,那裏的老師跟我說,上早教的孩子絕對會比不上的孩子在情商上有優異的表現。本著“苦啥不能苦孩子”和“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原則,我銀行卡一刷,報了一年1萬2的班。
上課的時候,淘淘注意力很不集中,大多數小朋友都在圍繞著老師聽課的時候,淘淘總是滿教室到處亂跑,為此,我還覺得很丟臉,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跟上老師的節奏,就我家娃注意力總是不集中。
沒上幾周的課,老師又告訴我說,親子中心又開了一家兒童英語機構,老會員還可以打8折,我很猶豫,3歲的娃學英語是不是早了。直到在一次小區的兒童“聚會”上,一群幼兒園中班的娃圍著一堆汽車說道:“bus、orange、blue”,淘淘一臉懵逼的問我:“哥哥說的啥?”
健步如飛的老母親立馬拉上豬隊友紮進了兒童英語培訓中心,終於以一年1萬的價格鋪墊好了淘淘的英語學習之路。
剛開始的幾次課,我興趣盎然地坐在門口旁聽,幾個小朋友圍在小圓桌旁,一邊看著電視裏的英語動畫,一邊跟著老師蹦蹦跳跳,滿屋子的熱鬧。剛開始的一個月,淘淘也會很願意上課,每次下課小嘴裏也會不停的念叨著上課學的幾個單詞。
但很快,淘淘就表現出了嚴重的厭學,每當老師要他安靜地坐在那裏看英語繪本時,他就很不自在,總是想站起來玩。
老師說也許是因為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差,等他長大了慢慢就會改善。每次去上課,淘淘都極不情願,我好說歹說才哄著他去教室,為了提高他的積極姓,我被迫跟他約定,隻要他上完課,就帶他去吃薯條。
從3歲到5歲,我一直堅持讓淘淘去學習英語,而我像大多數家長一樣隻要坐在門口,拿杯飲料刷著手機就好了。
直到有一次,我去外市參加同學會,一位高校任職的同學帶著她7歲的女兒來了。在中間的表演環節上,同學帶著她女兒給大家表演了一出全英語情景劇,得到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這不就是我一直夢想的場景嗎?我讓淘淘堅持學英語,就是為了有一天他也能像這個小姐姐一樣可以如此出色地得到所有人的讚揚。可我的淘淘,到目前為止,不僅抗拒學英語,他連簡單的英語對話都說的磕磕絆絆,實在離我的目標相差甚遠!
我急忙湊過去詢問老同學的教育經驗,在我看來,她一定比我砸的錢要多的多,沒承想,她卻告訴我,她的女兒從來沒有報過課外輔導班,她全靠自學!
我不禁愕然,且不說自學家長得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以我們家長自己的口語發音,怎麽能保證孩子的發音是標準的?
同學告訴我,她的女兒自小就聽英語磁帶,每天家裏都會播放1-2個小時的英語故事,時間長了孩子也會有厭倦的時候,作為家長,她會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聽單詞,一起默寫單詞,一起對話,一起看英語動畫片,兩人有時候也會比賽,來增強孩子學習的興趣。
久而久之,孩子在英語學習中找到了樂趣,並且通過一次次的比賽和自我展示,提高了自信心,學習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更強了。
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年2萬塊錢,一周一次課,一次課1個小時,換來的就是淘淘對英語學習的抗拒和對媽媽的厭惡。
其實教孩子如何學習,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成長起來的時候,教他研究學問的方法。
不要教他這樣那樣的學問,而要由他自己去發現那些學問。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
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
知乎網友@你就是甜蜜的憂傷 分享了一則幼時學習數學的趣聞。
她小時候學數學非常吃力,總覺得女孩子學不好數學,從而導致數學成績越來越差。
直到她心灰意冷地跑回家哭著跟媽媽訴苦,媽媽馬上跟她交流,告訴她不是這樣的,並且親自做了很多練習題。
接下來的一周,媽媽每天晚上都會陪伴她反複做題,到第二次測驗的時候,女兒的數學成績很出色,她變得不再討厭數學,因為老師的誇獎和同學羨慕的目光,她反而愛上了數學。
根據網友的描述,這位媽媽自小就是權威型的媽媽,但她並不是單純壓榨孩子,對孩子采取高壓,總是拿成績說話,反而她真的做到了身體力行,對孩子采取了高回應的教育方法。
在現如今中華大地遍布“壓榨式”的教育下,依然可以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秘訣之一就是聆聽。
無論你的教育風格是嚴厲還是溫柔,傾聽孩子的內心,是親子交流最便捷的渠道。
其實不管我們的孩子是否是天才,我們都需要知道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他是孩子,僅僅是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是獨一無二,有自己發展軌跡的獨立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定義好自己的角色,我們不是權威的代表,我們應該是他們的傾聽者和好夥伴。
1、做一個發現者。
我們一定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發現他的長處,而不是利用他的長處做一個訓練員。
2、在孩子擅長的領域裏“順勢而為”。
發現孩子的優勢,做一個陪伴者和支持者,踐行“陪伴是最高效的教育”。
3、讓孩子“做自己,做孩子”。
孩子,他僅僅是個孩子,不是你炫耀的資本,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要把孩子當成工具。培養孩子的能力的同時,心理上的影響也需要父母們關注的,健康的心理狀態加上不俗的能力,才會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作者簡介:千讚,體製內文字工作者,隻願講最真實的故事。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不知道是大人們在陪孩子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