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是一個曆史大事件頻發的一年,除了我們中國人都記得的六四,還有一個更大範圍的事件,就是柏林牆的倒塌,這個標誌著整個歐洲華約國家變天的開始,包括蘇聯的解體和東西德國的統一。2019年是柏林牆倒塌30周年,相比於很多人側重於討論柏林牆的倒塌對於後來國際政治經濟,軍事格局的影響,我來看一個更加切實而較少人了解的話題,兩個分割了30多年的德國,是如何走向統一之路,並且重新開始經濟等各方麵的融合的艱難過程。
經濟統一是推動兩德統一的關鍵因素, 也是西德“合並計劃”研究關注的核心議題。當統一機會來臨時, 西德政府並沒有被動地等待建立經濟聯盟的各項條件成熟, 而是借助貨幣聯盟的啟動, 創造性地在將“一步到位式”和“階段式”方案結合的基礎上向東德提供西德馬克, 促成兩德經濟統一, 從而為順利及迅速實現兩德政治統一奠定了基礎。
那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東西德國統一之前如何走向分裂並且實行不同經濟發展道路的過程。
1949年10月, 民主德國 (東德) 宣告成立, 德國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走上大相徑庭的兩條發展道路。東德相較西德經濟的巨大差距, 是它最終被西德統一的關鍵原因, 而東德經濟的崩潰, 則是曆史背景、國際局勢、經濟製度以及偶然事件等各種複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 德國無條件投降後, 盡管與西德相比, 東德受戰爭破壞程度較輕, 但在戰後幾年, 作為蘇占區的東德顯然受到了更大的破壞, 與西德隻損失了約5%的固定資產相比, 東德相當於戰前產能一半的工業設備, 超過2000家工廠及約三分之一的鐵軌被蘇聯作為戰爭賠償拆走, 工業生產能力元氣大傷, 長期無法恢複。1945年至1953年, 東德向蘇聯支付了超過1000億馬克的各類賠償, 而西德的戰爭賠償在支付了30億馬克之後被美、英、法三國免除。1950年, 戰前發展水平與西德基本相當的東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勞動生產率分別隻有西德的49.6%與51.8%。
其次, 在冷戰背景下, 東德與西方長期自然形成的各類經濟與技術聯係被人為切斷, 隻能在經濟互助委員會框架下與生產力和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東歐國家進行經濟交換, 距離遙遠的蘇聯也替代德國西部與西歐地區成為東德的主要原材料來源地, 但因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和運力不足, 東德經濟增長始終受生產要素短缺困擾。並且, 在蘇聯要求下, 原本在中小機械製造、電氣工業、輕工業和化工產業領域頗具優勢的東德從1950年代初開始致力於建立完整的重工業體係。這一舉措在進一步加劇其他生產部門原材料短缺的同時, 也導致傳統優勢產業無法為經濟增長提供必要的支撐。
再次, 1952年7月, 東德統一社會黨 (Sozialistische Einheit spartei Deutschlands) 啟動社會主義建設, 引進中央命令經濟 (Kommandowirtschaft) 體係, 實行工業國有化和農業集體化, 因為缺乏價格信號與合理的激勵機製, 以及政策對重工業等特定產業的傾斜, 本就短缺的各類生產要素無法合理配置, 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缺乏活力, 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盡管期間曾進行“計劃與領導的新經濟體係” (Neue Ökonomische System der Planung und Leitung) 等改革, 並引入各類促進高新技術開發的措施, 但因為製度沒有突破, 社會生產不能滿足民眾需求的矛盾始終無法克服, 短缺經濟 (Mangelwirtschaft) 成為常態。許多東德民眾無法忍受物質的匱乏, 至柏林牆倒塌前, 共有約360萬人移民西德, 至東德消亡前人口也未能恢複至戰前水平。短缺經濟造成的人口 (尤其是知識分子與技術人才) 流失, 反過來嚴重製約東德經濟的發展,兩德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持續加大。兩德統一前, 東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勞動生產率隻達到西德的38%和27.1%。
20世紀80年代末的民主德國 (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 下文簡稱“東德”) , 債務規模令人觸目驚心, 經濟崩潰與貨幣劇貶隨時可能出現, 經濟治理體係瀕於破產。已無法借助自身力量穩定經濟的東德政府, 在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 (Rat für Gegenseitige Wirtschaftshilfe) 成員國不能提供足夠支持的情況下, 希望聯邦德國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下文簡稱“西德”) 提供更多援助的意願不斷增強。1而1989年11月9日的柏林牆倒塌, 又使大量東德公民得以親曆兩個德國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差距, 要求德國統一, 尤其是經濟上的統一,從而像西德公民一樣生活的呼聲在東德各地普遍出現。
柏林牆倒塌後, 西德政府並未將統一設定為短期的政策目標, 而更多是以經濟援助為籌碼, 脅迫債務危機纏身的東德28進行必要的政治與經濟改革, 即在一個類似邦聯的架構下, 啟動東德轉軌進程,引入自由價格、市場競爭、私有化措施、自由貿易、對外開放、創業自由、能力導向的收入分配機製和穩定的貨幣等立憲原則與措施, 快速過渡到社會市場經濟;同時, 借助外部資本流入與西德政策谘詢和經濟援助, 推動東德勞動生產率提高, 在東德企業競爭能力明顯改善、可以參與國際競爭之後, 再開放邊界, 落實經濟的統一, 從而為兩德政治統一打下基礎。西德政府之所以選擇此種“階段式”方案, 除了當時國際局勢尚不明朗之外, 也是因為:建立經濟聯盟, 一方麵要在東德落實西德奉行的以競爭秩序為核心的社會市場經濟體製, 引入價格和市場主體, 重建市場經濟;另一方麵則要開放兩德邊界, 讓各類經濟要素在全德國自由流動。而基於兩德在生產力、工資與物價水平方麵存在巨大差異,如果驟然完全開放兩德邊界, 競爭力低下的東德經濟顯然無法承受。
基於這一考慮, 西德總理科爾於1989年11月28日在西德聯邦議會提出“十點綱要” (Zehn-Punkte-Programm) , 督促東德進行徹底改革, 推動兩德在各個領域更緊密的合作, 建立經濟、交通、環境、科技、衛生與文化聯盟, 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自由選舉, 最終實現兩德政治統一。
“階段式”經濟統一方案的關鍵在於東德改革能否順利進行, 而這主要取決於東德決策者和職能部門堅定改革的意願和能力, 以及東德民眾對改革和東德未來發展的信心。而在當時的東德, 這些前提條件都不具備, 這是因為:第一, 東德政府本身缺乏改革的意願, 隻是把改革作為獲取經濟援助的籌碼, 且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 競爭力低下的東德國有企業必將出現普遍且嚴重的虧損, 財政收入也會因此大受減損, 東德政府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決心容易動搖;第二, 長期計劃經濟體製塑造的東德政府與民眾對市場經濟缺乏基本的認知和體驗, 是否具備基於自身特點實現轉軌的能力, 並不確定;第三, 轉軌措施需要東德民眾的充分信任與合作, 且在東德培育市場經濟各類要素, 難以一蹴而就, 可能需數年甚至數十年。在此期間, 通脹很可能會加劇, 大多數東德民眾生活條件將會變得更為艱苦, 支持轉軌的意願必將減損, 且絕大多數東德民眾對立即統一充滿期待;第四, 西德內部以及國際上支持東德作為獨立國家存在的聲音, 始終不可忽視。因此, 在“階段式”經濟統一方案下, 德國能否最終實現經濟與政治統一, 充滿變數;且盡管西德籌劃“合並計劃”數十年, 這一方案卻並無足夠影響力, 統一的前景更多依賴於東德自身表現。
但是, 隨著形勢的惡化, 盡管東德政府抵製統一, 卻已無力掌控局勢。迫於民意, 1990年1月29日, 東德人民議院 (Volkskammer) 通過決議於1990年3月18日舉行首次全國性自由選舉, 以決定國家去向。這表明東德政權事實上已基本癱瘓。而戈爾巴喬夫於1月30日和2月10日先後向時任東德總理的漢斯·莫德羅夫(Hans Modrow) 和西德總理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 表態:蘇聯同意德國統一。德國統一的最大障礙就此移除, “合並計劃”研究當年假定的前提條件已基本到位。這些變化的發生, 使得國家統一成為西德政府的現實政策選項。如何主導和落實統一進程, 從而順利過渡到政治統一, 成為問題的焦點。
“合並計劃”各類方案的基本出發點是在過渡期由西德政府來負責落實建立經濟聯盟, 經濟統一後實現政治統一。然而, 如前所述, 立即開放邊界會導致東德經濟在企業倒閉和人口外流中瞬間崩潰, 西德將為此承受難以預估的負擔;而借助轉軌推動東德經濟競爭力提高至接近西德水平, 進而開放邊界建立兩德經濟聯盟又挑戰重重。麵對這一困局, 西德政府的解決方案是:繞開體製轉軌和邊界開放孰先孰後這一問題本身, 核心策略是向東德提供西德馬克, 借助貨幣聯盟建立經濟聯盟, 以實現經濟統一。
這是因為:第一, 西德馬克具有象征意義, 它象征著西德經濟的繁榮, 是吸引東德民眾支持統一的關鍵因素;第二, 在轉軌期間, 舊體製失效, 而市場機製尚未完全建立, 就會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和供應惡化, 穩定的西德馬克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第三, 西德馬克幣值穩定是西德基本經濟製度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基石, 從西德馬克出發可以推導出東德向社會市場經濟過渡的清晰的改革路線圖, 一係列轉軌關鍵難點目標, 如市場價格形成、建立公共財稅體係、企業自由競爭以及運轉有效的資本市場等, 將因西德馬克的引入而得以迅速落實, 且不會產生太高的社會成本;第四, 在統一還未成為共識之前, 西德將談判重點聚焦於技術層麵的貨幣問題, 即建立貨幣聯盟, 而不觸碰國家製度的統一等敏感議題, 較容易獲得東德方麵的接受;第五, 盡管東德政府可能會意識到, 建立貨幣聯盟將使西德獲得東德的貨幣主權, 但囿於外匯短缺, 迫切需要西德馬克來支付其債務與支出的東德政府顯然無法拒絕這一方案;第六, 貨幣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和勞動政策框架條件的關鍵要素以及最重要的國家主權之一, 兩德間因建立貨幣同盟產生的全方位關聯, 將使經濟聯盟的建立水到渠成, 德國統一進程將不可逆轉。
在此背景下, 為確保統一的實現, 科爾政府不顧國內反對意見, 於1990年2月7日向東德政府正式提議盡快就建立貨幣與經濟聯盟進行商討。1990年5月18日, 兩德政府簽署以貨幣聯盟為核心的《兩德建立貨幣、經濟與社會聯盟條約》 (Vertrag über dieSchaffung einer Währungs-, Wirtschafts- und Sozialunion zwischen der BRD undder DDR) , 決定於當年7月1日向東德提供西德馬克, 自此, 西德馬克是兩德境內唯一的法定貨幣;根據條約, 東德工資、獎學金、退休金和租金等經常性收入按1比1, 債務與債權原則上按2比1轉換為西德馬克, 此外, 不同年齡階段的民眾可按1比1的匯率將不同額度的東德馬克兌換為西德馬克, 兼顧“一步到位式”和“階段式”方案特點的兩德“貨幣聯盟”經濟統一方案最終落地。
兩德貨幣聯盟建立後, 西德總計向東德提供了1800億西德馬克, 約占經濟聯盟建立前西德馬克貨幣供應量M3的15%, 考慮到東德實際經濟總產出不及西德的10%, 貨幣轉換的匯率顯然嚴重高估了東德馬克的幣值。正如貨幣主義者當年所預料, 因高估東德馬克這一決定性因素, 本身經營狀況堪憂的東德企業麵對衝擊因缺乏必要的過渡期而毫無招架之力, 不但無法與西德企業競爭, 傳統的中東歐出口市場也迅速崩潰, 在重建企業競爭力的私有化過程中, 大規模失業出現。至1993年年底, 東德超過360萬勞動者失去工作。盡管在經濟統一的過程中, 西德的資金支持對於重建東德經濟和確保社會團結來說無論如何都必不可少, 但在高估東德馬克幣值基礎上的貨幣轉換, 無疑加劇了東德社會與經濟體係所遭受的衝擊, 增加了建立經濟聯盟的成本和西德政府的財政負擔。
但是, 如果考慮到西德科爾政府將統一視為最高目標, 且統一的機會稍縱即逝, 那麽在高估東德馬克幣值的基礎上“一步到位”地建立貨幣聯盟, 使東德經濟的維持與發展完全依賴於西德, 兩德經濟事實上已無法分割, 西德也由此完全掌握了兩德統一進程的主動權。經濟已經統一的兩德最終必然迅速走向政治統一, 這無疑是第三帝國德國吞並奧地利和蘇台德地區經驗與策略的再次成功運用。東德引入西德馬克不到兩個月, 1990年8月23日, 東德人民議院批準東德於1990年10月3日並入西德, 並在8月31日與西德簽訂《統一條約》 (Einigungsvertrag) 。不久後, 兩德正式統一。就此而言, 相關成本無論多少, 都是實現國家統一目標必須支付的代價。
柏林牆倒塌, 兩德統一的曆史機遇出現,西德政府在長年“合並計劃”研究的基礎上, 致力於探索如何主導統一進程, 順利過渡到國家重新統一, 即期望借助兩德的經濟統一推動政治統一的實現。而兩德的經濟統一, 本質上是東德融入西德社會市場經濟體製、共同組成經濟聯盟的過程, 但由於兩德大相徑庭的經濟製度和差距顯著的勞動生產率, 這一過程的落實卻麵臨東德經濟轉軌與邊界開放孰先孰後的巨大挑戰。
在東德民眾統一意願強烈和蘇聯表態不再阻礙兩德統一的背景下, 西德科爾政府圍繞國家統一這一核心訴求, 抓住稍縱即逝的曆史機遇, 基於主權貨幣作為經濟係統核心要素的認知, 不再教條地糾纏於經濟聯盟本身如何形成這一問題, 而是另辟蹊徑、創造性地將“一步到位式”和“階段式”方案結合, 即不經任何過渡啟動兩德貨幣聯盟, 一步到位地向東德提供西德馬克, 同時在貨幣轉換中人為高估東德馬克幣值。盡管這一舉措因其經濟成本過高而備受爭議, 但卻促使兩德經濟統一水到渠成。穩定的德國馬克也保障了東德經濟的穩定運行和順利轉軌。並且, 更重要的是, 東德從此無法再擺脫對西德的依賴, 最終在西德主導下迅速實現了國家的再次統一。
如今30年已經過去了,柏林牆倒塌30年後的今天,雖然160多公裏長的柏林牆地帶已被改造成一片綠化地,深受體育愛好者的歡迎,但是柏林牆倒塌後帶來的新氣息出現變化,而且最近幾年形勢不容樂觀。在本周舉行相應的如展覽,音樂會和演出等紀念活動,但是本周六沒有隆重的慶祝活動。
法新社分析指出,一方麵德國東部與西部依然存在巨大差異,德國東部經濟不景氣,在東西德合並後東部工廠大規模關閉,根據調查顯示,目前一些原東德居民認為自己是二等公民。德國極右翼反移民政黨抬頭,極右翼也在德國東部得到支持。另一方麵隨著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全球開始新的一輪軍備競賽,而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勢力也在該地不斷增長。
柏林牆早已不存在,它的倒塌讓人們銘記,而且人們不會忘記東西冷戰的曆史教訓,對於追求終極統一的很多國家,東西德國統一的過程值得多個國家的仔細研究和學習,而統一之前的曆史背景更加值得深入了解,有句老話,“曆史總是在重複自己”,我們能夠預測到下一次曆史會是如何重複,又會是何時發生呢。
(本文總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