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這麽一個政治和藝術的大題目來作文,不全是為了摹仿那些標題黨哈。其實很多藝術,不管出自什麽國家,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政治因素的影響。以廣為世界上多數民眾喜聞樂看的電影為例來說,如果要拍戰爭內容的影片,導演們不管是來自八一電影製片廠,還是來自好萊鎢,對片中主角的英雄表現總是要設法拔高的!好萊鎢拍過好些跟越戰有關的影片,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野戰排到九十年代的阿甘正傳及稍後的拯救大兵雷恩等,對英雄人物的刻畫無一不是如此。拿阿甘正傳來說,看看下麵片段中阿甘衝進叢林中救出一個又一個戰友的畫麵,誰會置疑阿甘的英勇行為呢?!
似乎沒見過有美國或中國的電影觀眾吐嘈說阿甘的表現不真實:高速奔跑下還能一個個地在槍林彈雨中把戰友們背出來!或許是好萊鎢的電影主要還是把人性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把所謂革命的英雄主義作為首要考慮。早在去越南打仗之前,女朋友Jenny就教導過阿甘在戰場上的活命哲學就是"Run, Forrest, Run",肯定是教他要跑離槍林彈雨這樣的危險地帶而不是跑進去吧,也就是在戰場上要盡量當逃兵才能成活!(這哪象是在天朝英雄們會被塑造成的形象啊!)那阿甘的英勇行為有何動機?電影中描繪得很清楚:他是為了救他那鐵哥們Bubba,才會一次次不顧自己的危險衝進去找尋,反而在憐憫之心下救下了一個又一個身負重傷的戰友。但等他真正找到Bubba時,這位曾幻想著和阿甘在戰後要合開釣蝦公司,並對各種方式烹製蝦品佳肴有著幸福憧憬的哥們已氣若遊絲了。所以對這一片段阿甘的表現應總結為"主觀救哥們,客觀成英雄",或不厚道的說法該是"想救的沒救到,沒準備救的救了一大堆",這樣對富有正常人性的英雄刻畫也應該迥異於國內電影出於政治需要,對英雄們那些高大全的塑造吧!在那種出生入死也要救自己哥們的危急情形下爆發出驚人體力,觀眾們大概也隻會被人性的善感染而不會吐嘈不真實了。反觀下麵這幾個被吐嘈的國內抗日神劇,無論是神乎其神的武功還是超越正常的體能,都是憑空無據的胡編亂造,人物空洞的性格塑造和劇情的發展完全脫節,也毫無邏輯可尋,套用英語習語來描述這樣的電影情節,就是make non sense 或 baseless。
這樣粗製爛造的影視拍攝,從根子上來說還是源於官府那一套對影視作品的政治審查製度,作品不合政治上的那套紅色標準,肯定無法通過廣電局的審核,而隻要合了政治標準,再怎麽違背人性或常理的編造,主管部門也會放行吧!藝術業者們為了通過審核,創造能力隻好被徹底扼殺,淪落為藝匠而不是藝術大師。為了虛誇這些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戰爭的殘酷在國內的這些影視劇中變成了廉價的兒戲,連參加過真實戰鬥的軍人們對這樣虛假的亂編都無法容忍。不妨來看看另一部美國人拍的有越戰內容的電影"獵鹿人",幾位美國大兵在戰鬥中被俘了,下麵是他們被越軍強逼用左輪槍一槍賭命的殘酷片段。
相信很多讀者應該聽出來了:他們唱的是俄羅斯(1979年拍電影當時應該還叫蘇聯)的民歌卡秋莎,原來電影的主角們背景是這樣:幾位美國大兵是來自賓州鋼城匹茨堡附近的俄羅斯移民族群的後裔。而蘇聯那時可是美國越戰真正最大的幕後對手吧!用天朝政治正確的標準來衡量,這樣的電影作品應該不容易通過審核,要謳歌的英雄士兵怎麽能是來自敵對國家移民族裔背景的呢?!但這電影確是上映在冷戰時期,據筆者所知還至少捧回了那年的兩項奧斯卡獎(其他獎項記不清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配角獎(就是上麵提到的被越軍俘虜後逼著用左輪槍反複自殺,精神虐待到幾近崩潰的那位老兄)。由此也可看出美國對影視拍攝政治尺度上的寬大容忍,或者說作為電影藝術大本營的好萊鎢本就獨立於政府,政府沒法以行政手段幹涉藝術家們怎麽創作。上麵提到的影片都是美國參與的國外戰爭,再說點有關美國內戰的電影,遠的有那蜚聲美外的亂世佳人或也譯為飄的名片,近的有才拍完十來年的下麵這部冷山。
發現這些涉及內戰題材拍得又較成功的影片有一個共同點:大都以戰爭中失敗了的南方悲情人物為主,或許正是要以這樣戰爭已失敗、家破人又亡的南方百姓為題材才能拍出觸動人心的效果:勝利了的聯邦對失敗南方或許還有一種悲憫情懷?!但這要放到天朝那藝術被政治統治的大環境下,肯定又是難於通過審核的。比如以失敗了的國統區悲情百姓的視角來講述國共內戰導致的原國統區不少老百姓逃難,遷往台灣過程中的流離失所,和大陸親人的妻離子散天各一方後,一隔半個世紀甚至更久才和親人再相聚,以寫實的風格來拍而不是以要通過廣電部門的審核為考慮,肯定也能拍出象美國冷山這樣感人或者更優質的的電影吧?!看來國內的藝匠們隻能祈禱政治控製對藝術鬆綁的那一天能早日到來,才能充分發揮出他們的藝術創作潛能,國內影視界也才能避免那些汙人耳目抗日神劇的批發性生產。
本篇拙文談了好些戰爭的影片,在2018年即將結束,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之際,還是祈禱世界上再無戰爭,能繼續持久地和平!也祝願讀到本文的朋友們在新的一年中事業、人生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