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marky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克談天下(533) 對比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的旅遊體驗

(2025-10-06 16:57:21) 下一個

最近幾年,分別兩次去過日本,台灣和大陸旅行,有些個人的感受,也深切體會到不同地方的旅遊體驗的區別,今天拋磚引玉,分享一下。

日本可持續旅遊體驗

為了方便比較,我分為飲食,購物,酒店,交通,支付,旅遊醫療,機票,旅遊擁堵程度,禮品等,最後部分會對比一下廣義下的安全性,以及國際化的APP對比。

1. 飲食(食物體驗)

要點:三地都很豐富,但風格與可接受度不同。

中國大陸:地域菜係極多(川、粵、湘、魯、東北、江浙等),街頭小吃與地方正餐都非常多樣化。人多時口味偏重、油鹽較足。

台灣:以夜市與小吃文化著稱,口味偏清淡、甜點與水果出色,對外來遊客友好(英語/中英菜單較常見)。

日本:從平價街邊拉麵到高級壽司都有,高度注重食材與製作工藝,標識與過敏原信息相對規範。

 舌尖上的廣東美食之旅 7天6晚,吃遍廣東美食,探索地道美味!  **鐵定出發**:14/10, 27/10, 08/12   **行程亮點**:廣東燒鵝、雙皮奶、點心、中山乳鴿、順德荔枝柴吊燒雞、佛山功夫魚宴…… 更多美食等您來發現! ?  跟隨我們,一同品嚐地道的廣東味道,感受 ...

優 / 劣:

中國大陸:選擇最多,但語言/菜單可能不友好、某些地區衛生標準參差。

台灣:夜市文化親民、樣式統一且上手快;適合喜歡街頭小吃的人。

日本:品質與體驗一致性高,但總體偏貴,某些小店可能需要排隊或預約。

建議:對特定飲食限製(素食、過敏)的人在大陸需準備翻譯句子/APP;台灣、日本在大城市找到替代較容易。

2. 購物(種類、價格、稅退)

要點:購物類型與價格彈性不同—地攤/本地手工/奢侈品各有側重。

中國大陸:從廉價電子、服飾到高端奢侈品應有盡有(大城市免稅店與電商也發達)。

台灣:本地設計、小吃伴手禮、夜市小物與特產(鳳梨酥、茶葉)受歡迎。

日本:以精致小物、電器、藥妝和工藝品著稱,退稅流程成熟(消費金額門檻有規定)。

去日本旅遊需要注意的八個重要提醒,提前了解避坑指南,少一個誤區多一分安心! – 我去旅遊

優 / 劣:大陸可砍價/貨源多但真偽與質量需辨別;台灣伴手禮方便且便於攜帶;日本品質與售後好但價格通常較高。

建議:買電子產品在日本/大陸都要注意插頭/電壓與售後(保修地區限製);想省錢在大陸注意比價、在日本看好免稅與退稅流程。

3. 酒店(價格、服務、選擇)

要點:價位與服務標準差異明顯:日本平均成本高於台灣與大陸一線城市,但高端一致性最強。

中國大陸:從平價到超豪華分布廣,二三線城市酒店選擇正在快速增長。

台灣:中高性價比旅館與民宿多,城市中心與旅遊點均有穩定選擇。

日本:酒店/旅館服務標準高,但東京/京都等地價格較高,需提前預訂(旺季尤甚)。

15萬網友票選台灣最美飯店出爐! 快收入出遊住宿清單- LINE旅遊

建議:旺季(日本櫻花季、黃金周;中國國慶、春節;台灣寒暑假)要提前訂房;若在日本追求服務一致性,預算要高一些。

4. 交通(城市內與城市間)

要點:三地交通係統都成熟,但偏重與便利性不同。

中國大陸:高鐵網絡發達(長距離便利且價格競爭),城市內地鐵/網約車覆蓋廣。節假日高鐵/景點極易擁堵。

台灣:城市內捷運係統(台北)與公車完善,市郊/山線需搭客運或租車。EasyCard 通用便利。

日本:公共交通以準時與密集著稱,IC卡(Suica/Pasmo)在城市內極其方便;城際常靠新幹線/夜行巴士。

2025 高鐵路線圖| 熱門高鐵線路、廣深港高鐵路線圖,最新高鐵訂票資訊| Trip.com

優 / 劣:

大陸:高鐵性價比高,但節假日人多且部分景區交通擁堵。

台灣:短程觀光非常方便;離島/偏遠處需預留交通時間。

日本:準時、班次多,但票價通常高(新幹線等)。

建議:節假日避開熱門路線;日本/台灣建議事先辦IC卡(Japan: Suica/Pasmo;Taiwan: EasyCard)。

5. 支付(現金 / 移動支付 / 國際卡)

要點:三地支付習慣差異大,影響到吃飯、買票、打車等便利性。

中國大陸:移動支付(Alipay、WeChat Pay)極為普及,對外國遊客不太友好,近年來對外卡與境外卡支持明顯改進,但是仍然非常有限

台灣:現金仍常用,但 EasyCard 在交通與便利店非常方便;信用卡在大城市接受度高。

日本:現金文化仍強(很多小店隻收現金),IC 卡與信用卡在大城市廣泛使用,但農村/小店可能隻收現金,比較好的全麵照顧了現金,信用卡和電子支付的平衡

日本

建議:

去大陸準備能用的手機,與國際卡並嚐試開通境外版支付寶/WeChat,如果可能,盡量用WeChat或者支付寶,現金和信用卡不太可靠

台灣與日本帶兩張有芯片的國際信用卡 + 少量現金 + 交通IC卡最保險。

6. 醫療與緊急情況

要點:三地醫療體係成熟,但語言與醫保/費用差異要注意。

中國大陸:大城市三甲醫院設備好,但看病流程中文為主,急診能處理多數狀況;醫保對外籍/遊客覆蓋有限,建議購買旅行保險。

台灣:醫療質量高、相對便宜(全民醫保覆蓋下本地人受益),在台北大型醫院對外語服務友好。

日本:醫療技術高,部分醫院對英文支持有限,費用可能較高(旅行保險+信用卡預授權/現金準備)。

醫療旅遊日本株式會社(MEDICAL TOURISM JAPAN Co.,Ltd)-向世界發送日本的醫療資源-

建議:隨行攜帶國際旅行醫療保險(含緊急就醫與轉運),把英文/中文的病史與藥物名單放手機上;在日本/台灣查好近期能接待外語的醫院或醫院國際門診。

7. 機票(價格 / 直飛 / 航線)

要點:價格受時間與季節影響大。總體趨勢:提前購票、避開旺季能省不少。

中國大陸:國內航線密集,低成本航空與高鐵競爭;國際航線回升中(疫情後逐步恢複)。

台灣:與東亞、東南亞短程航線豐富,跨海交通有廉價與傳統航空選擇。

日本:國內航班多、國際航班豐富(尤其東京/大阪樞紐),但旺季票價高(櫻花季、暑期、黃金周)。

建議:比較低成本航空(注意行李收費)與高鐵/巴士(短途)成本;盡量提前2–3個月查票、利用比價與裏程/折扣。

8. 旅遊擁堵程度(熱門景點與節假日)

要點:節假日擁堵對體驗影響極大。

中國大陸:國慶、春節等“黃金周”期間景區與交通極為擁擠,需提前訂票/車票。

台灣:寒暑假與連假時熱門夜市/景點人多,但規模與大陸相比相對可控。

日本:櫻花季、紅葉季、黃金周時主要景點與交通非常擁堵,且酒店提前被搶光。

國慶出行指南:十一高速擁堵緩行裏程為平時4倍_央廣網

建議:避開當地最大節日,或提前規劃(門票、酒店、車票)並選冷門時段參觀熱門景點。

9. 禮品 / 伴手禮(Souvenirs)

要點與推薦:

中國大陸:工藝品、茶葉、景區特產(各地特色)與價廉物美的電子配件(需注意真偽)。

台灣:鳳梨酥、茶葉(高山茶)、手作小物、伴手禮包裝友好。

日本:精致包裝的零食、藥妝、地方工藝品(和紙、陶器等),適合送禮。

建議:買食品類伴手禮注意保質期與入境目的地的食品檢疫規定;想省時間可在機場免稅區或當地專賣店購買正規包裝禮盒。

對於遊客,安全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下麵單獨對比分析一下。

中國大陸

治安

整體治安良好,大城市監控密集,夜間街頭相對安全。
小偷扒手較少,但部分旅遊景點仍有宰客或假票現象。

自然災害

地震少見(西南部除外),但南方夏季易受台風影響。
北方冬季空氣汙染較重,部分地區霧霾影響出行體驗。

交通風險

城市交通秩序總體改善,但小城市或農村地區駕駛較混亂。
電動車、自行車穿插車流較多,行人需注意安全。

消費風險

旅遊景點存在強製購物或虛高價格現象。
移動支付普及,但部分商家拒收現金不符規定。

台灣

治安

社會安全度高,民眾友善,夜間獨行基本無虞。
小偷、詐騙極少見,但仍需注意個人財物保管。

自然災害

地震頻繁但多數震度較小,建築抗震良好。
台風季節(6–9月)偶有交通中斷或景點關閉。

交通風險

摩托車數量多,城市路口複雜,行人過馬路需謹慎。
公共交通係統安全且秩序良好。

消費風險

物價透明,遊客基本不會被宰。
夜市、便利店普遍價格合理。

日本

治安

全球最安全的旅遊國家之一,遺失物品常可找回。
犯罪率極低,女性獨行夜歸也較安全。

自然災害

地震頻繁,但防災體係完善、預警及時。
台風季(7–10月)可能影響航班與交通。
冬季部分地區暴雪,對交通有一定影響。

交通風險

交通極為有序,行人優先意識強。
鐵路係統發達、安全可靠。

消費風險

商品標價清晰、服務標準化,無強製消費現象。
稅率高但透明,退稅體係完善。

還有一個重要但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對於國際通用 App 支持度,比如GMAIL,Google MAP,X,Facebook,Youtube等等。

一、中國大陸

應用商店與下載:
Apple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都存在明顯限製。

WhatsApp、Threads、Signal、Telegram 等在 2024 年被要求下架。

很多國外 App 需要使用境外 Apple ID 或非大陸 Google Play 才能下載。

網絡與訪問:
多數國際社交、通信、新聞、搜索類服務(如 Google、Facebook、YouTube、Instagram、X)在大陸無法直接訪問,需要 VPN 才能使用。

法律與政策:
從 2023 年起,所有新 App(包括外國 App)需向中國政府備案,否則可能被禁止上線。
外國開發者若無中國本地實體、服務器或 ICP 備案,很難在中國合法分發應用。

支付與認證:
國際信用卡或 PayPal 等支付方式支持有限;Apple Pay / Google Pay 受本地化限製。
多數移動支付以微信支付、支付寶為主。

總體評價:
對國際通用 App 支持度最低,使用體驗受網絡與政策雙重限製。
旅行者若依賴 WhatsApp、Google Maps 等,應提前準備 VPN 與備用賬號。

二、台灣

應用商店與下載:
App Store、Google Play 均為完整版本,幾乎所有國際 App 均可直接下載與更新。
沒有係統性審查或下架情況。

網絡與訪問:
網絡開放,所有主流國際服務(Google、Facebook、YouTube、Netflix、Spotify 等)均可正常使用。

法律與政策:
沒有大陸那種強製備案或內容審查製度。
僅對詐騙類或違法內容 App 有監管。

支付與認證:
國際信用卡、Apple Pay、Google Pay 支持良好。
商店區域設置靈活,可以自由切換地區帳號。

總體評價:
對國際 App 的支持度非常高。
用戶可自由選擇使用 Telegram、Line、WhatsApp、Google 等服務。
旅行者幾乎可無縫使用原有國際 App。

三、日本

應用商店與下載: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都完整可用。
幾乎所有國際 App 均能下載使用,但加密貨幣、金融類應用需遵守日本金融廳注冊製度。

網絡與訪問:
網絡完全開放,國際網站與服務均可訪問。
唯一的限製主要是媒體內容(如 Netflix、Disney+)因版權不同而存在地區差異。

法律與政策:
日本政府在 2024 推出《促進智能手機軟件競爭法》,要求 Apple 與 Google 開放第三方 App Store 與支付係統。
金融監管較嚴格,對加密貨幣交易 App 要求在日本注冊,否則會被下架。

支付與認證:
Apple Pay、Google Pay、信用卡、PayPay 等多樣化。
App 區域可自由選擇,日本區帳號與國際區帳號切換方便。

總體評價:
對國際 App 支持度高,僅金融類有監管。
使用體驗穩定、安全,係統兼容性最好。

支持程度總體評估

中國大陸:支持程度最弱。很多國際知名 App 要麽被完全禁止/下架,要麽功能受限。下載/使用這些 App 往往需要特殊方法(通過 VPN、使用非大陸區 Apple ID /Google Play 賬戶等)。政府政策對 App 的審查與注冊要求嚴格,且不斷調整,對用戶和開發者都造成不確定性。

台灣:支持程度很高。幾乎所有常用國際 App 都能正常下載與使用,法律與市場環境比較開放。雖然可能有少數特殊 App 在某些時間因政策或版權原因受限,但總體限製較少。

日本:支持程度也很高,但在某些行業(如金融/加密貨幣/版權內容/媒體版權類)有額外的法規要求。法律上最近在推動開放第三方 App Store 與替代支付,以降低對大型平台的依賴。

對於遊客/旅行者的建議

在中國大陸前先準備好

驗證重要溝通應用是否能用(例如 WhatsApp/Telegram),如果不能,準備備用的本地應用(如 WeChat)或事先下載好相關 App 的安裝包或 VPN(但注意 VPN 在大陸的合法性問題)。

準備好非大陸區的 Apple ID 或 Google 帳號,以備某些 App 在大陸商店被下架時使用。

準備國際信用卡/能支持外幣支付的方式,因為某些 App 或內購可能不支持大陸本地銀行卡或支付方式。

台灣/日本時檢查區域限製/國家注冊

雖然支持度高,但有些 App 需要當地手機號或當地法律許可/注冊才能完全使用。例如在日本使用某些金融或加密貨幣服務,需確認該服務已在日本注冊。

使用 Apple ID/Google 帳戶時注意賬戶所屬國家/地區,因為下載內容/應用價格/促銷/版權內容常常與國家區有關。

常用 App 預下載與賬戶準備

在出行前把常用的國際 App 提前在自己的國家賬戶裏下載好,並登陸驗證,以防到達目的地發現無法下載。

保留備用通訊方式與當地常用 App 的備選方案。

小結(實用快速建議)

對於會中文的外籍遊客

時間與預算:預算有限想多樣化體驗 → 選中國大陸(尤其二線/三線城市);追求服務與一致體驗 → 日本;想輕鬆夜市文化與友好中文環境 → 台灣。

支付:大陸強烈建議準備能用的移動支付或國際卡已支持的方式;台灣/日本帶IC卡 + 信用卡 + 現金。

交通:短途優先考慮城市公共交通或IC卡;跨城在大陸優先考慮高鐵,在日本優先考慮新幹線/JR通票(視行程)。

健康保險:三地都建議買旅行醫療險並攜帶中文/英文病史與常用藥物說明。

避開擁堵:盡量避開國定大節假日(中國國慶/春節、日本黃金周/櫻花季等)。

對於不會中文的外籍遊客(包括ABC)

第一選擇是日本,非常國際化,但是充滿亞洲元素,而且現金和信用卡,包括電子支付統統支持,物價相對歐美較低,安全程度非常高,旅遊體驗非常有保障

第二選擇是台灣,對比日本,在衛生和安全性方麵略差,但是國際化程度非常高,亞洲元素充分,而且價格低於日本

第三選擇是大陸,價格親民,安全便利,但是國際化程度較低,很多APP都不可以使用,有一定的旅遊門檻

好了,上麵是我個人的總結,歡迎大家拍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馬克的文章都是個人觀點,盡量客觀公正,希望大家評論時也是就事論事,不要發表太多情緒化的留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