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陽

親情拾錄,異國感悟,旅遊散記,故鄉回憶,生活雜記……
正文

周勵:尋找路易十四太陽王

(2019-05-01 05:10:27) 下一個

(謹以此文悼念在烈焰中毀塌的巴黎聖母院尖塔)

 

導言:

    第一次見到周勵大姐,是在上海的文學會上。當我在簽到表上見到她的簽名時,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曼哈頓的中國女人》,那是一本激勵了幾代中國留學生的書。休息時,她身邊馬上擠滿了迷妹。

 

    第二次在紐約。那次曉妹全家來訪。周姐立即要請我們一起吃飯和到林肯中心看演出。我一再表示會在小提琴聲中睡去,無果。被告知票已經買好了。她說這樣的機會你不能失去。她說得對,那世界一流小提琴家的演奏讓我感覺非常震撼。當然周姐的熱情更讓我感動。

 

作者簡介:

    周勵:旅美作家。1985年赴紐約州立大學自費研讀MBA,1987年創業經商。1992年發表自傳體小說《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發行160萬冊,被評為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作品之一,獲“十月”文學獎。2006年出版《曼哈頓情商》,近年發表探險文學《穿越百年,行走南北極》《攀登馬特洪峰》等。

 

 

    “孩子,你將成為偉大的國王,不要模仿我對於建築和戰爭曾有的嗜好……努力去給百姓舒適,這是我很遺憾地沒有做到的……”

——路易十四給曾孫路易十五的遺囑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

 

作者的話:

 

   獨自行走,盡情尋找我關心的古跡,曆史與人物,這是我旅居美國多年最喜歡做的事情。

 

    “朱莉亞,你又要去旅行啦?請記住看我們的電郵!”

 

    “一定!一定及時回複!”

 

   這是我和紐約客戶在過去十幾年最經常的對話。幸虧有國內最優秀的外銷精英做後盾,我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處理源源不斷的電子郵件,在電話中指揮,但更多的時間我生活在另一個安靜的世界——希羅多德的世界。心靈變成了一塊中古世紀的化石,傾聽著大海下麵來自遙遠時代的聲音。

 

 

 

    我曾抵達了包括南極點、北極點在內的130多個國家與地區。

 

    我欣賞威爾·杜蘭特的話:“我們愛柏拉圖,因為他在生命的每一分鍾都是神采奕奕。”

 

    心靈是望不見底的岩洞,我仿佛看到希羅多德的岩洞壁畫在火炬中跳動,那些壁畫已經深深鑲嵌在我的心靈。

 

    背著書籍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在幾經古埃及之旅後,現在,我的步伐停留在十七世紀法國“太陽王”的洞口。

 

 

周勵:尋找路易十四太陽王

 

 

尋找路線:

 

巴黎盧浮宮—沃勒維康特城堡—曼特農古堡楓丹白露

—凡爾賽宮

 

 

1.巴黎盧浮宮

 

   誰能相信路易十四——這位法國最著名的君王曾經嚐受貧窮的滋味?聖西門曾說:“幾乎沒有人教小路易讀和寫。”這個在保姆的陪伴中嚐受饑餓和嚴寒滋味,生性善良的小王子,長大後將以阿波羅“太陽王”的雄姿重寫曆史!

 

    他從哪裏來?

 

    每次來到巴黎盧浮宮博物館,我總喜歡一個人來到一個特殊角落,靜靜地欣賞魯本斯的二十四幅巨畫《瑪麗·美第奇皇後的平生》。這是1621年路易十三為了紀念他的父母——統一法國的亨利四世與美第奇王後的輝煌生涯,邀請宮廷畫師魯本斯而作的。那半人半神的曆史場景在魯本斯的繪畫藝術語言裏如同聖經故事般美輪美奐,激情四射。

 

    瑪麗·美第奇從佛羅倫薩來,她無疑給波旁王朝注入了文藝複興的血液,尤其是《瑪麗·美第奇和亨利四世在裏昂會晤》、《瑪麗·美第奇皇後在馬賽登陸》這兩幅畫,將魯本斯天才的想象力發揮到了美的極致,而《路易十三與母親和解》中鮮豔明亮、充滿幻想的場麵讓人聯想起天堂諸神。路易十四,魯本斯!每次到這裏,我都會想,我多麽熱愛這位大師!在這裏,畫家本人的魅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宮廷史詩!如果魯本斯長壽,再為路易十四畫上二十四幅係列曆史組畫《路易十四的平生》,那有多麽好啊——即使不用這麽多天國眾神的馳騁想象,也一定會更加輝煌壯麗!

 

 

盧浮宮 魯本斯組畫《瑪麗·美第奇皇後的一生》

 

    路易十四1638年出生時被稱為“天意”,路易十三與安娜皇後結婚後,因二十年無子裔而深陷絕望,突然皇後懷孕生下了小路易,舉國歡騰,國王抱著兒子快樂得發瘋。可惜不久後路易十三即英年早逝,母親與寵臣、攝政王整天陷於宮廷內外權力的激烈鬥爭中,無暇管教年僅6歲的名義上的小國王,他在保姆的照顧下,在奔波和饑寒中長大,直到13歲成人正式登基。路易十四曾經遺憾自己沒有好好研讀曆史,他奮起直追,把當時法國精曉曆史、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戲劇家、詩人、哲學家如高乃依、莫裏哀、布凡洛、拉辛等統統請進宮廷,與他們交往並精心閱讀他們的作品。他對詩人布凡洛說:“記住,我永遠有半個小時是給你的。”

 

    對平民作家的誠摯友情,對文學藝術、繪畫雕塑、建築科學的大力鼓勵和扶植,讓法國文學與哲學蓬勃發展,年輕的國王在子民中也大獲威望。聖西門說:“從沒有人像路易十四那樣處處展現自然的優雅風度。”他的至理名言今天還大放光芒:“我賜與臣民,不分貴賤,均有自由在任何時候親自或書麵向我進言的權利。”法國奧弗涅地區一個為非作歹的地主謀害了一個農民,路易十四在皇家委員會調查取證後,當眾砍了地主的頭,這讓大批窮苦農民歡呼雀躍!

 

2. 沃勒維康特城堡

 

  

    今天,路易十四的足跡和餘音在哪裏?

 

    在巴黎的麗日藍天下,我驅車來到距離市區一小時的沃勒維康特城堡,即人們稱的子爵城堡,在這個彰顯路易十四個性的所在,我重新看到了“太陽王”剿殺貪腐重臣的果斷無情!

 

 

 

子爵城堡

 

    子爵城堡是路易十四的宮廷大總管兼財政大臣富凱的私人豪宅,1657年富凱邀請了國王最喜愛的“三劍客”——畫家勒布朗、建築設計師路易沃勒和園藝設計師勒諾特爾,花費1800萬裏佛(相當那時的1800鎊白銀)精心打造了這個宮殿,富凱他一心想早日完成並向國王炫耀自己的“藝術靈感”。在這裏,我看到絕美建築、室內裝潢與自然花園如同一件巴洛克藝術品那樣渾然一體,完美和諧,賦予了原來路易十三的狩獵屋以恢宏壯觀的皇家氣派,44000棵鬱金香和11000棵紫羅蘭點綴著寬廣的綠茵花壇,噴泉瀑布與帶有哥特式尖頂的古堡交相輝映,雕塑家和畫家普桑為花園雕刻了錯落有致的古羅馬式人體裝飾柱像,難怪拉·封丹以“子爵穀的仙女們”來讚頌這個人間天堂!入夜時分,2000支蠟燭為遊人點燃,照亮著整個城堡和花園裏的舞台,仿佛有意想把我們帶回到1661年那個寫入法國編年史的夜晚——路易十四出場了!

 

 

子爵城堡室內

 

    1661年8月17日,春風得意的46歲的財政大臣富凱盛情邀請24歲的年輕國王前往他的新落成不久的子爵穀城堡歡宴。他向路易十四展示了他收藏的繪畫、雕刻藝術品以及2.7萬冊藏書,席間6000名賓客均使用全銀餐具,莫裏哀本人在花園舞台呈獻他的精彩喜劇。路易不由大發嫉妒之心:“他,一個大臣,竟然比我住得闊氣?”在宮殿內部勒布朗的繪畫中,包括了美麗的路易絲·拉瓦利埃夫人的肖像,那時候,這位18歲的美人已經是路易十四的情婦。

“他偷得太多了!”

 

    路易十四對母親說,“母後,我要立即逮捕他!”

 

    “孩子,不要破壞了這個美好的夜晚。”安娜王太後勸他冷靜。

 

    幾周後,皇家委員會手持富凱的貪汙調查罪證,於9月5日依照路易十四之命令逮捕了富凱。從此以後的20年,富凱戴上鐵麵具在監獄中終身監禁,他成了法國文學中的人物——鐵麵人,直至65歲去逝。

 

    三百四十多年過去了,此刻,在夏日焰火四射、歌舞與鮮花環繞的花園,我看到一個獻媚者在頃刻間變成了囚徒!花園廣場的音樂噴泉好像在重複著那個夜晚的一個急切旋律:

 

   “母後,我要逮捕他!我要逮捕他!”

   “太陽王”用這一行動告訴眾朝臣:

   “你想掠取國庫嗎?這就是下場!”

  

    他身上的每一英寸都不愧是王者!事後,路易十四靈感大爆發,將子爵穀別墅的設計圖紙展開在他的書房,讓“三劍客”開始為他設計一座宮殿,這就是直到今天仍然是全世界最輝煌典雅的宮殿——凡爾賽宮!

 

    在子爵城堡,我一邊不時翻看伏爾泰的《路易十四時代》,把我的洶湧心潮化為一行行文字,以便永遠記住生命中的激情時分。路易賜給凡爾賽宮建築師芒薩爾每年禦賜8萬裏弗,當有人對路易十四賜爵位給勒布朗及芒薩爾表示不滿時,路易十四不高興地說:

 

    “我在15分鍾內可以冊封20個公爵或貴族,但要數百年才能造就一個芒薩爾!”

 

    那是一個多麽令人振奮的年代啊!拉辛,高乃依,莫裏哀——這三位十七世紀最偉大的法國劇作家經常受到路易十四的召見,平民孤兒拉辛還當了十年的皇宮史官,路易一手造就了法國古典文學的全盛時期,凡爾賽幾乎可以同梵蒂岡媲美。西方各國從帝王公侯到知識分子都以學習法語和法國文學為榮,普魯士腓特烈大帝、俄國女沙皇葉卡特琳娜大帝與伏爾泰的通信及自傳全是以法語寫成!路易十四發展經濟,增強軍事,多次帶兵出征西班牙、荷蘭、英國,作為戰功赫赫的太陽王,他不僅確立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強國地位,同時讓法國的文學藝術、哲學建築如同古希臘神話雅典娜與阿波羅的巨大雙翅,將整個歐洲文明帶到了前所未有的壯麗天空!

 

    伏爾泰在查閱了200本書籍和無數宮廷資料,花費十幾年寫的《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熱情歡呼:

 

  “路易十四對藝術的獎掖,要比所有其他的君王們來得大。”

 

   伏爾泰還有一段更令人心動的精彩論述:

 

    “我講述路易十四年代:100次輝煌的戰爭勝利對我說來並沒有什麽意義,然而我上麵提到的路易十四時代的作家和偉人,如布瓦洛,莫裏哀、勒布朗、笛卡兒……他們則為未降生的各世各代的後人準備好了既純潔又耐久的愉快。”

 

    我就是享受這種“純潔又耐久的愉快”的後人啊!在子爵穀古堡,我在心靈輕呼:“親愛的伏爾泰,謝謝你與我同行!”

 

    拿破侖說:“路易十四是自查理曼大帝以來最偉大的國王,他使法國獲得國際中第一流的地位。”路易十四親自創建的法國科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建築學院,使得巴黎成為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

 

    此時,我不禁聯想到同時代的康熙皇帝,也因雄才大略而使中國稱雄亞洲。路易十四給康熙皇帝的珍貴信件至今任保存在法國外交部檔案處;17世紀大航海打通了歐洲通往亞洲的航線,效仿民末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一波又一波的法國耶穌會科學傳教團從海路來到中國,僅康熙一朝,來自法國的耶穌會士就達五十多位,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從寧波登岸的“國王數學家”洪若翰、白晉、張誠等五人即是受太陽王路易十四專門派遣,並深受康熙的倚重,甚至成了康熙的私人外教。

 

    法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白晉還向路易十四寫了近十萬字的“報告文學”《康熙帝傳》!

 

 

 

康熙皇帝畫像

 

    伏爾泰熱情地評論到:“北京的耶穌會教士,由於精通曆算而博得康熙皇帝的歡心,以致行高德美馳名遐邇的君主,準許他們公開講授基督教義。”

 

    我腦海中浮現出太陽王寫給康熙皇帝的親筆信(同時還寫給了彼得大帝)

 

    “至高無上、偉大的王子,最親愛的朋友,獲知陛下身邊有許多飽學之士傾力投入歐洲科學,我們早先決定派送六位數學家為陛下帶來巴黎皇家科學院最新奇的科學和天文觀察新知;但海路之遙充滿意外與危險;我們計劃再派送同是耶穌會士的數學家們,以及敘利伯爵,以最短與較不危險的陸路途徑率先抵達北京您身邊……願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顯尊榮。


1688年8月7日

您最親愛的好友

路易”

 

    這不是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年代嗎?

 

3. 曼特農古堡

 

   再來看看太陽王最鍾愛的女人,史詩級別的感人肺腑!

 

   每一個偉大君主的背後,都有一個終生牽記的心愛女人。那麽,路易的女人是誰呢?

 

    翻開法國編年史,你會看到一個與太陽王名字密切相關的女人名字:曼特農夫人,一位出身貧寒的寡婦和全職---保姆!

 

    對,尋覓曼特農夫人去!

   

 

曼特農夫人畫像

 

    我來到了巴黎東部,距市區100公裏的曼特農城堡。我要重踏上這位神秘女人的足跡。在愛情上,這位美貌英俊,長發披肩的國王與後來俄國的彼得大帝相似,彼得大帝愛上了目不識丁的農奴女兒,讓她成為皇後和女皇。而太陽王在曆經無數羅曼戀情後,最終主動倒向保守的一夫一妻製,而被他這個半神半人,世上最煊赫的君王所看中的,竟是他兒子的保姆兼教師——比他大3歲且年華已去的曼特農夫人!在太陽王的妻子瑪麗皇後病故後,路易十四懷著誠摯的愛向曼特農夫人求婚。曼特農夫人出生在監獄中,父親是囚犯,她在貧困混亂的家庭與修道院的苦役中度過童年,花季妙齡時嫁給了全身癱瘓的老詩人斯卡龍,沒有人在意她究竟是妻子還是保姆,但是她逐日浸染了詩人的靈魂,成了一位知書達禮,美麗睿智的寡婦。她32歲時被國王的情婦蒙特斯班夫人(此時路易的前任情婦因為深陷愛情困境,主動去了修道院當修女)請來為嬰兒作保姆,可能是國王幼年的經曆,曼特農夫人對嬰兒表現出的極大愛心與溫柔深深感動了國王,讓他回想起自己被保姆帶大的坎坷童年。善良的路易常去她那裏看望孩子。當蒙特斯班夫人發現路易十四對曼特農夫人有好感後,就想將她一腳踢出去,其實那時曼特農夫人不僅堅決拒絕了國王的示愛,還教訓國王收斂,讓他不要對不起皇後。路易十四感歎到:在他那趨炎附勢的宮廷與後宮中,有“100個人對我的選擇失望,而另一個人並不感恩。”曼特農夫人將自己與宮廷隔開,相比蒙特斯班夫人的豔麗與囂張,曼特農的溫柔質樸,大智若愚,守身似玉讓路易十四愛念日增。她蔑視一切誹謗與宮廷陰謀,唯一的歡樂就是撫養國王兩個非婚生但被封為公爵的小嬰兒。國王為了讓她不至於被蒙特斯班夫人攆走,特地送給她20萬金路易,讓她買了位於曼特農的這個城堡,以後人們就稱她為曼特農夫人。

 

    現在,我來到曼特農城堡,和來自美國的一對中年遊客一起乘坐著彩繪熱氣球,在空中欣賞這個帶有浪漫色彩的古堡,風景秀麗如畫的小鎮和綠色原野,讓這個龐大的古堡更顯得突出華麗。據說曼特農夫人用國王賞賜的錢買了這個古堡後從來沒有住下過,她孤身一人,隻需要七尺床即可,但這個古堡畢竟為她帶來了安全感和更重要的東西,那是遠遠超過了她夢想的東西:愛與被愛。300年前,愛正是從這裏——我現在和這對熱情的加州醫生夫婦翱翔在天空裏漸漸飄下,一直到飄落在她溫柔的裙裾之下……

 

    1684年1月,在皇後病故後,路易王趕走了手腕多端,性情暴躁的蒙特斯班夫人,向來自下層平民階級的曼特農夫人正式求婚,她這次答應了。他們秘密結婚時,太陽王47歲,曼特農夫人50歲,他們一有機會就手挽著手在楓丹白露宮的花園散步,一邊背詩,一邊欣賞這裏的森林和湖泊。按今天的風氣,47歲正當壯年的路易十四,非娶一位妙齡的高貴公主續弦不可,但是太陽王就是我行我素的太陽王。盡管婚後路易的大臣們拒絕向“這位保姆”行皇後大禮,他們還是快樂相愛了30年。她的懷中,既是統帥休憩的樂園,又是心靈交流的殿堂。曼特農夫人在房間做針線活兒的時候,路易常常站在她的身邊接待大臣,還不時征求她的意見,對大家講曼特農夫人是他的“公正殿下”。

 

4.楓丹白露

 

      現在,離開了曼特農古堡,我來到久已熟悉的楓丹白露宮殿和花園,每次到巴黎總喜歡來這裏停留,這個淡雅溫馨、賞心悅目的所在,因為楓丹白露畫派而聞名,也因為拿破侖曾在這裏宣布退位而名傳史冊。十幾年前我第一次來到這裏時,就被宮殿中的一塊出自查理·勒布朗之手的絲織壁毯《國王的婚禮》所吸引。這塊17世紀壁毯是係列作品《路易十四的生涯》中的一塊,畫麵上的路易十四高大俊美,一頭濃密的棕色長發飄逸,坎肩閃著光芒,年輕的他與新娘一起將手放在教皇的左右手宣誓。路易的神情更像是一位帶有浪漫色彩的哲學家,而不像是國王,他的眼裏閃爍著智慧與理性的光芒,他並不喜歡這個出於政治利益考慮的婚姻,但他對貴為西班牙公主的皇後一直禮貌有加,特別是在皇後的晚年,路易聽取了曼特農夫人的勸告,拋棄所有的美女情人,完全回到了皇後的懷抱。瑪麗皇後臨死前說:“我度過了一生中最快樂的兩年。”

 

    我走出宮殿來到湖畔散步。楓丹白露,這是約瑟芬與拿破侖離婚後她最喜歡的住所,我仿佛看到了仍然保有皇後頭銜、熱烈地愛著拿破侖的她,抹去思念的淚水,振作精神,與前來拜訪她的俄國沙皇亞力山大一世一起在湖邊悠然散步,侃侃而談。拿破侖在聖·拿赫勒荒島死去的最後一句話是:約瑟芬,約瑟芬……我想起巴黎聖母院拿破侖的加冕典禮,叱吒風雲、威武稱雄的拿破侖從教皇手裏奪過皇冠, 戴在心愛的約瑟芬頭上。巴黎聖母院!我仿佛又看見烈焰中毀塌的哥特式尖塔,欲哭無淚,撕心裂肺。為什麽?什麽人?竟敢把雨果筆下自由、自豪和愛情的象征付之一炬?!

 

 

巴黎聖母院拿破侖加冕典禮

 

    我開始思索為什麽上帝偏偏把人類的腳步和足跡設計成無色無光、無形無影?在湖光水色中,我仿佛聽到上帝傳來的一個聲音:

 

    “人啊,你隻能用心靈去尋找腳步與足跡!

    是的,心靈!在沒有心靈之處你是看不到腳步的。”

 

    我的思緒又回到了路易十四身上,開始思忖這位偉人一生中的憾事。1685年,即他和曼特農夫人結婚的第二年,在她的陪伴下,路易在這兒——楓丹白露宮的正廳宣布撤銷他祖父亨利四世1598年對新教寬容的《南特勒令》,路易他本想以基督教教義統一人心,穩定王朝,但出乎路易十四的意料之外,胡格諾教徒宣布寧可家破人亡也要堅持他們的宗教信仰,麵對金錢和財富誘惑他們無動於衷,更讓宮廷震驚的是甚至在火刑中,這些人仍以自己的方式信奉上帝。霍梅爾牧師首先被用火紅的烙鐵烙了40下,當他全身的骨頭因車輪轉動而片片裂碎時,他對妻子說:“再見了,我親愛的,盡管你看到我的骨頭被裂成碎片,但我的靈魂卻充滿了難以描述的歡樂。”

    

    聯想到康熙皇帝駭人聽聞的文字獄延續到雍正、乾隆王朝一樣,清朝文字獄是世界曆史罕見,中國曆史絕無僅有的文化恐怖製度,可謂“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然其嚴酷莫甚於清初(顧頡剛)”;對法國新教徒的這種酷刑,也從路易十四一直延續到路易的曾孫子——路易十五時代。伏爾泰曾花費十幾年工夫為慘遭車裂的胡格諾新教徒卡拉斯辯護,哲學家得到了俄國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及死對頭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慷慨解囊與大力支持,終於迫使巴黎大法官低頭,宣布卡拉斯無罪。路易十五賜重金補償受害者家人。

 

    唉,在楓丹白露,我記下了一行字:

 

    即使是太陽王,也不是永遠光芒四射!撤銷祖父的《南特勒令》是路易十四在曆史上留下的一個巨大陰影。

 

5.凡爾賽宮

 

    路易十四在1715年9月1日在凡爾賽宮去世,現在,我來到了如此熟悉如此親切(對法國曆史感興趣的人和我都一樣)的凡爾賽宮,穿過鏡宮,我來到國王的大睡房,在紅色的帷幔與金色流蘇下,我仿佛看到臨終前77歲的路易在床上對曼特農夫人說:

 

    “親愛的,我以前想的結果更為艱苦,我向你保證,死亡並非十分可怕。”

 

    在這以前,路易曾對她說:“夫人,你現在一無所有,等我死了,你將陷於貧困,告訴我,我能幫助你什麽?”

 

    他要求曼特農夫人在他死後立刻離開宮廷,因為她卑微的階級,雖然結婚也從未被宣布為皇後,留在宮廷中等待她的一定是災難。80歲的老妻含著淚水應允了心愛的人,在國王閉眼離世後,她把財物分給大家,離開宮廷,隱居故鄉。在隱居期間,俄國沙皇等王侯還去拜見過這位路易十四的女人,謙卑地稱她為“王太後”。

 

    曼特農夫人於83歲——太陽王去世三年後——懷著驕傲與滿足離開了人間。這位曾經衣衫破陋,在教堂靠做清掃苦役謀生的少女,完成了人世間最偉大的太陽王與灰姑娘的愛情傳奇!這個幾乎不可能想象的神話也造就了法國大批中產階級的少女對於國王與宮廷的幻想,她們中的一位實現了夢想:她就是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

 

    現在,在凡爾賽宮,我仿佛看到臨死的老路易顫顫微微地拉著曼特農夫人的手說:“請把我的曾孫子叫來。”

 

 

繼承王位的路易十五,時年五歲。法國大革命導火線在他任期埋下

 

    臨終前的路易拉著滿頭金發的曾孫——5歲的路易十五稚嫩的小手,說了這段著名的遺言:

 

    “孩子,你將成為偉大的國王,不要模仿我對於建築和戰爭曾有的嗜好。相反地你要嚐試與鄰邦和睦相處……努力去給百姓舒適,這是我很遺憾地沒有做到的……”

 

    長達十二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造成了遍地饑荒和經濟匱乏,太陽王的鼎盛時期開始走向衰落。我仿佛看到路易十四一邊喘息,一邊用微弱的聲音對站在床邊的朝臣們講:

 

    “各位,我要求你們的寬恕,我給你們立下了一個壞例子……但是請你們用同樣的忠誠和虔敬來輔助我的孫子,他還太小,他可能要經受更大的痛苦……我相信你們仍然會記住我……”

 

    可惜路易十五忘記了太陽王的話,他成年後讓法國不斷地陷於戰爭、饑荒與腐敗中。大革命的導火線在這位王孫手中已經開始點燃,而法國人民為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準備好的,則是攻占巴士底獄和斷頭台。

 

再見了,太陽王!

 

再見了,凡爾賽宮!

 

《尋蹤:以史為鑒》係列散文之二 ——選自周勵《鐫刻在心靈岩洞的壁畫》

 

 

(本文編輯春陽。文章和照片均由周勵女士授權發布。)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謝謝!

往期文章: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春滿洛陽城(含多張美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