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風絮語

在懂你的讀者中漫筆,其樂無窮
正文

泥人國的孩子

(2018-12-24 21:07:07) 下一個

我和上海市少年宮結緣最早可追溯到四歲。有一天,爺爺帶我走過那片春意盎然的芳草地。透過高高的圍欄,望見裏麵潔白的大理石大廈,花樹掩映的草地,小朋友們正圍成一圈,觀看航模表演。那隻淩空翱翔的飛機時而穿破雲層,時而低飛淺翔,引起一片喝彩聲。爺爺告訴我: 這裏就是宋慶齡奶奶創辦的少年宮,專供小朋友遊戲和學本領的地方。"從此,我有了一個新願望: 將來有一天,我也要進少年宮學本領!

       

上學後,這個盼望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一天,校園裏傳出消息: 少年宮要來學校招生了!隻有學習好的同學,老師才會推薦他(她)到少年宮。於是,成績不好的同學都暗自懊悔自己平時沒把學習抓緊。我卻非常自信,果然圖畫老師把我找了去,問我:"你喜歡雕塑嗎?"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雕塑"這個詞,不解地搖搖頭。老師又問:"你知道'泥塑收租院'嗎?" 這下,我就明白了,原來老師是叫我去捏泥人。我高興地點了點頭。

        進少年宮先得通過嚴格的考試。我記得考題是叫我們每人創作一幅畫。我畫了一個小孩跳遠,技法雖稚嫩,卻畫得很認真,我被錄取了!

        一進少年宮的雕塑室,仿佛進入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陳列台上,擺滿了形態各異色彩生動的泥塑手工藝品: 有英勇善戰的楊子榮,英姿颯爽的李鐵梅,還有氣勢威武的武鬆打虎 ....... 置身於泥人國的美妙宮殿中,我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周圍的世界。以後每逢欣賞到一幅美妙的圖畫,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或是觀看一場精彩的電影,這種忘乎所以留連忘返的審美情趣一直伴隨著我,成為我人生一大樂事。

        學雕塑,首先要打好繪畫基本功。我先是在虞子駿老師的班上學,後來就正式轉到劉明浪老師的班裏。上課時,練習畫石膏像; 下課後,自己畫寫生。我成天背著個畫夾,走到那兒,畫到那兒。弄堂裏洗菜的老太太,玩耍的小弟弟 ....... 都成了我的畫中人。每次上課前,都要把習作給老師看,若老師在旁邊打個"好"字, 那我幾天的心情都是美嗞嗞的。老師還經常組織我們外出參觀和寫生,重型機器廠,玉石雕刻廠,油畫雕刻院,長風公園,動物園,植物園,青浦朱家角等等,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在正式雕塑前,先要在頭腦裏構思,畫在紙上,用泥巴打小樣,做起來才能胸有成竹,一氣嗬成。記得我在製作雕塑"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前,閱覽了"西遊記""孫悟空"等連環畫冊。在一個有限的空間,既要考慮到泥土本身的特點,又要充分反映出主題思想,做到形神兼備,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易事。在劉老師的幫助下,經過艱苦的勞動,幾易其稿,終於完成,參加當年的上海市少兒美展,還榮幸地出席萬體館上海市優秀少年兒童代表大會並發言。

        童年時期的一次小小成功,為我今後漫長的道路奠定了基礎,在碰到困難時,給我信心,予我勇氣。

        我在少年宮的學習生涯一直持續到考取重點高中。起先曾有過在美術方麵深造的念頭,但到初三,偶爾被報上一篇高考狀元(後來考取複旦大學)的文章所吸引,而轉考複旦。

 

         感謝老師,為我部分作品拍照留念,可惜大部分作品經不起歲月的流逝或送人或破損。

 

        "少年情懷總是詩", 這情懷永係上海市少年宮,永遠牽掛著泥人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